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賞公民 LikerLand 按讚連結

方格子個人贊助頁面連結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食色性也之謎






古人有所謂「食色性也」(語出《孟子.告子篇》),本意應是說「攝取出色的資訊是人性之常情」。意思就是明顯、岀色的、搶眼的資訊自然容易引起人們好奇天性的矚目。


告子的「食色性也」一語雖然簡短,但是對於此語意的認識,卻會關連到對於老子《道德經》中所言的「貴食母」或「貴食於母」一語之理解。


Greek 語言之英式拼音的 etymon 一字有 true, real, actual 之意,和誠信、實在、確實等意義都很相近,但也讓人懷疑《道德經》文章中的「食母」或「食於母」二詞是否可能本爲 etymon 一字的轉譯詞?也就是古代的翻譯者誤以為是 「eat母」或「eat於母」纔轉譯為「食母」或「食於母」二詞。(P.S. 參考文末 P.S.2.《道德經.第二十章.食母章》原文)


據字根研究者所言,PIE (Proto-Indo-European,「启頭于印歐語言」或「启頭於內地于 Europa 之言」,即類似「印歐語系初文」或「歐洲在地初文」之意) 的字根 *ed- 及追溯至 Gothic 的 itan 也都與 English 的 eat (食) 相通,而 etymon 一字在 English 中也有根源、根源母詞、詞源、字源之意,但是就和「食」字關係不大。除非是說將告子所言的「食色性也」解釋為「攝取出色的資訊是人之常情或人之本性」,也許可能意會到《老子》所謂的「貴食母」或「貴食於母」和「追求或致力於根源或本性(本質)」的涵意有點關聯。



P.S.1.「食色性也」之辯論案的原文與試譯: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内也。」--  攝取出色的資訊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仁是與生俱來的 natural 本性,不是外來規範的吔!義名是外來的賦予,不是 nature 的本性啊![P.S. 此處「內」字的使用可能是古代的語音漢字之一,或約略形聲類似 English 之 natural (己然樣容) 或 nature (己然,意通「自然」) 之更早期的拼音文字的語音,也就是傳統的六書造字法中沒有提到的「半假借用字法」。ㄧ般所謂的「假借式造字法」是假借原來的文字給另外的意義然後再造一個新字還給連結著原來文字的意義當作彌補的文字,但是「半假借」是借而不還,所以一定會出現一字雙義甚至多重意義的情況,而後世讀者也很可能因此而產生誤會卻不自知。也就是說,此處的「內」字可能不是表達 in (於內) 或 inner (於內裡) 之意,而是 nature (己然,類似「自然」) 或 natural (己然樣容、己然一類) 之意,但是 inner 一字若另外解譯爲「於內己然」時則也和 nature 或 natural 有部份意義上的聯繫。]


孟子曰:「何以謂仁内義外也?」-- 憑什麼說仁屬於 nature (己然,意通「自然」) 而義屬於 outer-definition (外之來之定賦範義以名之作之義名;外之來之定賦範義以明之作之義名。類似「外來的定義之作」、「外來的明定之作」,或通「外來的明確化之作」) 呢?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 它本來就長而我說它是長的,不是因我說它長它纔長。正如它本來就白而我說它是白的,只是照著它白的外表來說而已,我所形容的只是它的本性、是 natural,不是我外加給它的義名。


曰:「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白馬的白和白人的白沒有相異之處。你難道不知道長馬的長和長人的長只是性質的表述而彼此無異嗎?(彼白之白有比此白之白更加出色嗎?) 而且你說的「長」不就是一種義名嗎?「長」會自已定義自己為「長」嗎?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内。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悦者也,故謂之外也。」-- 我的子弟我就愛,秦人的子弟我就不愛,這是因爲我本身感到喜悅樂意,所以這叫作本於 nature。助長楚人的利益,也能助長我自己的利益,這是因爲自身得到另外的利益價值而喜悅,不是真的出於我自己本性的樂意,所以此時我這樣的行為纔算是出於外來的義名。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秦人的耆炙和我的耆炙都是同一種耆炙的方式而沒有相異之處,製作物品也有既存的規則方法或 SOP (標準操作程序) 及符合品質檢驗的成品規範等,那麼既然都稱爲耆炙也能有例外或不同的嗎?(既然都是同一種標準的成品,這個會比那個更出色嗎?) (P.S. 文中的「耆炙」或意指漢醫中的一種名爲「黃耆」或稱「蜜炙」等的植物加工藥材,但若以發音看也可能是類似現代中文裡的「起司」、「乾乳酪」或 English 中所謂的 cheese -- 稽油脂,但特指經過炙烤乾燥精製過的那一類加工食品。原文「耆秦人之炙」及「耆吾炙」是將製作耆炙者的指稱詞寫在「耆」和「炙」二字之間,若以此語法來寫「台灣製造的冰棒」或「我製作的冰棒」可能就會變成「冰台灣的棒」或「冰我棒」這樣的字詞,也就是把產品名稱分為兩部份包夾在製作者的指稱詞外面兩旁。)



P.S.2.《道德經.第二十章.(食母章)》原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於惡。相去何若。(P.S. 另有版本此處是「善之與惡。」)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宰。如登春臺。(P.S. 另有版本此處是「如享太牢。」)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P.S. 另有版本此處是「儡儡兮若無所歸。」)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P.S. 另有版本此處是「沌沌兮。」)


眾人昭昭。我獨若昏。 (P.S. 另有版本此處是「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於)母。[P.S. 有的《道德經》版本此處將「貴食母」寫爲「貴食於母」,多了一個「於」字,但意思應該相同,都可能和 etymon (或有 true, real, actual、根源、字根、詞源、根源母詞......等含意) 一字的意義相關。 #參考 etymon 與「根源母詞」(意指「詞根」、「字根」、「詞源」、「字源」等的轉換密碼〉--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7/05/etymon.html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