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賞公民 LikerLand 按讚連結

方格子個人贊助頁面連結

2013年11月10日 星期日

造夢廠房/2007.02.18


我仰頭看見一架造型新穎的黑色飛機在佈滿雲霧的天空裡盤旋,接著我發現自己置身在一個廠房裡,而剛纔見到的景像只是一場夢。

此時,我看見面前有個櫃台,一個人手上拿著一個簡單的機器,他向我解釋說,剛纔我看見的景像是當我在睡覺時用這個外國進口的機器把音波傳入我的耳朵造成的。

我感到很不可思議,問他音波裡的訊號如何和聽覺系統產生關係?又如何透過聽覺系統和視覺系統產生連繫、轉換成視覺影像?

他沒有回答我,只說這是國外引進的技術,他們只是代工生產而已。

既然問不出所以然,於是我轉身向廠房的另一頭走,想離開這個廠房,卻不知不覺的往下走進一處裝潢色彩鮮豔的餐廳。

一位紮著馬尾髮型、穿著短裙的餐廳女服務生拿菜單向我走來,要幫我帶位子。我連忙說,我只是來看看而已,然後轉身便走,卻沒想到原來的進口變成一個類似攀岩牆的、大約 45 度角的陡坡。

我費了許多力氣,最後終於爬出這個位在地下室一樓的餐廳。


解夢:

任何一種科技產業,如果只是掌握大量生產的機械化組裝製造過程,卻缺乏掌握原理和基礎研發的關鍵部份,往往就淪為代工生產的地位,而且還可能會面對同質性產業的削價競爭。

舉例來說,如同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 ( Steven Allan Spielberg ) 把他創立的電影工作室名為「夢工廠」(Dream Works) 一樣,電影、電視、電腦多媒體、3D視覺技術等影音工業,其實就是一種造夢工廠,除了優秀的劇本和導演、演員之外,其最關鍵的技術就是特殊視覺效果的設計和製作。

從夢境可能出現飛天遁地、槍林彈雨、橫跨時空、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等等的場景來看,人體造夢機制的複雜程度和這些影音媒體的製作技術相比,只能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也因此,如果掌握了人體造夢機制的原理,那麼不但可以控制夢境的內容、想夢什麼就夢什麼,恐怕影音工業也將被「人體造夢機」取而代之、大幅度的萎縮。

夢中廠房裡的人所透露的「用音波傳入耳朵來產生夢境」的技術,以大腦中聽覺訊息和視覺訊息的同步連繫來解釋,理論上是可行的。例如:聽見吱吱呀呀的關門聲而引發看見鬼怪的惡夢、聽見車行的聲音而引發開車上路的夢、聽見枕邊細語而引發熱戀纏綿的春夢......等等。這是因為在睡覺的時候,聽覺感官不一定會立刻跟著睡著,有時候我們可以和睡覺中的人說夢話。這也是在催眠術中,催眠師可以和已被催眠的人對話的原因。

電影和電視的不同在於,一般電影院漆黑的資訊環境封閉性比較高,因此形式上電影比電視更接近催眠或夢境。但是,就算已經有3D的技術,由於電影的畫面很大、電視畫面則較小,兩者都不能呈現人物的實際尺寸大小,所以觀眾直覺上不會誤以為看到的影像是真實的。睡夢就不同了,夢中出現的和當事人互動的人物通常就是平日熟悉的尺寸大小,所以我們對於睡夢會有更高的擬真感,甚至分辨不出自己正在作夢。

如同夢境一般的超四度空間影音多媒體是否有實現的可能呢?它的關鍵技術又是什麼?

當然,代工生產的廠商是無法回答的。所以在這個夢中,潛意識安排自我走進一個象徵潛意識造夢機制的地下室餐廳,一個充滿色彩光影的隱密空間,以便直接和潛意識對話或聯繫。然而,這餐廳的進口變成陡坡的劇情也顯示了,對於自我意識而言,除非有高度的醒覺力,潛意識空間通常是易進難出的、是容易耽溺在其中的。

點筆至此,我不禁感到背脊一陣涼颼發麻。難道,每天清晨我們從睡夢中順利的清醒過來、返回到現實,其實都經過了一番醒覺的努力和內心的掙扎嗎?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