讚賞公民 LikerLand 按讚連結

方格子個人贊助頁面連結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殷商與 Anglo-Saxons 之謎


在語言文化中,英語 (English) 看起來雖然年輕、源源不絕的吸納世界各地語言、充滿活力的創造新穎詞彙,但它早期卻是從古英語 Englics 或 Old English、也就是 Anglo-Saxons 的語言衍生而出,而 Anglo-Saxons 很可能就是遠古殷商文明 -- Yin-Shang Civilization or Eng-Xong Civilization 失落的一個部族。

對於這點,個人覺得應該以開闊的態度來探討其令人驚訝的可能性,因為有些殷商甲骨文原本存在的意義仍然保留在英文和英語中,卻在後世的漢字文化中失去或糢糊了。


以下列舉的,就是殷商文化與 English Culture 之間帶有神秘關聯的幾個線索:

1. 在 English 中,angel 意爲「天使」,而 Angels 是他們的祖先。Anglo ㄧ字就是來自古代 English 的前身 Englics 語言,也是和 Anglo-Saxons 相關的語言。[P.S. English 的 angel ㄧ字是古英文 (Old English) engel 和古法文 (Old French) angele 的拌合,而兩者都是傳衍自後期拉丁文 (Late Latin) 的 angelus,而 angelus 意爲 messenger。並且轉借自後期希臘文 (Late Greek) 的 ἄνγελος (發音 ángelos)。據說 ángelos 這個發音又可能從東方的ㄧ個發音 allraros 轉借而來,晚期希臘文記爲 ἄγγαρος。這個字的形式最初來自 Mycenaean (麥錫尼文字) 的 a-ke-ro,實際的證據就在「線形 B 符號文本」(Linear B syllabic script)。-- 節譯自 Wikipedia]

2. English 及歐洲神話傳說中的「天使」(angel、engle、angele、angelus、angelos、allaros、a-ke-ro、messenger 等) 通常被描述爲像鳥一樣帶有一雙翅膀的形像。無獨有偶的是,遠古殷商人也以鳥的圖像作爲他們的圖騰。此外,東方古老的《詩經.商頌.玄鳥》ㄧ詩也記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代殷商人也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來自天降的玄鳥。事實上,如果把 angel 視爲台閩語「玄鳥」的發音 hiânjiào 省去前面 hi 之後而成爲 ânjiào 的互轉音,是否覺得有點接近呢?頗爲耐人尋味!

更不可思議的是,Saxon 一名竟然也能很直覺又精確地轉換漢字「玄鳥」及「商殷」,即:Saxon = sakson (約略的實際發音) = 3一跟雙dot鳥 = ε一跟雙點鳥 = ε一跟點點鳥 = ε一跟丶丶鳥 = ε亠丶鳥 = 玄鳥Saxon = sakson (約略的實際發音) = 商跟身ㄡ几 = 商跟身又几 = 商跟身殳 = 商跟殷 = 商殷 (其中漢文「身殳」意通「身攴」,看起來無疑是在約略描述漢字「殷」的甲骨文字體)(P.S. 參考【附圖:「殷」字演化】)


換句話說,Saxons 這個族群名稱,也可能本來就是「玄鳥族」或「商殷族」(意通「殷商族」) 之意。




【殷商玄鳥玉雕 -- An ancient jade sculpture about the Yin-Shang people's totem "Mystical Bird".(圖片採自網路)】




【公元六世紀 Anglo-Saxons 盾牌鳥飾 -- AnAnglo-Saxons shield ornament with bird sculpture during sixth century AD from the collection of the British Museum in London, English.(圖片採自網路)】



3. 有些 English 字詞至今仍然保留著許多相關於殷商甲骨文的字義和發音,甚至比現在的中文或華文還精確。例如:genisis 與「乾」相關、cumulus 與「坤」相關、fly 與「飛移」相關、sigma 與「士」相關、sign 與「志」相關、beautify 與「賁」相關、judge 與「君」相關、the 與「者」相關、just 與「正」相關、fault 或 bud 與「否」相關、curse 或 cup 與 「克」相關、tension 與 「屯」相關、sense 與「咸」相關、joint 或 joist 與 「匠」相關、general 或 reinforce joiner 與 「將」相關、should 與 「需」相關、-ship 與「師」相關、lean 與「臨」相關、bi 或 pair 與 「比」相關、「卜」與 pro- 相關、balance 與「拜」相關、grape 與「葛藟」(今之「葡萄」) 相關、nose-fruit 與「臲鼿」(今之「蓮霧」) 相關、blossom 與「苞桑」相關、condolence 與「悼唁」相關、mine 及 mineral 與「明夷」相關......等等。直接相關之文字可說是族繁不及備載。事實上,文字學家也曾經有著作整理出許多中英語密切相關的文字呢!

4. Anglo-Saxons 是歐洲「民族大遷移時期」(The Migration Period) 向歐亞大陸西端臨近大西洋海岸地區走的最遠的一支部落,可見他們是古代最擅於遷移航海和最有冒險精神的部落之一,和殷商人擅於遷移行商的特質相似 (據統計,殷商人自發跡開始,前前後後曾經遷都 13 次之多)。此外,古代有所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的說法,據傳殷商文明本來是起源於古代的東夷部落,而東夷正是位於亞洲東端臨近太平洋的地區。

5. 如果考慮古代中原地區語言的古音可能帶有台閩語的特質,那麼「殷商」早期也可能發音為 Yin-Shong 或 Eng-Xong,那麼就更接近 Anglo-Saxons ㄧ字及 English 中的 Eng 了。此外,台灣在古代其實也有「夷洲」的名稱,據說三國時代東吳人沈瑩著作的《臨海水土志》就記載了:「夷洲在臨海郡 (即現今的浙江寧海往南ㄧ帶) 東南兩千里。」

6. 考古家曾經發現,Saxon ㄧ字的起源來自ㄧ種 Saxon 人使用的小刀,被稱爲 Seax。巧的是,遠古殷商人也有發音類似 ea 或 yì 的ㄧ種類似小刀或短劍的生存利器「弋」,而把「弋」安裝在長桿子上也就是最原始的「戈」。並且,從另一個角度來看,Seax 如果和ㄧ種古代的貴金屬物質「錫」(漢語拼音接近 xi) 有關連,那麼就更可能和「弋」有密切關係了。古代錫金屬通常被用來製造合成金屬,因爲它可以防止金屬氧化生銹,所以也常常被運用在刀劍利器的製作。此外,台閩語中「死」的發音 xì 或 hsì 似乎也和 Seax 隱約相關,而台閩語「夕」又可能和 English 的字母 D 同源、代表「多」之半,也有「ㄧ塊」(square) 之意,正好和 Seax 或短刀除了防身之外,也可能用來把食物剁成ㄧ塊塊的原始基本功能相符,又可能是足以在短距離戰鬥中使敵人受傷或致死的武器。




【圖爲刀、弋、戈三個字的字形演化】

 



【圖左爲考古出土的 Anglo-Saxons 的 Seax 青銅短刀,最右側那支極爲典型的形似殷商甲骨文「弋」字的圖示;圖右爲考古出土的殷商青銅弋或短刀。(圖片資料採自網路並加以整理編排)】


7. 在 English 中代表「帝國」意義的 imperial (殷皇之樣容;殷皇之合聯;樣模龐樣容大) ㄧ字也有偉大、輝煌的意義,這和「殷」字也有「大」的意思似乎相通。究其原始字義,可能殷商人立國的根本在深入而高明的醫術。也就是說,「殷」字可能本來只是一個專業標誌或象徵醫檢技術的醫藥商標,後來竟成了ㄧ個大國的國徽或國名,含概的意義也就更廣了。此外,「殷」字的發音也很接近 imperial 的字首 im。

8. 使用甲骨文的殷商人善於醫藥通商,而「殷」字早期可能代表ㄧ種對身體的探測、檢驗或針灸術,所以也有「深」的意思,因爲「深」字其實也與「探」有關。所以,「殷」和深沉、深刻也有關係,即 deep,台閩語 dím 正有沉的意思。





【圖爲「殷」字形字演化】


9.  imp 在 English 中也有移植的意思,那麼「殷」字是否也可能代表遠古的人工生殖或人工受孕的醫學技術呢?或是一種透視人體的科技,類似現代的超音波顯像、身體腫脹的非侵入式檢驗等,因爲從甲骨文造字的系統化來看,殷商人似乎很擅長影像、想像、象徵、印像等 image、imagine、imagination、impression 方面的研究。象形字「殷」中似乎有個很像 p 的符號包含在殷字左邊的下半部,的確頗爲耐人尋味呢!

10. 根據歷史學家所言,Anglo-Saxons 其實含蓋四個在公元 449 年開始從歐洲西端的海岸渡海遷移到 British 群島的 Germanic 部落的合稱,其中 Angles 和 Saxons 是較大的兩個部落、Jutes 和 Frisians 則是較小的二個部落。如果 Angles (或稱 Angeln) 和 Saxons 是遠古殷商人失落的部族,那麼 Jutes 也有可能是周人失落的部族,因爲以醫藥通商爲專業立國的殷商帝國衰退之後,緊接著是有可能以農業經濟專業立國的周人取代了他們統治華夏古文明中原地區的地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周王朝,而殷商、西周兩者可能本來就曾經存在著密切往來交流的關係,畢竟醫藥的藥草原料和農業的養植栽培應該也是同步發展並且息息相關的。


綜合上述,Anglo-Saxons 究竟是不是遠古殷商文明輾轉遷移到歐洲西端的ㄧ個失落的部族呢?這可能是非常曲折離奇和耐人尋味的問題吧!


補記:Anglo 之前身 Angle 的其它含意


根據字源解說,前述 Anglo 的前身 Angle 也帶有「角落」(意通 angle 的含意之一或「鉤」(Angle = 一勹金二一 = I勹金二I = 的意思,甚至也有「魚釣」(Angle = 魚勹金連ㄧ = 魚勹金連丶魚釣或「魚抓」(Angle = Il E =  ㇏⺁及丨彐 = 魚爪扌魚抓即類似「捕魚」或 fishing 之意,此類意思緣自這個部族在遷移至 British 之前多盤據在 Europe 沿海的一個形似彎鉤狀地形的海角地區。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6年6月10日 星期五

法文 coup d’état 與「寇于一塊地」的轉換密碼


法文 (French) 的 coup d'état 一詞通常被譯爲「政變」。其中的 coup 似從漢字「寇」的某種可能的詮釋轉換而來 -- 進入元首所在的空間、取得象徵權柄的物件。此外,coup 發音也神似「寇」字的現代華語發音 kòu 。

其中的 d'état 相當於 English 的 of state,也就是類似「于」和台閩語 jîdèdé [ 表示「ㄧ塊地 」或「ㄧ夕地」、「ㄧD地」--  此處「夕」發音 dê,表示「多」之半、即「ㄧ塊」 之意,可能與 English 的 state 之 sta (single-ta) 同源,也可能與拼音字母 D 同源 ] 所合成的意義。亦即:


coup:寇

d':of、于

état:state、ㄧ夕地、ㄧD地,意指ㄧ塊地

coup + d' + état = coup d'état = 寇于一塊地 (也被譯爲「政變」)


法文 coup 的 p 雖然在法語中不發音,但可能象徵「權柄」(power of authority),而法文「權柄」稱爲 puissance、以 p 爲字首,這和漢字「寇」中象徵「手持卜」的符號「攴」中的「卜」也是相符的。

法文 puissance (權柄、power of authority) ㄧ字可能與「寇」字中現代華語發音爲 bǔ 的「卜」 形符號相關的事實指出了:「卜」也可能有發音爲 pu 或 po 的時候,也可能有權威或權柄、權杖的象徵意義,甚至帶有 English 中 professional ㄧ類的感覺。

古代厚重的木製權杖,或稱爲「朴」(現代華語發音 pú),也可能和古埃及文化中「法老王」(Pharaoh) 的權杖 Crook 和 Flail 相關 。





 【附圖:古埃及文化中「法老王」(Pharaoh) 的權杖 Crook 和 Flail / 圖片採自網路】


P.S. English  coup 與「寇朴;犯上;政變;奪權;擊猛;擊于用力;效扑;計妙;行外于預卜」的橋接


coup = co.up = 寇.wood卜 = 寇.木卜 = 寇.朴 = 寇朴,類似「奪取權杖」或「搶奪權柄」之意。但從橋接式帶有 up (上) 來看,此類行為也可能帶有「犯上」的含意,即 coup = co.up = canis㔾.上 = 犬㔾.上 = 犭㔾.上 = 犯.上 = 犯上


coup = koup = 扌與LIp = 又與ㄥ丨p = 又與4p = 又與pppp = 又與平foot卜變 = 㐅與一止𠂉變 = 㐅與正𠂉變 = 政變。其中 u 分解爲 LI 再作後續轉換,「扌」旁通「又」及「㐅」,「卜」逆時鐘轉 90 度約略象徵漢文「𠂉」。


coup = kou複 = koukou = 丨ㄑdotㄡ隹owl.wood = 一Λ點又隹雚木 = 一λ丶𠂇隹權 = 一人寸隹權 = 大寸隹權 = 奪權。其中 owl 即「雚」(意通現代中文漢字的「貓頭鷹」)。


coup = koup (約略的實際發音) = k偶猛 = kk孟 = 擊canis孟 = 擊犬(獸)孟 = 擊犭孟 = 擊猛,意通「猛擊」。其中 k 約略形聲台閩語「擊」的起音。


coup = koup  (約略的實際發音) = 擊of用power = 擊于用力,意通「用力擊打」。其中 k 約略形聲台閩語「擊」的起音。


coup = koup  (約略的實際發音) = 交ㄡLI扑 = 交又連i扑 = 交又連丶|扑 = 交又連卜扑 = 交攴扑 = 交攵扑 = 效扑,意通「有效的一擊」。其中 k 約略形聲台閩語「交」的起音,「攴」轉注「攵」。


coup = koup  (約略的實際發音) = 計oneLIph = 計1ᒧi婦 = 計亅丿冫女 = 計亅丿㇀丶女 = 計少女 = 計妙,此時爲「妙計」的同義倒裝詞。其中 k 約略形聲台閩語「計」的起音。


coup = koup  (約略的實際發音) = kooup 省一個 o = 行out of 預卜 = 行外于預卜,此時類似「意料之外的行動」之意。其中 k 約略形聲台閩語「行」的起音之一。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希臘字母 β 與 「乃」的轉換密碼,兼談 milk 與「乳水」之謎




【希臘字母 β 與乃、仍、盈字形演化】


漢字「乃」與希臘 (Greek) 字母 β (發音 beta) 及 English 的 BREAST [哺乳用於胸凸;哺乳用於身凸;婦乳於胸凸;膨樣於胸凸;奶於身凸;乃樣於胸凸;胸凸;胸膛;胸懷;胸挺;胸推;胸擋;想思於心中;想推 (推想);腦想心思;腦門子;腦袋;腦筋;腦筋動 (動腦筋)] 系出同源,本指大而凸顯的乳房,有「明顯的」、「顯然是」、prominent、obvious、prominently、obviously 之意,漢語發音 réng 或 liéng 則可能與 breast 中的 reast 相關,甚至帶有 real 、really 的感覺,也可能是「奶」(台閩語發音 neh) 的本字。


「乃」作爲指稱詞時可能假借自「仍」的發音,如台閩語「乃父」發音爲 lin-béh,似乎類似「令尊」的意思,可能帶有把「榮顯」和「父親」合成起來的尊稱之感覺。


「仍」字在現代華語發音 réng,現代意義則接近 English 的 still,但本意可能是指 breasts still have milk,古音可能接近台閩語「奶水」的發音 lieng,也就是指乳房飽滿的象形。換句話說,English 的 still ㄧ字的構成也可能來自「挺立雙乳」的會意,其中 s 代表指稱的事物具有複數的本質,l 之大寫 L 則可能與「乳」字中的「乚」相通。


「盈」(現代華語等發音 yíng) 則有乳房圓滿之意,音近「圓」字的台閩語發音、帶有鼻音的 ÿí 或 ë


此外,English 的 milk ㄧ字也和漢字「乳水」或「乳汁」精確互轉,比對分析如下:

乳水 = 爫 + 子 + 乚 + 水

m:象徵漢字「爫」的象形文,本爲ㄧ帶有手指的手形或爪形。

i:象徵漢字「子」 的象形文。

l:通過大寫 L 象徵並代替漢字「乚」。

k:可能來自將漢字「水」簡化爲中間的「 l 」和右邊的「ㄑ」而組合成 k。

m + i + l + k = m + i + L + k = 爫 + 子 + 乚 + 丨+ ㄑ 補一個 〉= 乳 + 水 = milk,亦即可能與漢字「乳水」二字相通。此外,English 之 milk 其中的 lk 也可能來自 Latin (拉丁語) 之 lac (音近漢語「乳汁」) 的轉換,所以融合起來看又可能有「乳汁」之意。當然,若 m 視爲形聲「母」或「哞」(牛叫聲) 的起音、i 視爲約略象徵漢字「之」、l 視爲約略形聲漢語「乳」的起音、k 同前述約略象徵漢字「水」,則 milk ㄧ字又可能有「母之乳水」或「牛之乳水」等類似含意。


值得一提的是,English 的 Milky Way ㄧ詞又可能和殷商甲骨文的「」字互轉,代表「銀河」(Silver River),即天文學中所指、夜空中佈滿密密麻麻之星體的帶狀星象。可見,milk 所指的「乳水」原本可能不ㄧ定都是指「奶水」,也有可能是「覓來的水」、「蜜水」等,而 milky 又似有「謎樣的河水」、「密移的水道」之寓意,所以纔可能聯繫到殷商甲骨文中的「昔」字,並且關聯到天文星象中的「銀河」(Silver River) 。

更不可思議的是,其實 Milky Way ㄧ詞的 Milky 也可能通過「Milky = m.i.l.k.y = metal.with.日.k.y = 金(類).與.日k.y = 金.與.艮.樣 = 金與艮.樣 = 銀.樣 = 銀樣」橋接於漢字「銀樣」,也因此 Milky Way 就有「銀樣道」或「銀樣水道」(此時 way 的字首 w 同時代表 water -- 水) 之語意而更加接近漢字「銀河」二字的意義了。





【銀河 (Milky Way) 的局部影像/圖片採自網路】


漢字和在古時候可能和西方文化的文字存在著神秘的轉換密碼,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


後記:


雖然 Greek 字母 β (大寫爲 Β) English 字母 B (小寫爲 b) 和漢字符號「乃」可能有橋接的關係,但是這並不是絕對單一的關係,因爲也可能與其它漢字符號如「𠂤」、「㠯」、「阝」(阜)、「戶 (象形字爲「門」的一半) 等有象徵轉換的可能,又可能與漢字「母」、「朋」等有會意兼約略形聲橋接關係,並且可能與更多漢字的起音有形聲的關聯。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小王子》觀前感



【附圖:《小王子》(Le Petit Prince) 故事書封面 / 圖片採自網路】



《小王子》(Le Petit Prince) 的故事雖然奇幻,但背後的心境卻可能是很深沉的。

原因是,作者*Antoine Marie Jean-Baptiste Roger de Saint-Exupéry*是一位法國 (France) 空軍飛行員,1900 年 6 月 29 日生於法國里昂 (Lyon)、1944 年獲得「法蘭西烈士」的稱號。

公元 1944年,《小王子》出版一年以後、World War II (第二次世界大戰) 快要結束之前,他仍然持續出勤對德軍作戰的任務。就在 1944 年 7 月 31 日執行一次飛行任務時,他失蹤了。 

直到公元 2004 年,法國文化部考察隊纔在法國馬賽 (Marseille) 的外海發現他當年駕駛的 P-38 戰鬥機殘骸。



【附圖:圖爲畫家筆下的法國 P38 戰鬥機 / 圖片採自網路】



《小王子》之所以一開始就提出一個視覺判斷的謎題,其實可能和作者的空戰經驗有關:在距離地面甚遠的空中,如何判斷哪個掩體或哪個迷彩偽裝是可以轟炸或攻擊的目標呢?裡面是敵人還是平民?是軍事偽裝還是小孩搭的帳蓬?............ 執行任務的職責、仁義道德的界線,是否也曾在他心中互相交戰?......


光想到這裡,就知道戰爭的恐怖...... 

纔看到這裡,竟然也看不下去了......


P.S. 關於《小王子》(Le Petit Prince) 的 Wikipedia 資料連結 --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小王子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doctor 與「達克者」或「得道者」即「達人」或「博人」以及「醫」、「醫者」、「治醫」(醫治)、「治醫員人」、「治醫者」等的轉換密碼


do來自「做」字中「古」的轉換,即以 d 通過 decade (十) 代漢字符號「十」、以 o 代「口」。古文的「古」字可能也有「標定某個地點或目標」之意,引申爲「標的」,引用造詞如「估計」、「估算」等。此處 do 發音 da,也可能有 got 或「達」或「得道」的意思。

ct:發音 kt,可能來自「克」(華語發音 kè),t 可能通過 ten (十) 轉換漢字「克」中的符號「十」。古文「克」本來可能有「小兒大聲呼叫」的意思,後來也引申出「達」或「傳達」、「抵達」、「達成」、「通達」等意義。

or:可能來自「克」字中「口ㄦ」的轉換,或指稱某個「人」或「者」。


do + ct + or = doctor


doctor 直譯就是「達克者」或「得道者」即可能相當於現代俚語「達人」的意思。English 把漢字文化圈中的「博士」學位稱爲 Ph.D.,就是來自 Philosopher 和 Doctor 的合稱。


此外,doctor 還可能通過「doctor = decade.甫.結.t.dot.人 = 十.甫.結.t.丶.人 =  十.甫.結.t丶.人 = .... = 十甫結寸. = . = 博人」橋接於漢字「博人」,即類似漢字「博士」之意。其中 o 約略象徵果子狀而轉換同樣出自象徵果子的漢字符號之一的「甫」字,c 約略形聲台閩語「結」的起音。不過「博士」一詞在古漢字文化中之所以有個「士」字是因爲那是一個官職,doctor (博人) 則通常是意指在大學的研習教育中取得高段的學位級別之人,不一定要去擔任官員。不過奇怪的是,從音韻來看 doctor 一字,竟然好像也有漢語「當官的料」的感覺。



另外,doctor ㄧ字又可能橋接於漢字「醫」、「醫者」、「治醫」(醫治)、「治醫員人」、「治醫者」,茲分析如下:


doctor = 兜酉匚矢又卜 = 。其中 c 約略象徵漢字符號「匚」,t 則通過 Tt 轉換「亻大」轉換「𠂉大」的上下組合而轉換漢字符號「矢」。若字尾 or 同時轉換漢字「者」則也有「醫者」之意。


doctor = 治酉匚矢又卜 = 治醫,爲「醫治」的同義倒裝詞。其中 d 約略形聲台閩語「治」的起音。


doctor = doctor.or 省一個 or = 治酉匚矢又卜員人 or 治酉匚矢又卜者 = 治醫員人 or 治醫者,意通「醫治人員」或「醫治者」,也意通中文「醫生」及「醫師」。 




【附圖:doctors doing surgery inside emergency room / 圖片採自 Unsplash】





補記.1:doctor 與漢字古語對顧問官職或醫官之稱呼「大夫」及「郎中」的橋接,以及 doctor 與「問顧員人」和「科技專家」的轉換


doctor = dakter (約略的實際發音) = 大結對一人 = 大結一一人 = 大結二人 = 大夫。由於漢字「博」有「大通」之意,又帶有「師傅」的「傅」之意境,所以「大夫」和「博士」的關係可能是建立在「大通師傅」的簡縮寫。


doctor = dakter (約略的實際發音) = 1three與良 = ||口三與良 = |中3與良 = |中ㄋ與良 = 郎中


doctor = door口顧two.o = 門口顧二o = 問顧oo = 問顧口oyster = 問顧口貝人 = 問顧員人,意通「顧問人員」。


doctor = doctttttor 省四個 t = 斗禾技車點t點豬dot = 科技車丶t丶豕丶Λ = 科技車丶寸豕丶Л = 科技車丶寸豕丶ㄇ = 科技專豕丶冖 = 科技專豕宀 = 科技專家


上述「大夫」和「郎中」雖然早期在漢字文化中是個官名,但是後來也普及到民間醫者,而「郎中」一詞又可能被假借於指稱技巧熟練的專家人士之類,甚至含概賭場中的高手。筆者記得,小時候還常常聽見醫師被稱爲「大夫」(發音 ㄉㄞˋㄈㄨ),例如「楊大夫」即可能意通「楊醫官」或「楊醫師」,長大以後纔漸漸較少聽到。



補記.2doctor 與「大通者」、「博者」、「大通士」、「博士」、「懂經文者」的橋接


doctor = doct.or = 大及通. = 大通. = 大通者,意通「博者」。此因《說文解字》記載「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


doctor = doct.or = 大通.ono = 大通.1ㄧ一 = 大通.|ㄧ一 = 大通. = 大通士 = 博士,其中 doct 同上述轉換漢字「大通」,再由漢字「大通」轉注漢字「博」,因爲《說文解字》記載「博,大通也。从十从尃。尃,布也。」。不過,古漢字文化的「博士」是一個有關經學或文學方面的官職,也因此,作爲官職意義的「博士」或 doctor ,可能至少也是個「懂經文者」,茲證明如下式:


doctor = doct. = 懂經text. = 懂經文. = 懂經文者,其中 c 發音 k 而約略形聲台閩語「經」的起音。



後記:「Dr. 孫悟空」的抱負


眾所周知,古典小說《西遊記》裡的孫悟空又名「齊天大聖」,而《說文解字》記載「聖,通也。」、「博,大通也。」。換句話說,孫悟空的「齊天大聖」之名號,可能寓意著他也是一位古代的 doctor - Dr. 孫悟空。因爲,承前述,doctor = 博者 = 大通者 = 大聖者。也就是說,孫悟空的「齊天大聖」之名號又可能意通「齊天大通」及「齊天博()」與「齊天doctor」。


但奇怪的是,爲何小說中描述這位「齊天doctor」其實並沒有將「天宮」看在眼裡,反而會去大鬧天宮呢?……可能是因爲,漢字「齊天」又意通「平天」,而古代文人也常常會提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樣的遠大抱負。然而,若是真的平了天下之後,那又要做什麼纔不會無聊呢?……因此《西遊記》的作者可能藉由「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情節,提出了一種比較魔幻一點的抱負 -- 平天上。


當然,也許有人會質疑「孫悟空只是去鬧天上,没有平天上啊!」……但如果從《說文解字》記載的「亂,治也。」的定義來看,既然「亂」也意通「治」,那麼很顯然「鬧」也可能意通「平」。更何況,漢字「鬧」的造字結構,看起來也是具有左右對稱、四平八穩的感覺。……也就是說,古漢字「鬧亂」一詞,很可能也意通「平治」。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philosopher 與「忠於論述的智慧者」或「很愛智慧者」的轉換密碼





phi:發音可能來自希臘文 Φ,代表 fine、精細、完善,所以也可能和漢字符號「中」相通,即代表「忠誠」(fidelity)、忠心不二、全心全意等類似的意思。

lo:loc、loqu 或 logic、ology 的簡寫,表示論述、論說、論語,或指理則、邏輯,或指學問、學科、呂究研 (連續的研究)

sophe:即「智慧」,其中的 so 可能以 s 代替「矢」(現代華語發音 shǐ)、o 代替「口」,即代替「知」(古代漢文「知」、「智」不太分別,但「智」的追求目標可能更清楚。);phe 代替「慧」(台閩語發音 hûí、現代華語發音 huèi)

er:表示「ㄧ人」或「之人」或「者」。


phi + lo + sophe + er 省ㄧ個 e = philosopher 


也許 philosopher (忠於論述的智慧者) 發表的論述常常讓人感到折服、百口莫辯,所以後來漢字文化乾脆就把 philosopher 稱爲「哲學家」了呢!不過也有一種通俗的說法:philosopher 就是「愛智慧者」,即類似 philo (很愛 = very love) + sopher (智慧者) = 很愛智慧者

English words 與漢字在古代可能存在著一種特殊的文字轉換密碼,是不是覺得很有意思呢?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6年6月8日 星期三

鬼之謎


漢字文化中,「鬼」字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本來是一個類似「田」或「甲」的符號和當時代表「人」的符號的組合,有文字學家解釋說,那是描繪一種「戴著面具的人」。由此或可推知,早期的「鬼」可能是表示演員戴著面具表演的形象,或是「傀儡戲」中的「傀儡」,或是某種巫師戴面具進行儀式表演的角色扮演的模樣,其中當然也可能有異於常人、驚人嚇人或用來驅病收驚的樣子、令人不習慣或敬畏的模樣,例如各種古代文化的戲劇臉譜可能就有類似的起源。

【附圖:鬼字演化】


古代文字學家許慎在《說文》中有「鬼,人所歸爲鬼。」的說法,似乎認為裝扮、化妝、易容等類似表演藝術或慶典禮節中呈現的樣貌都類似「鬼」,「鬼」不見得都是令人害怕的。因爲,從符號組合來看,「歸」字可能也有外出穿戴服飾及整理清潔外表或隱藏遮蔽容貌的意思,不完全都是回歸、歸向、歸去、歸屬等類似的用字方法;就算禮儀師為死者在入殮之前化妝,這種「人所歸爲鬼」的說法也說得通,也就是說「人死後所被化妝入殮的造型就是一種鬼的模樣」。

換句話說,《說文》所謂「鬼,人所歸爲鬼」,「鬼」字中的「田」或「甲」也可能代表覆蓋在死去先人的遺體或「木乃伊」 (mummy -- 蒙幕密掩) 臉上的裝飾面具、護顏甲面。按此推論,「鬼」就可能是在描繪一種經過化妝及面具覆臉以鄭重入葬的、死去的先人遺體,也有恭敬尊稱的意義。


不過「人所歸爲鬼」也可能有「人所歸𠂤(隊)爲鬼」的意思,「𠂤」在「師」字中有「小繫帶」、「小隊」等含意,例如「官」、「管」等字中也有此ㄧ符號,或引申爲「關係」之意,也就是「人所關係爲鬼」或「人和鬼有關係」之意,亦或是「人是歸類於鬼的ㄧ種」之含意也有可能,除非是說漢字「歸」也有以「𠂤止宙宇」的意象而且以「𠂤止」的發音約略形聲 English 的 death ㄧ字而 death ㄧ字又通過形聲及象形「歹匕合亡」( t 代表「亡」字上部的點狀符號「丶」) 四字並組合以轉換漢字「死亡」二字,否則很難解釋這句話也有「人類在死亡以後被歸屬於鬼類」的意義。


從文字發音來看,「鬼」若視爲「甲人」的組合,就可能與西方文化的 God 或 Jehovah 有關。因爲象形字「鬼」包含人形,而中文漢譯俗稱《聖經》的 Holy Bible (即「合連比部」或「合連比編理譯」,意指《新約》、《舊約》二部古經的比連合編整理翻譯) 描述 God 或 Jehovah 以自己的形像造人,而且「甲」正好有 ga 或 ja 的發音方式。可以說,不論是形像還是發音,「鬼」都比「神」更接近 God 或 Jehovah (或稱 Yahweh 或 YHWH) 的原始概念。(註:參考 P.S. 䰠與鬼神)


殷商時代的古人稱北方爲鬼方,所以從 God 者即爲「鬼」;從 Jehovah 或 Yahweh 者即爲 jén 或 yán,即「人」,後世又可能逐漸轉音直到現代可能比較通用的 rén。依人種起源理論,以蒙古人種爲大宗的殷商文化稱其北方之北蒙族群先祖爲 God 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這個 God 或「鬼」卻又和他們所謂的「上帝」不同。也就是說,當時殷商人指稱的「上帝」是概念上更高的存在者,不等同於 God,而 God 可能就是當時最受推崇的「鬼」,也就是指他們死去的遠古先人或祖靈。

這麼說來,似乎有個耐人尋味的大謎團:殷商人究竟是不是 English 又是 Hebrews 的共同來源呢?在黃河流域發展出來的殷商文化,其後世所謂的黃河水神「河伯」是否就是 Hebrew 或 Hebron 呢?所謂的「殷商」,是否與 English 的祖先 Anglo-Saxons 有著神秘的關係呢?.........


此外,既然「鬼」字早期是「田人」或「甲人」的組合,那是否也可能表示一種「甲人」的意思,也就是甲面人、裝甲人、模型人、稻草人、機器人一類的人形物體?

但是,如果從「理」字也帶「田」來看,也可以說「鬼」是一種「理性意識之下的人形」,也就是「下意識的人形」或 「潛意識的人形」,這就和來自潛意識的幻覺或夢境有關了。

由於「田」這個符號也和「雷電」有關,因此如果說「鬼」是一種「光電呈象的人形」也說的通,也就是「擬人化的神」,因為「神」字本來就有「天光、雷電」組合的意思。後來的「鬼」字加了類似雲氣的代表符號「ㄙ」,也說明了「鬼」有一種「飄忽」或「難以捉摸」的性質,難怪後來也有人稱鬼為「阿飄」。

此外也有一說,「鬼」字中的「ㄙ」是文字演變的訛誤,本來應該是代表跳舞的「止」纔對。不過,加了「厶」的「鬼」字,是不是也有可能和 English 中的 ghost 有語文的連通,而不是文字演變的訛誤那麼單純呢?因為,「厶」通常發音接近 s ,而 ghost 與「鬼」字中都有這個聲符,也就是說,「鬼」字中的「ㄙ」也許有可能不是古代訛誤的演變,而是與 Europeans (歐洲語系) 及 English 中的 ghost 有翻譯性的連結。那麼,後世廣泛流傳與通用的「鬼」字,會不會因此奠定了它比較容易與 English 相關的語言文化溝通轉譯、比較橫跨歐亞大陸的文化橋接地位,變成一種 language 的 bridge、bridge-word,於是變得更爲通用呢?

不論如何,至此,ghost 和 God 的概念好像開始逐漸分家了,卻又有點難分難捨。


殷商時期稱北方為鬼方,可能是因為殷商古人建屋通常坐北朝南,房屋的北面比較陰暗,自然北邊的房間也比較陰暗,所以「鬼」又可能和「陰」或「陰間」的概念被後世的人們過度聯想在一起。

由此,可知古人對於「鬼」的概念除了早期簡單的面具傀儡臉譜、裝扮化妝易容、鄭重入殮的先人遺體之外,又可能衍生出以下幾個特點:

 1. 鬼是難以捉摸又有飄忽的性質。

 2. 鬼是比較接近光電呈現的影像。

 3. 在陰暗的地方比較容易看見鬼。


綜合上述,古人很可能早就知道,所謂的「鬼魂」或「幽靈」有可能也是一種類似夢境幻覺的呈影現象,在人體感官比較遲鈍或心生恐懼驚怖等狀態之時,腦部比較容易形成這種受到自己的潛意識所影響的錯覺或幻視經驗。

例如,我自己有一次登山時就因為走的太急,可能因為腦部缺氧的關係而把一根很大的枯樹枝看成是一隻大狼犬。這或許就是感官系統暫時異常的狀態時發生的、類似看見鬼魂的「錯覺」 (illusion) 或「幻視」 (hallucinatory vision),但可能也有在面臨特殊的、可疑的或緊急的狀態時,自己的大腦在保護自己的刺激警覺作用。此時身體行爲可能進入一個被潛意識短暫接管的狀態,有極高度的、不由自主的反射動作,例如:想都不想就快速閃躲、迅速避開可疑的事物......等等。


 

【附圖:引發大黃狗幻視的 Y 形樹枝照片 / P.S. 相關文章 -- LS. 夢本 「大黃狗的幻視」-- http://lsdesignworld.blogspot.tw/2013/11/20071104.html?m=1 





然而,這個親身經歷的幻視過程,卻有一點百思不得其解。因爲,當時是還沒看見山徑前方右側的枯樹枝就先看見橫撲而出又瞬間消失的大狼犬幻覺影像,接著再往前走兩步、回頭望向右側,然後纔發現那一大支橫倒在山徑旁草叢中、帶有分叉的枯樹枝。也就是說,當時看見幻覺影像的時間是在目睹產生幻覺的實物之前,比較像是ㄧ種預知性的幻覺乘以錯覺,而不是一般觀察圖形或物品的單純錯覺。

那麼,會不會是那枯樹枝在雨後潮濕的山徑上化爲大狼犬的鬼影,即時警告我放慢腳步、避免滑跤呢?....... 這或許是一種比較浪漫的想法吧!


後記:

其實現在電影中的「機器人」(Robot) 的發展還不夠超級科幻,這可以從殷商甲骨文的「鬼」字由符號「田人」的上下組合看得出來。

「田」這個符號也出現在「雷」、「電」、「神」、「畿」、「畛」等字中,說明了未來的未來可能像過去的過去ㄧ樣,有一種類似電子、原子、分子、離子等幾乎是氣體層次的機器人。

這種機器人可以像帶電的空氣分子一樣的組合而變幻莫測,並且還很難以肉眼察覺,類似透明人的感覺,也就是比「液態機器人」(Liquid Robot) 更先進的「氣態機器人」(Gaseous Robot)。

換句話說......未來的未來的「氣態機器人」可能就在你的身邊,你卻可能感覺不到,似乎有點「舉頭三尺有神明」的感覺。如果把它命名爲 Gaseous Robot,是否有點像 Ghost 呢?

值得一提的是,古早書冊上「畛」字的意思和後世多被解讀爲「田間小徑」的意義不ㄧ樣,《禮記.曲禮下》有「畛於鬼神」ㄧ語,鄭玄注解說:「畛,致也。祝告致於鬼神辭也。」。換句話說,帶有「田」(可指電) 和「彡」(可指气體、光影)和「𠆢」(可指具有方向性) 的「畛」字也可能代表ㄧ種傳訊用的氣態通訊媒介物,那麼「畛」最早是否可能就是ㄧ種用於隔空傳遞訊息或遠距離遙控的電氣光影,甚至就是ㄧ種氣態機器人 Gaseousirobot 的名稱呢?


P.S. 䰠與鬼神


《說文解字》記載「䰠,神也。从鬼申聲。」。


個人懷疑,當今罕用的古漢字「䰠」就是轉換自拼音文字的 God 一字,即 God = 鬼口decade = 鬼口十 = 鬼申 = ,所以纔會有「神」的意思。


䰠」字的奧妙,也就是將「鬼」和「神」二者結合在一起,同時帶有「鬼」和「神」的含意,也就是古代也可能將「神」與「鬼」等同在一起。


但是,「鬼」字中帶有漢文「儿」(),可能「鬼」比較偏向具有人形的特徵,「神」則純粹是一種「光電現象」。


這可以解釋,爲何漢字文化的古人會將 God 轉換為漢字「䰠」,因爲 Holy Bible 有記載「God 以祂自己的形象造人」,也就是 God 其實也是「人形的神」(意通「鬼」纔對。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中國之謎 -- 一個撲朔和空糊的專有名詞「中國」(A puzzled and confused proper-noun "中國")


「中國」是什麼?

「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商周時代的文獻。

《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

《尚書》有「中國」一詞,似乎是指周人對自己所居住的關中、河洛地區的稱呼。此時「中國」等同於「周國」。

「華夏」一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 26 年 (公元前 547 年):「楚失華夏」。據說,華夏人稱其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而自稱「中國」。所以,此時「中國」類似「國內」、「中央地區」之意,蠻夷戎狄則類似四方的國外地區或外國外邦。

春秋戰國時代,國家林立,「中國」可能是指周王國天子的中央政府朝廷所在之國,即周天子所在之國,但是各個諸侯國家 (state) 也自稱其都城爲「中國」。

《戰國策·卷十九·趙策二》:「中國者,聰明叡知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此處「中國」又類似「文明中心」或「文化中心」之意,但不是國家的名稱。

《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徒中國。」。此處可能指東甌人請求加入周王國天子中央政府朝廷的一員,成爲盟邦。

《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此處「中國」又類似「國內」之意,「蠻夷」則指國外地區。

《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此處「諸夏」可能意通拼音文字的 the center (中心者、心中者),也就是「中國」又類似「中心區」的意義,又可能是「眾 center」或「眾夏」(眾文明中心,也就是以陽光普照的夏季來象徵文明) 之意。

《漢書·溝洫志》:「中國川原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河為宗。」,此處「中國」似意通「內國」即「國內」的同義倒裝詞,此類詞義在古代典籍中常見。

《漢書·西域傳》:「及秦始皇攘卻戎狄,築長城界中國,然西不過臨洮。」,此處「中國」也類似「內國」即「國內」的同義倒裝詞,或意指「朝廷管轄之國域」。

三國時期,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此處的「中國」可能是指漢王朝中央政府朝廷所在的地區,當時是在封國魏國的勢力範圍內。有點類似當今的 UN (United Nations,中譯「聯合國」) 總部位於 US 或 USA (中譯「美國」) 境內的感覺。

鮮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稱「中國」,將南朝叫作「島夷」。但是,據說是漢人建立的南朝雖然遷離中原,也仍然以「中國」自居,稱北朝為「索虜」、北魏為「魏虜」。

宋帝國時期,遼與北宋、金與南宋彼此都自稱「中國」,而且互不承認對方是「中國」。這些名稱之爭,可能都是在爭一個大範圍地區的中央政策和最高法律的領導政府的地位。

日本也有「中國地區」(Chūgoku Chihō -- 中國區方 ),京都、東京就鄰近「中國」,那裡也是日本歷史中除了首都京都之外對唐帝國文化模仿的風氣最盛的地區。據說,日本在公元 905 年即日本歷史之平安時期的中期開始就有此一名爲「中國」的地政區劃。




【附圖ㄧ:日本 (Japan) 也有名爲「中國」的分區 / 圖片採自網路】


「中國」一名雖然有三千年文字記載的歷史,但它可能僅僅是起源於一種以部落會所爲中心的範圍較明確的生活領域或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概念,又衍生出中央朝廷或中央法庭所在地的意義,也就是和 English 的 top conferential zone 和 supreme court 的合成又可能系出同源,也有 central court 的含意。

此外,從台閩語「中」的發音 diong 接近 「重要」之「重」的發音 diông,而不是「重量」之「重」的發音 dáng 來看,「中」的本意也可能有「重要區域」、「重點區位」、「重心部位」的意思,這似乎也合於遠古「中國」帶有以部落或部族會所爲中心的範圍較明確的生活領域的意義。


公元 1912 年中華民國成立,國際上通稱 Republic of China,簡稱 ROC 或 China。但是當時中華民國在國際上竟秀出「中國」的漢字符號,莫非是要當全世界的國際中央政府或國際中央法庭?......頗爲耐人尋味!

公元 194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國際上通稱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還是簡稱 PRC 或 China。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國際上竟也出示「中國」的漢字符號,莫非也想當全世界的國際中央政府或國際中央法庭?......也是頗爲耐人尋味!

不過也真是讓我感到捏了一把冷汗!


古代「中國」的範圍大小不定,視中央政府領導治理的法律權力所及而定,這法律在古代就是所謂的「王法」,近現代則是「憲法」,當然也可能包含它直接領導管轄、分支機構或連鎖管理的地區,至於在國際上就應該是形似「聯合國憲章」ㄧ類的國際法。

古代印度 (Indo)、希臘 (Hellene,後來改稱 Greece)、羅馬 (Roma) 等國人,尊稱亞洲大陸東方的「中國」統治地區為 Cina、Thin、Sinae,漢字文化圈又將之轉譯其發音為:支那、脂那、至那、耆那、攴那、希尼、震旦等 (P.S. 此處「攴那」的「攴」字發音可能爲破音形態的另類發音而近似「擊」聲且另有「楚」之意。不過,怎麼覺得其中「震旦」和「契丹」比較諧音?)。這些名稱似乎都是「秦」字的外文對應,或以為從「絲綢」的「絲」(silk) 音而來,也有人認為源出「瓷器」(china -- 瓷貨 ) 或「茶」(cha、tea)、「禾」(cereal)。這也可能是後來日本 (Japan、Nihon、Nippon) 跟著稱 China 爲「支那」的原因。(P.S. 奇怪的是,好像没有人覺得這些名稱和發音更接近的「新朝」或「新國」的「新」字有關,大概是因爲「新朝」是在西漢帝國與東漢帝國之間由權臣王莽篡位而建立的朝廷國家,只有持續了 23 年,也没有被ㄧ般的中文歷史視為正統的王朝。)

在 19 世紀末以後到清代末年,漢字文化的知識份子和後來的革命黨人也使用「支那」這個名稱來稱呼自己的國家 (P.S.據說漢字文化之唐朝的唐玄宗曾作一詩「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近代革命家孫文也曾多次在文書當中提及「支那」、也曾自稱「支那民黨之代表」,康有為的女兒也曾寫下「我是支那第一人」的詩句),而據說此「支那」一名當時是由日本又回傳入 China,早先則由漢字文化圈之佛經的記載傳入日本,更早先又是出自 Sanskrit (善至文、梵文) 之佛經的記載,也就是翻譯自類似 cina 的發音,和台閩語「中國」的 diónggô 之發音大異奇趣。


關於類似「支那」或 China 的這些名稱,也許應該稱爲「岐」(Chi-area) 或「秦」(Chin-area) 比較正確,道理很簡單,因爲歷史上東方歷史中歷時約 800 年、也是最久的王朝就是周王朝,而周人最初自稱為周的時候,就是以北依岐山、南鄰秦嶺的周原為發跡之地。東周初期,周平王為了報答秦人護駕遷都洛邑有功,把北依岐山、南鄰秦嶺的周原故都所在地讓渡給在此建立秦國的秦襄公,從而開啟了未來東方第一個大帝國統壹中原的發展史。

但是,在俄羅斯語 (Russian) 中,直到今天仍然將 China 稱爲 Khitan,據說是源於契丹人建立的遼國,它曾經控制整個蒙古高原及其周圍地區,而當時剛剛興起於東歐平原的俄羅斯人 (Russian) 初聞東方惟有「契丹」,故稱 China 地區為 Khitan。巧合的是,若 China Chine 通過「契點ㄇ一 = 契丶冂一 = 契丹(其中 Ch 約略形聲漢語「契」的起音,i 以其帶有點狀符號而意會漢字符號「丶」,n 約略象徵漢字符號「ㄇ」或「冂」,字尾 a 代表「一」或字尾 e 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一」) 的轉換時,也隱含著漢字「契丹」二字的內涵。


所以,「中國」原先的正確意義可能只是類似美國 U.S.A. 的 Washington, D.C. 的某個中央特別行政區或 Central District 的意思,Washington, D.C. 就是 U.S. Government (美國聯邦政府) 所在的地區;China 這個名稱則應是來自古代的秦國 (Chin State、Chine、China) 或周王朝、秦帝國發跡地旁的山嶺名稱 -- 「岐」 (Chi)  或「秦」(Chin),也許又和清國 (Ching)、絲國、瓷國、禾國等有關,不是來自「中國」(中央特別行政區域 -- Central District)。

diong 是台閩語的「中」字發音,它在古代可能相當於 District of King 或 King's District (地區于天子、天子之分區)、Wáng de dìchu (北京話或普通話或現代華語或台灣國語「王的地區」)、Óng ae dêku (台閩語「王的地區」,即 District of Óng),亦即「王城」或「皇城」是也,此外台閩語「朝廷」的「朝」和「廷」二字的發音也都以 d 聲起音,更說明「中國」在漢字的傳統意義中是「朝廷」的意思而不是國家的名稱。


結論就是,「中國」和 China 這二個名詞在意義上來說是無法對等翻譯的。將 China 翻譯爲「中國」就像把「岐內土」、「岐內地」或「秦土」、「秦地」甚至「清土」、「清地」(P.S. 清王朝似乎很聰明,用了一個發音與「秦」字相近而略能對應於 China 或 Chine 等古稱的「清」字) 轉譯為「中國」ㄧ樣的錯誤。




【附圖二:中國 = 京師 (朝廷、政府、天子都、首都、都城、首府、capital、government、central government);中國 ≠ China】




P.S.1. 以下採集自 Wikipedia 並加以重新整理:

西方文字裡,China 這個名稱的由來有很複雜的演變過程。在西方古典文獻中,最早跟 China 扯上關係的名稱是早在公元前 5 世紀的 Seres。Seres 一詞可能來自漢語的 「絲」,古希臘稱絲為 Ser,Seres 就是「產絲之地」。[P.S. 但是,中東也有 Syria (敘利亞),是否有點容易搞混呢?還是那其實也是古絲綢貿易的龐大轉運站之一?]

另一個沒有那麼普遍的名稱是 Sinae,據說大概是來自公元前 2 世紀秦代的「秦」字。[P.S. 但是中東也有「西奈半島」、古國「示拿」,是不是很容易搞混呢?還是有類似上述的關係呢?如果真的是指「秦」字,那會不會其實是來自「秦」字中代表「禾」的 cereal (意指「禾」或「禾穀」或「穗粒」) 一字的轉寫呢?]

事實上,西方人當時對 Seres 的了解有限,不少認識是根據傳聞而來,對於今天被稱為 China 或大剌剌的自稱爲「中國」的國度,當時只糢糊地統稱為 Serica regio,據說意思是「出產絲綢 (silk) 的地方」[P.S. 但也有可能是指「出產禾穀 (cereal) 的地方」]。這個名稱被沿用了幾個世紀,並且在古代歐洲和中世紀的文獻及地圖中互相傳播。

13 世紀時,馬可波羅 (Marco Polo1254 ~ 1324以契丹語 (Khitan) 的 Catai (English 之 Cathay 一字的來源 ) 一詞指稱的帝國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汗建立的蒙古大帝國 (Yeke Mongghol Ulus -- 遙廣之民人國家的聯盟、遙廣之滿勇敢者的聯盟、大廣之大勇敢者的聯盟、大廣之沒懦怯者的聯盟),位置在中原北部疆土一帶,而不是 Seres 所指的中原疆土。在他的遊記中,前南宋的疆域在蒙古人的地理概念中,只被稱 「蠻子」(Mangi)。對當時的歐洲人而言,Sinae 或 Seres 逐漸被 Cathay 取代了。

歐洲人 (European) 對 Cathay 和 Sinae 或 Seres 的混淆,一直持續到 16 世紀。16 世紀末,隨著耶穌會 (Jesuit missionary) 的傳教士,特別是利瑪竇 (Matteo Ricci,1552~1610)  抵達澳門並在 1615 年出版他的論著後,歐洲人才明白馬可波羅筆下的 Cathay 其實就是古文獻中 Seres 地區的北部。之後,歐洲地圖迅速地吸收這樣的知識,在他們眼中,「大明」(明王朝) 一如以往,始終是「出產絲綢的地方」(Serica regio 及 Regio Sinarum)。這時各種歐洲語的著述中,還是不間斷的以「王國」(西班牙語 reyno;義大利語 reino;德意志語 Knigreich) 指稱 Sina。

傳教士曾德昭 (Alvaro Semedo,1585~1658) 曾以西班牙文著作《攴那帝國以及其耶穌會士的傳教文化》(Imperio de la China i cultura evangelica enel por los religios de la Compaia de Iesus)。曾德昭是利瑪竇歿後的後一代人,這書 1642 年在馬德里出版,出版後翌年旋即以義大利文在羅馬問世。不過,在鄰國出版時,書名卻被譯成 Relatione della grande monarchia della Cina,即《Cina偉大王國志》。然後,於 1645 年被譯成法文版的時候,書名又被譯成 Histoire universelle du grand royaume de la Chine,即《Chine大王國全史》。

1644 年滿洲人入山海關建立大清王朝、占領明朝首都北京,震驚整個歐亞大陸。據說這場政變使西方觀察者極度驚恐,他們將有關大清國征服大明國的相關記述廣泛傳回歐洲,讓有志東來的傳教士得以評估政權更迭帶來的影響。

從現在文獻可見,最早的記載是耶穌會士衛匡國 (Martino Martini,1614~1661) 的《韃靼戰紀》(De Bello Tartarica Historia),副標題為:「本書記述這時代的韃靼侵占幾乎整個 Cina 帝國,並簡述當中主要人物 」。這書以拉丁文 (Latin) 撰寫,並於 1654 年出版,十年內相繼被翻譯為法、德、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意大利語多種歐洲語言。衛匡國對 Cina 與其 「四百多年的敵人 -- 韃靼」之間的關係做了簡要的概述。他至少追溯到宋朝並稱 Sina 為帝國,並指 「帝國 」一詞能正宗地用於 Sina 之上:「那就是說,所有長城接壤的省份之內」,書內加插的地圖稱為 「Sinici 帝國省份圖 」(Situs provinciarum Imperii Sinici)。雖然衛匡國在書內使用的詞語並不統一,有時「皇帝」(emperor) 又指「國王」(king)。不過,他比較清楚地說明,在 1644 年春天被韃靼征服的就是 Sina 帝國,並將其統治者稱為 Emperor。衛匡國所寫的另外一本史書 Magno Sinarum Imperio gestas complexa 在 1658 年出版,書的副標題「Sina 大帝國全史」已經用了「Sina帝國」的名稱。

據說,慈禧曾經說道:「清非中國,辮子不能去。辮子去,中國不亡則大清亡。」、「保大清不保中華」、「量中華物之力,結與國之歡心。」 ;雍正曾經說:「朕以外國之君主中國之事」;乾隆曾經更直白的說:「朕乃夷狄之君,非中國之人。」;出身滿洲貴族的清宮女作家德齡在其《清宮兩年記》一書中也提到,她的父親告訴她,他們不是中國人,但卻是中國人的主人。[P.S. 此處的意思可能是說:當時清是大明帝國東北方的鄰邦,算是一個獨立於大明帝國中央政府之外的君主國,但是卻以這樣的外國君主之身份入主中原地區的中央政府並擔任主持其公務的朝廷人員。雖然如此,清人無意接受大明的禮制 (包括大明首府和其外圍地區的中心文化),還是要維持自己原有的衣著髮型等原鄉文化,不能忘本。他們不是中原地區的公務人員,卻得主持中原地區的中央政府,維持當地的民生秩序,計量當地的物產實力,連結四方的國際貿易。]

然而,清朝雖然不以「中國」為國號﹐卻在許多條約裡又自稱「中國」。如 1689 年《中俄尼布楚條約》﹑1842 年《中英南京條約》﹑1844 年《中美五口貿易章程》(即《中美望廈條約》)﹑1858 年《中俄天津條約》﹑1858 年《中英天津條約》﹑1858 年《中法天津條約》﹑1860 年《中英北京條約》﹑1860 年《中法北京條約》﹑1860 年《中俄北京條約》﹑1890 年《中英會議藏印條約》等等﹐無一不是以「中」為國名。《中俄尼布楚條約》裡一開頭就稱康熙為「中國大聖皇帝」﹐條約中多次使用「中國」字樣﹐如「將流入黑龍江之額爾古納河為界﹐南岸屬中國﹐北岸屬俄」,其中未見「清國」或「滿洲帝國」字樣。有時,又把「中國」和「大清」並用﹐作為同義詞,如《中英南京條約》第八條稱﹕「凡係大英國人﹐無論本國﹑屬國軍民等﹐今在中國所管轄各地方被禁者﹐大清皇帝准即釋放。」。1906 年《中英續訂藏印條約》說﹕「案查光緒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及十九年十月十八日﹐中國與英國所定兩次藏印條約﹐其所載各款﹐西藏並未認為確實﹐亦未允切實遵辦……玆大清國大皇帝﹑大英國全境大皇帝兼五印度大皇帝……」。[P.S. 但此僅代表朝廷或中央政府作爲信用名稱使用於國際間的契約簽訂中 (《欽定大清會典》之《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記載「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當時國際上又以 China 或相近的名詞稱呼清帝國,同時清帝國也會在契約中以漢字提及國家名稱或國號「大清」、「大清國」、「大清帝國」,此外在郵票上也曾標示 CHINA 及「大清國郵政」或 IMPERIAL CHINESE POST (殷皇的清地之郵政),在鈔票或貨幣上則標示「大清」或 TAI-CHING-TI-KUO (大清帝國) TA CHING (大清)]



P.S.2. 以下節錄並整理自 Wikipedia:

《左傳》是現存最早出現「華夏」二字並稱的文獻,其中有「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之言。

《說文》中的釋義,「華,榮耶。」;「夏,中國之人」[P.S. 意即此處的「夏」字可能是轉譯自 Latin (大通之言、拉丁語) 之 centrum ㄧ字的語音漢字而與「夏天」或「夏季」之類的意思關係不大。]。

《左傳·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

《尚書正義》注「華夏」:「冕服華章曰華,大國曰夏。」

按照上述的說法,華是指華美的服飾,夏指行禮儀的大國,而「華夏」的意思就是「身穿華美服飾的禮儀之邦」。(P.S. 意即「華夏」的定義是「冕服華章的禮儀大國」而不是狹礙地指稱某個單ㄧ的民族之概念。)

「中國」一詞,最早可能指黃河流域中下游的中原河洛地帶,後來逐漸帶有王朝統治正統性的意義,中國以外則被稱為四夷,即所謂的「天子有道,守在四夷」。漢代建置「蠻夷邱」、南北朝建置「四夷館」,明王朝的「四夷館」進一步又分爲八館: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P.S. 此處「夷」字可能象徵大型弓箭或一丈長的弓弩射不到的地區,也就是京城地區防衛不到的城郊之野外地區,亦即類似外方、外邦、外國地區。)

目前所知「中國」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 11 世紀西周早期成王時代的青銅器何尊銘文中,其銘文記載成王繼承武王遺志並營建東都成周的史實,其涉及「中國」部分銘文為「隹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這篇銘文把「中國」指為以洛陽盆地為中心的中原地區。[P.S. 甲骨文象形字「乂」形似一種甲蟲 (beetle) 的輪廓特徵、字形強調其帶勾的剪狀頭角,引申爲芟草刈草割草、開拓荒山野地的管理工作。「乂民」或指「草民」、「義民」或「原住民」。] (P.S. 參考【附圖三:「乂、刈」字形演化】)




【附圖三:「乂、刈」字形演化】


《尚書.梓材》(前六世紀彙編) 裡記載道:「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試譯:皇天將梓材付予「中國民」agricult 疆土 of 先王事業。-- 皇天將資材付予「中國民」為耕耘開墾疆土關于先王計畫長遠的事業。) [P.S. 這裡的「中國」可能是指當時周王朝基業本身的王城王室之國而言。古代漢字文化早期沒有「中國人」這種稱呼,但是在周王國聯邦時期却有「中國民」的記載,從發音來看,漢字「民」比較接近 English man men,也就是「中國民」比較類似 Central Court men 的語意而不是 Central Court rén 的語意,也不是 Chinese Zhongguo rén 的語意,而當時的「中國」大約是指周王朝的「京師」(Capital) 地區,所以早期「中國民」即可能是「周原民」或「皇民」或「天民」或「皇天之民」或「京師之民」(首都之民) 之類的意思。後世以迄清末民初,漢字文化裡有些史書中出現的「中國」一詞又可能意指「國內」之意,「中國人」一詞則又可能意指「國內人」之意,但不是說有某個國家的名稱叫作「中國」。]


《詩經•民勞篇》:「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此時「中國」的含義僅僅是周朝人對自己居住的地域的稱謂,他們認為自己位於大地的中央,而四周的民族則分別被他們稱為蠻、夷、戎、狄。(P.S. 「蠻、夷、戎、狄」也可能單純的代表 south、east、west 、north 即「南、東、西、北」四個方位或京城郊外之野外的四個地區。)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則自稱都城為「中國」,其中「國」就是各諸侯的建國封地 (經過圭表寸法精準測量並且區劃出地界線之建造城國的建築用地)。

《孟子》記載一次齊王的談話「我欲中國而授孟子室」(P.S. 此「中國」ㄧ般是解為「都城」或「統治中心」之意,但是從文中的對話內容來看,也可能有動詞「整頓國家朝廷」之意,也就是齊王表達他想要授予孟子官職以便藉此整頓齊國的國家統治集團。)

漢朝時則將其統治的中原地區稱為「中國」,如《史記·武帝本紀》中的「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P.S. 此處可能是說:天下有八座名山,五座在本國朝廷管理之中,另外三座則被外邦控制)

漢朝以後,「中國」一詞逐漸演變稱為正統朝代的標誌,例如在南北朝時期和宋朝,北朝以據有中原地理正統而自稱「中國」,南朝以傳承前朝政治和文化正統而自稱「中國」。(P.S. 也就是說,「中國」即「朝廷」或「朝廷管理國家的機構及其所在的中心地區」。)

歷史上各個朝代除制定國號為天下之號外,如唐、宋、明等,也把「中國」作為正統朝代的標誌稱號。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國」自稱的是明朝,比如明太祖賜日本國書中有:「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萬曆皇帝給豐臣秀吉的詔書中稱:「咨爾豐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國。」(P.S. 此處「中國」應是意指 China 之中原地區的正統朝廷或中央政府,而大明帝國的國家名稱或國號其實是「明」或「大明」,不過因爲日本本身也有「中國地區」,所以日本人可能會覺得大明皇帝有點不知所云。)

1689 年,清帝國與俄羅斯帝國簽訂的條約 《尼布楚條約》中,將「中國」作為簽定契約的負責單位來使用。[P.S. 但此僅代表中央政府作爲信用名稱使用於國際間的契約簽訂中 (《欽定大清會典》之《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記載「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可知漢字「中國」在大清帝國的公文中即相當於「朝廷」之意,也就是類似現代國家的「中央政府」或「政府」之意),當時國際上又以 China 或相近的名詞稱呼清帝國,同時清帝國也會在契約中以漢字提及國家名稱或國號「大清」、「大清國」、「大清帝國」,此外在郵票上也曾標示 CHINA 及「大清國郵政」或 IMPERIAL CHINESE POST (殷皇的清地之郵政),在鈔票或貨幣上則標示「大清」或 TAI-CHING-TI-KUO (大清帝國) 或 TA CHING (大清)。其中 CANDARINS 是 CANDARIN 的複數,而 CANDARIN 即類似 U.S.A. 的貨幣單位之一 cent (分)。]


【附圖四:大清帝國晚期的錢鈔和郵票之一 / 圖片採編自網路】


據說公元 1909 年大清帝國滅亡前幾年曾經頒佈《大清國籍條例》(P.S. 但不知此條例的實際作者或發佈者是誰。 #參考 Wikipedia  https://zh.m.wikisource.org/wiki/大清國籍條例),其中的用語「中國地方」或意指「內國地方」即「國內地方」的同義倒裝詞,應是意指「(大清帝國朝廷管轄的)國內地區」(又有點類似中華民國憲法之「固有領土」的講法,不是很明確的疆域概念,可能只是意指「政府固守的一些可能管理得到的地方」);「中國人」則意指「國內人」即「(大清帝國管轄的)國內地區之人民」。因爲,此處「國籍」是指「大清帝國的國籍」,而「大清帝國」並不是「中國」,「中國」一詞只代表「朝廷」之類似含意 (P.S.《欽定大清會典》之《禮部·主客清吏司·賔禮·朝貢》卷五十六早已明文記載「夫對遠人頌述朝廷,或稱天朝,或稱中國,乃一定之理。」,可知漢字「中國」在大清帝國的公文中即相當於「朝廷」之意,也就是類似現代國家的「中央政府」或「政府」之意,不是國家的名稱,也不是地理地名,而是一個表示國家統治中心的政治術語)所以此處「中國國籍」應是指「(大清帝國)朝廷管轄的國內地區之戶籍」,也類似「(大清帝國)朝廷依法認證之戶籍」的意思,而不是說有一個國家叫作「中國」。



【附圖五:公元 1911 年大清帝國海軍艦隊訪問 U.S.A. 的實況照片之一 / 可以看到大清帝國海軍水兵帽上有「大清」的字樣,不是「中國」(圖片採自網路)】



P.S.3. 《詩經》裡的「中國」有「京師」之意:

《詩經.民勞》內容: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
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無縱詭隨、以謹無良。
式遏寇虐、憯不畏明。
柔遠能邇、以定我王。

民亦勞止、汔可小休。
惠此中國、以為民逑。
無縱詭隨、以謹惛怓。
式遏寇虐、無俾民憂。
無棄爾勞、以為王休。

民亦勞止、汔可小息。
惠此京師、以綏四國。
無縱詭隨、以謹罔極。
式遏寇虐、無俾作慝。
敬慎威儀、以近有德。

民亦勞止、汔可小愒。
惠此中國、俾民憂泄。
無縱詭隨、以謹醜厲。
式遏寇虐、無俾正敗。
戎雖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勞止、汔可小安。
惠此中國、國無有殘。
無縱詭隨、以謹繾綣。
式遏寇虐、無俾正反。
王欲玉女、是用大諫。


以上詩句共五段,ㄧ、二、四、五段中的「中國」在第三段中改爲「京師」,可見當時「中國」和「京師」的意思可能相同,而《詩經·民勞·註》也記載「中國,京師也。」。此外,「四方」與「四國」也可互相代換,當時的「方」也是「國」,或可稱爲「方國」。「中國」與「方國」的關係即「中央京師國府」與「周邊地方國家」的關係,但這只是相對的關係,不是絕對的關係,否則就不會有大清帝國入主「中國」(中央朝廷;天下朝廷;朝廷;天朝) 這樣的事情發生。

換句話說,以漢字文化的原始概念來看,並且將「首都」視爲類似古代的「京師」,則現今美國 U.S.A. 的中國在華盛頓特區、法國的中國在巴黎、德國的中國在柏林、埃及的中國在開羅、英國的中國在倫敦、日本的中國應該在京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在北京、中華民國或台灣的中國在台北、......,世界上不只有一個「中國」啊!「中國」也不見得是ㄧ個世界上唯一的專有名詞 (proper-noun) 啊!......也就是說,若是以全球一體的概念來看,目前真正可以稱爲「中國」的應該是「聯合國總部」這個單位,其它各國的中央政府充其量只能稱爲「小中國」。


P.S.4. 相關系列文章:中國問題與問題中國 -- https://vocus.cc/SubtleSpaceOfText/home?nav=5e3cb558fd897800013b5580


結論個人在一般文章的寫作中幾乎從來不使用「中國」這個名詞,因爲如果考慮其歷史的淵源和意義的複雜及混淆,它早已經是一個語意不清的名詞。此外,假設有一個政治結社組織把自已所立的國稱作「我國」,那是不是會讓各國都搞不清楚你的國究竟是我的國還誰的國呢?是不是有些不道德呢?如果「中國」正如古代ㄧ般具有「朝廷」、「中央政府」或「中央法庭」的意義,那麼在國際上把自已的國度自命為「中國」,是否也ㄧ樣是不太道德的行為呢?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