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日 星期二

己已巳與龍之謎


所謂「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漢字的奧妙往往就表現在那一毫一釐之間的差異。例如,「己」、「已」、「巳」這三個乍看很相近的字,就因為其中「L 形筆畫上部的長短」及「L 形筆畫與一個 ⊐ 形符號之間的組合關係」之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意思。

【插圖:漢字「己、已、巳」三個字有細微差異】



,發音ㄐㄧˇ 或 jǐ 或 gí 等,意思通常相當於「自己」。但是和「巳」、「已」相較,其實可能是指「比較開放的自己」,也代表「現實意識」。

,發音ㄧˇ 或 yǐ 或 yi 等,則是「半開放半封閉的自己」,也代表「自我意識」。

,發音ㄙˋ 或 sì 或 sí 等,則是指「比較封閉的自己」,也代表「潛意識」。


曾經在台北故宮博物院工作研究的詩人楚戈在他的著作《龍史》中指出:古代也有以「它」、「巳」兩字來代表「龍」,而且「龍」又和「農」有關聯。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因為「它」是「蛇」帶有的潛行隱晦的性質、「巳」則有「比較封閉的自己」的含意,恰好吻合了「巳」字象徵「潛意識」的意義。

農業時代開啟理性文明,為了維持理性文明,自然會產生比較封閉的潛意識。早期漢字文化龍蛇不分,畫蛇添足纔出現龍的圖像。由於蛇是不容易抓到的爬蟲類潛行動物,有時候也和土地神被聯想在一起,因此龍和蛇可能都被視為農業文明中難以被完全理解的潛意識的象徵。

「巳」被視為「龍」的說法,點出了在漢字文化中早已有古人把「潛意識」視為變易無窮的「龍」的觀念,這可以解釋為何有所謂「龍的傳人」的說法,其實可能只是代表一個自尊自重、求真求善、寵愛自己、發掘夢想,並且代代相傳的去實現美好心願的價值觀。

That must be a long story......

問題是,在古代計時用的「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中,「巳」相當於「早晨九點鐘到十一點鐘」的時段,而這段時間通常是白天,並不怎麼隱晦啊!那麼「巳」又怎麼會和龍蛇有關呢?

有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古時候的龍蛇在白天沒有完全躲起來,而是健行在樹蔭下等陰涼爽快之處,並且在 07:00 到 11:00 的辰巳時段中最為活躍。這可能是居住在現代大城市的人們很難想像的呢!......筆者實際上在大白天裡就看過有大蟒蛇飛速地滑行在山上的溪谷中臨接成ㄧ長串的大石頭上。


P.S. 有關「現實意識」、「自我意識」及「潛意識」的解釋,請參閱「LS.夢本 -- The Elements of Dream」之「夢的原理--名詞解釋 / The Elements of Dream -- Vocabulary」。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民主與身心靈的健康


在漢字文化的原始意義中,「民」和「人」本來是不太一樣的。「人」通常泛指一般人,「民」在象形字中則為「敏目」之象,也就是以「目」和「十」的組合來表示「十分敏銳的眼睛」、象徵「辨事精明準確的特性」。換句話說,「民」的意思本來可能是類似現代議會政治裡在中央階層參與公共事務決策的、感官及頭腦非常清楚的參議人員。事實上,在台灣話或閩南語中,「民」(bmín) 和 「敏」(bmìn)、「明」(bmíng) 兩字的發音很接近,這也可能是漢字「閩」的華語發音 mǐn 或 ㄇㄧㄣˇ 的來源,有可能是從台閩語「民」(bmín) 的發音翻譯過去的。

至於漢語「人」的發音多以 r 音或接近 r 音 l 音爲起音的原因,有ㄧ個可能是通過漢字「民」近似符號「Rㄧ」的重疊組合之 R 的拼音字母之小寫即 r 的發音之一如「如」或「若」的起音來發聲,這也可以解釋爲何漢字符號「人」的衍生符號「儿」用的是 r 音的另一種發音方式如華語「兒」的發音 (P.S. 台閩語「兒」的起音仍與「人」字的起音相同)。也就是說,漢語「人」在某個時期以後可能和「民」字同義化了。


【附圖:「人、民」字形演化】


「主」 的象形字是一盞「油燈」(oil lamp) 或「燈柱」(lamp-post) 的形象, 可以引申為「黑暗中的明燈」、「黑暗中的指引」。也就是說,當人處在徬徨失措、迷惑失途、找不到方向或目標時,可以給予清楚的方向指引或是有力的精神支撐的就是「主」。 所以,「主」也被用於傳統柱樑結構建築的主要垂直支撐構件的名稱「柱」字中,又引申出「拄持」、「注意」、「註釋」、「註解」、「註明」等詞彙。可能就是因為這層關係,我們常常可以在許多漢字文化的傳統建築中,看見一些柱子上雕刻或註明了一些被認為應該注意的文字。

【附圖:主字演化】


也因此, 所謂「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古人在社會政治的運作中,把感官敏銳、辨事精明、擅於發現的「民」看的最根本、最重要,而社會既有的風俗習慣則是次要的,至於獨裁 (monocracy -- 單一權勢、單有權勢) 的重要性更是比不上民主 (democracy -- 人民權勢、証明權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象形字裡,「民」字中的「眼睛」符號和帶有「直覺的行為」、「習性」或「慣性」意義的「德」字中的「眼睛」符號在與符號「十」的組合關係中恰好上下顛倒,這顯示了,「民」本來就有顛覆習俗或改變習慣的性質。例如,改進望遠鏡並且觀測驗証天體運行的實況、推翻過去宇宙星體以地球為中心運轉的觀念、奠定古典力學基礎的伽利略 (Galileo Galilei,公元 1564 ~ 1642 年), 可以說就是一位典型的「民」(demo)

demo 一字之所以與「民」字互通,正因爲有「明」的意義,例如 demonstration 即有「明証」、「證明」之意,而 democracy (人民權勢、民主) 也有「明理政治」之意,絕不只是少數服從多數那麼簡單而已。另一個可能就是,demo 通過「demo = decade = 十目 = 十罒 = 民」直接轉換漢字「民」的早期象形字體而意通漢字「民」。

【附圖:德字與民字演化比較】


有句古話說:「天聽自我民聽,天視自我民視」,意思就是「民視就是天眼、民主就是天主」,這個「民」可能就相當於古埃及文化中太陽神明亮銳利的眼睛 --「日之眼」(Solar's Eye 或 Eye of Ra) ,其正式名稱是象徵「正義之眼」的「Eye of Horus -- 目眼于正」。



【附圖:與象形字「民」字圖形接近的、古埃及文化中的太陽神的眼睛 -- 日之眼 (Eye of Ra 或 Eye of Horus)


亦即,感官視聽敏銳的人民可以反映天意、省察萬物、顛覆迷信,讓社會政治的運作更臻完善。反之,人民若隨波逐流、精神渙散則「泯」-- 猶如隔水觀物一般,即使感官能力本來很不錯,結果意識知覺還是會糢糊不清的。

由此可知,民主時代更須講究身心靈的健康。


P.S.1. man 與「民人」的轉換密碼:

如果對照古埃及太陽神眼睛的符號,並且將 English 的 man 一字視爲 m (象徵「眉」 -- 台閩語發音 bâí、華語發音 méi)a (代表 ai,爲 eye -- 「目眼」的發音)、及 n (代表「人」且 n 與篆文「人」字形似) 的組合,則 man 就和漢字「民」或「民人」的漢語發音與意義非常相似。近代民主政治之所以發端於 English 的語言文化,可能也不是偶然的,因爲他們的前人稱呼人為 man,隱約之中似乎通曉古代漢字「民人」二字的真正內涵呢!


 【附圖:man 與「民人」的轉換密碼】


man 除了有「民人」之意,又可能通過 「man 爲男」或「man 合男」即「民人爲男」或「民人合男」表達「男民人」或「男人」之意,此時 m 代表 man (民人)、a 轉換漢字「爲」或「合」、n 約略形聲漢語「男」的 nán 式發音之起音。man 的複數形式爲 men,其中的 e 可能通過大寫 E 象徵漢字「三」,而漢字造字多以三個重複的符號組合寓意象徵多數或大量的含意,如「森」、「卉」、「众」、「淼」、「焱」、「磊」、「藟」、「壘」、「疊」、「品」、「區」等等,所以 men 直譯可能就是「民三人」,其中「三人」依漢字的造字邏輯就是代表複數的人或多數的人,「民三人」的意思也就等同於「民人複數」之意。

走筆至此,突然有個疑問,man 既然有「民人」之意,那麼「人民」應該也可以倒過來拼音爲 nam 不是嗎?爲何拼音文字不用 nam 或更完整的 namin 來橋接漢字「人民」呢?......可能是因爲 namin 和漢語「難民」的發音太接近了。換句話說,從漢字轉換到拼音文字的過程中,也得考慮一下是否有撞音的可能,纔能將字母作出較適當的排列組合。



P.S.2. woman 與「婦民人」及「婦人」、「婦女」或「女人」的轉換密碼:

w:可能來自 sweep 之 w。sweep 意思和「掃」接近。sweeper 也有「掃者」之意。

o:可能來自 broom 之 o。broom 意指帚、掃把或畚,甚至本來也可能和布抹、抹布相關,音近台閩語意指女性的 zábò 之 bò,也和台閩語「媳婦」(xîmbú) 之「婦」(bú) 發音相近。[註:English 中 broom 用作動詞時,意思通「畚」、「掃」,broomstick 意思是「畚竹篙」(以台閩語發音較傳神,但省 s 音),指「掃帚」、「帚」。台閩語 「畚」用於動詞唸爲 bû;「畚圾」(意指垃圾)、「畚斗」爲名詞,其中「畚」唸爲 bûn。華語 「畚」則唸爲 běn,單一的「畚」字較罕用,多用「掃」字來表達,較常用於指「畚箕」、「畚斗」等表示掃地用具的詞彙。]

wo:可能來自上述 w、o 的合成,與漢字「婦」的含義幾乎相通。

man:根據前述,與「民人」相通,現代英漢字典多譯爲「人」。

wo + man = woman,直譯即「婦民人」,現代英漢字典多譯爲「女人」、「婦女」或「婦人」。woman 的複數形式爲 women,其中的 e 可能通過大寫 E 象徵漢字「三」,而漢字造字多以三個重複的符號組合寓意象徵多數或大量的含意,如「森」、「卉」、「众」、「淼」、「焱」、「磊」、「藟」、「壘」、「疊」、「品」、「區」等等。


P.S.3. Greek 語言之 demo 與「民」或「民人」或「人民」的轉換密碼:

Greek 語言的英式拼音 demo 一語與台閩語「人民」的ㄧ種發音 dímmín zímmín 可能同源。此外,Greek demo ㄧ語和漢字的轉換可能通過橋接式「demo = de.mo = deka. = . = 十目 = 十罒 = 」轉換漢字「民」的金文字體 (即「目十」之初文「罒十」的上下組合),或意通 English person (民人;民和人;民員人;民于人;民人之ㄧ;民人子;民子;......),或也意通 English man (民人)或中文「人民」之意。其中 deka 意通 English  decade (有「十」的意思),而 demos 則是 demo 的複數而意通 English people (民于複數;民眾)


P.S.4. 漢字古書中的「民」可能意通 man men

《尚書·梓材》記載「皇天既付中國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試譯:皇天將梓材付予「中國民」agricult 疆土 of 先王事業。-- 皇天將資材付予「中國民」為耕耘開墾疆土關于先王事業。),古代漢字文化早期沒有「中國人」這種稱呼,但是在周王國聯邦時期却有「中國民」的記載,從發音來看,漢字「民」比較接近 English man men,也就是「中國民」比較類似 Central Court men 的語意而不是 Central Court rén 的語意,也不是 Chinese Zhongguo rén 的語意,而當時的「中國」大約是指周王朝的「京師」(Capital) 地區,所以早期「中國民」即可能是「周原民」或「皇民」或「天民」或「皇天之民」或「京師之民」(首都之民) 之類的意思。




P.S. 相關文章 : 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宇宙的想像


所謂「上下四方謂之宇、古今往來謂之宙」,古人定義「宇宙」是空間和時間的結合。但是,為何「宇」代表三個維度的空間、「宙」代表另一個維度的時間呢?古人又為何用「宇宙」這兩個字來描述灝瀚無窮般的廣大時空呢?

「宇宙」這兩個漢字相當有趣,兩個字都帶有一個「棚架般的罩子」的符號,也就是一個類似「空間」的東西。此外,「宇」字中的「于」也可以是「於」或「在」的意思,也就是「存在」;「宙」字中的「由」則可以視為 「由來」、「緣由」等類似的意義。


換句話說,在漢字文化的原始意義中,「宇宙」的概念可能是這樣產生的 :當意識到自己存在於一個空間中,並且想要了解這個空間存在的由來,也就意識到了 「宇宙」。

也因此,在了解「宇宙」存在與由來的過程中,免不了會有「等待」或「期待」某種現象或徵象出現的思緒或行為,所以「時間」的「時」字裡也有個 「待」字中的「寺」,這也說明了,古代寺廟的起源很可能與探究宇宙存在奧秘的願望有密切的關聯,這也可能是許多宗教最初形成的基礎。

在漢字文化中,「寺廟」又可以稱為「廟宇」, 在在顯示了古人把宗教建築視為某種對於「宇宙」的觀察或想像的「宇宙模型」。除了漢字文化表現出「寺廟」和「等待」、「時間」的關聯之外,英文裡的 temple(神廟)與 temp(暫時)也同樣巧妙的表現出「宗教建築」和「暫時」、「等待」一類與「時間」有關的文化內涵。【註:由於文字的演變歷史悠久,這類文字組合上的巧妙關聯,並不適用於所有的文字。】

從象徵宇宙模型的古代寺廟的造型樣式規模的各種變化可知,人類經由探究宇宙所得到的結果並非一直都是一個固定的樣子,有時大、有時小、有時簡、有時繁、有時高、有時矮、有時方、有時圓、有時斑瀾、有時質樸、有時通透、有時厚重、有時深遠、有時淺近......當然也有那種混合型或融合型的。

可能就是因為這個緣故,逐漸產生宇宙其實是一個會變化的有機體的想法,也出現了「人體也是一個小宇宙」的聯想,認為種種的生命體其實都是某種規模的宇宙。既然如此,多元宇宙或多重宇宙的觀念也就逐漸可以讓人接受了。

換句話說,「了解宇宙」和「了解生命」可能是極為相似的兩件事情,而「了解」的行為本身就是一種心智活動,自然也和「意識經驗」或「意識運作」脫離不了關係。也就是說,「了解宇宙」不僅是了解 「物理宇宙」, 還要了解相應於物理宇宙的「心理宇宙」,這纔足以趨近對於宇宙的圓滿詮釋。

「……存在、意識、了解、詮釋……」這樣一個螺旋狀的半封閉半開放式的迴旋曲很可能就是一個生命意識也是宇宙意識的起點或種子,也是宇宙創生的根源和過程,在它的前後兩端可能就是不斷湧現的意識白洞與意識黑洞。但是,從一般的常識來看,種子或根源其實也不是無中生有的,在它之前還有種子或根源,思想的表達似乎很難超越文字與符號,不是嗎?

話雖如此,文字本身又可能提供或暗示了許多真相的線索,有時候也帶來和生活經驗相連的難以言喻的感受。 正因為沒有完美的答案纔要去追尋,畢竟我們都不是孫悟空,可以翻一個跟斗就能十萬八千里遠,這也是為何我們還要花時間在這個空間裡寫字的原因啊!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