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form 與「形」或「形貌」或「形造」(形製、形作、形做) 或「塑」、「形塑」、「塑造」等的轉換密碼





【附圖:「形、幵、開」字形演化及 form 與漢字「形」的橋接分析



fo:f 通大寫 F 及 o 約略形聲漢語「偶」而組合爲「F偶」即表示「F一對」或「二個F」之符號 FF 以約略象徵漢字符號「幵」。單一的符號「幵」據說有 jian 或 yián 的發音方式,也有無音義或只是象徵「平」的解釋,那麼也甚至和「拜」字的本意 bal. 或 balance (平衡、平於量測) 有點相關。「幵」和「开」二字音義都不同,「开」發音 kai 也是「開」的簡體字,不過現代中文漢字的字體「形」卻帶有「开」而不是「幵」,也許是受到草書字體的影響,寫起來快速方便、可以節省二個筆畫的原因,但是某個不明時期的古人若穿梭時空到現代來,搞不好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我們寫的「形」字有 open-form (開放形) 的意思,所以就要向古人好好解釋一下了,免得他可能感到頭昏,而如果是篆文時期的古人可能會看不懂,因爲篆文「開」中的「开」是寫爲「幵」,而此「幵」在篆文之另外的字體中又爲「ㄧ合雙手」或類似符號「ㄧ」和「屮屮」的上下排列之抽象表達雙手拉開門閂之動作的圖示,那麼他可能會覺得這個「形」字和 form 有關嗎?但是「形」字又好接近他所習知的「幵彡」一字啊!如果這個「形」字意思與 form 相通,那就應該與「幵彡」一字同義無疑,同時他也許會自圓其說地順便提示ㄧ下說:「『幵彡』若譯之以 open-form ,則 open-form 當非『開放形』之譯意也,乃是『外面形』之譯意也,亦即『外形』之義意是也。」。同樣的,比篆文時期更早期的古人若看到篆文中的「幵彡」一字也可能誤以為那是在表達ㄧ種 balancial form (平衡樣容形、平於量測之樣容形) 的形貌,那麼這就可能是應該輪到篆文時期的古人要去向更古老的古人提供說明和解釋的時候了!(P.S. 參考【附圖:「形、幵、開」字形演化及 form 與漢字「形」的橋接分析)


r:約略形聲漢語「連」的起音,此時「連」類似 link (連結、連接) 之意,於此是單純表示組構文字時連結符號的含意。


m:m 轉約 45 度約略象徵漢字符號「彡」的草書式字體;m 或同時約略形聲漢語「貌」的起音;m 或另外代表 make (造、製、作、做) 而使用於表示行動或動作之類含意的動詞之時。


fo + r + m = F偶 + 連 + 彡 or 彡貌 or 彡造 (製、作、做) = FF + 連 + 彡 or 彡貌 or 彡造 (製、作、做) = (FF + 連 + 彡) or (FF + 連 + 彡貌) or [FF + 連 + 彡造 (製、作、做)] = 形 or 形貌 or 形造 (形製、形作、形做) = form,直譯即「」或「形貌」或「形造」 (形製、形作、形做) 等,其中「形造」ㄧ詞又疑似中文「造形」的同義倒裝詞,或也意通中文「形成」ㄧ詞,不過漢字「形」本身也可以當作動詞來使用。



此外,form 除了如同前述可以橋接於漢字「形」,還能橋接於漢字「塑」、「形塑」與「塑造」,茲分析如下:


form = fo.r.m = F..3 = FF.. = .. = 幵連彡 = 


form = f..earth.moon = f.. = ff..= FF.. = 丨二丨二.. = 一丷亅二.. = 䒑扌.. = 䒑手.. =  屮.. = .. = 屰土月 = 


form = form + form 省一個 form =  +  = 形塑


form = formm 省一個 m = make = make = 3A = 塑三夊告 = 塑彡止告 = 塑辵告 = 塑辶告 = 塑造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記載「形,象形也。从彡幵聲。戶經切。」,意思是說「形」類似「象形」(或包括「形象」、「形像」、「形貌」、「形容」、「像」之類),發音則類似「戶經」二字發音的相切之音,而「戶經」若以華語 hù-jieng 或台閩語 hó-gieng 的反切式發音 hùieng 或 hóieng 或 hiéng (目前台閩語「形」字的發音) 來發音,其中的 hóieng 式發音似乎也和 English 之 form 的發音極其相似。form 之字首的 f 音就是將 p 音的「上下雙唇互貼後之閉合噴發音」或 h 音的「雙唇不互貼之開口哈氣呵發音」改為「上齒附於下唇膚來發音的上齒下唇附合放發音」,而拼音文字中的 f 音和 ph 音的標示通常是發音相同的。所以,由此也可能發現,漢字「形」在古代可能早已存在類似 form 的發音方式,而與後世華語及現代中文裡普遍的發音方式 hsiéng 或 xiéng 有點不太一樣。


form ㄧ字有時又被引申爲「感覺良好的健康狀態」之意,可能是因爲其中的字母 o 又有象徵完整或圓滿的可能,其中的 for 也可能通過 f 或 fo 的上下組合約略象徵漢字「子」的象形文、r 則約略形聲台閩語「女」的起音而使得 for 足以轉換漢字「好」,那也就使 form 有「好貌」或「好樣」或「好樣模」之意,甚至 form 的發音念快ㄧ點也有點略似台閩語「好」或客家話「和」的感覺呢!


偏偏 formal ㄧ字的 mal 又可能有 「match樣容」(彌契樣容、彌合契樣容、彌合契合樣容) 之類的含意,這使得 formal ㄧ字不見得都只是「形貌樣容」之意,而是也可能有「形合樣容」之意,即類似「合於形像的」、「符合形式的」、「正好於形式的」(即類似「正式形樣的」、just-match stylistic) 等類似含意,而 informal (陰形樣容、隱形樣容、沒形樣容、於非形樣容、......) 也就是 formal 的反義字,即類似「不合於形像的」、「不符合形式的」、「沒正好於形式的」(即類似「非正式形樣的」) 等類似含意。


formalise formalize 則有「formal之轉移」、「formal之植移」、「formal之作」、「formal之化」的意思,中文多譯「定形化」、「形式化」、「正式化」等。



P.S.1.


Old French:forme -- 形貌、形貌樣、形造、形作、......等。


Latin:forma -- 形貌、形貌樣、形造為、形作為、.......等。


Greek:morphe -- 貌容外形、貌容外感樣。此處字尾 he 或與台閩語「形」的起音相近。


Old French:fourmer -- 形容造作、形貌作。此字爲動詞。


Latin:formare -- 形造為作、形貌造為作。此字爲動詞。



P.S.2.


format:形合ㄧ體、形合全體;格式。中文多譯「格式」或「格式化」。其中 a 或通過大寫 A 轉換漢字「合」、at 同時通過 a 會意「一」或通過大寫 A 約略象徵漢字「全」且 t 約略形聲漢語「體」的起音而轉換漢字「ㄧ體」或「全體」;或是 form 通過「foot口木」(o 象徵「口」、r 象徵「木」、m 又形聲漢語「木」的起音) 會意象徵「夊口木」組合的「格」字、at 通過「ㄧTt」的組合會意象徵「工弋」組合的漢字「式」。


formal:形正,類似「正式」或「正式的」之意,其中字尾 al = A夊一 = 止一 = 形正,其中字尾 al = A = 夊〇 = 止口 = ,此時符號「止口」的下上組合是約略描述漢字「正」的殷商甲骨文字體,不過其中「夊〇」若通過「夊〇 = o = one = 止一 = 」也能轉換後世由符號「止一」下上組合的字體;形正樣容,此時字尾 al 同時約略形聲漢語「樣容」再轉音;形正的形貌正,此時 informal 即「沒形正」、「沒形正樣容」、「沒形正的」或「沒形貌正」之意,類似「非正式的」式正,此時 formal = -Γo二nnA一 = -Lo二聯n夊一 = -㇂oo聯N止一 = -㇂dot.one聯Z正 = -㇂點1聯2正 = -㇂丶丨聯二正 = -㇂丶工正 = 式正式正的、式正樣容、式正一類,此時字尾 al 同許多形容詞語意的單字字尾 al 轉換漢字「的」或「樣容」或「一類」等。


formalin:形貌維全溶液,此字結合 form (形貌)maintain (維持等同)all (全皆)liguor (溶劑、溶液諸字的含意於ㄧ字。中文大多音譯漢字「福馬林」或義譯「屍體保存液」等。個人是認為遠古醫療技術已經很發達的殷商文明之「酒池肉林」的真相可能就屬此類的意義,或許只是被當時不明究理的ㄧ些外行人誤會了,更過份的可能是那些外行的還以為殷商人醫院中的那些醫療輸血用的血袋是可以拿來當作娛樂用的箭靶呢!


former:前者,此時通過「former = forme.er 省一個 e = dotmoon. = 刀點二月一. = 刂丷月一. = . = 前者」的轉換;前再,意通「較前」,此時字尾 er = 一冉 = 再前更,意通「較前」,此時字尾 er = eer 省一個 e = 一E人 = 一日丿\ = 一曰乄= 更前早,意通「早前」;之人、桻往之人、逢往面之更,類似「前面的人」、「更前者」、「前者」;之任、桻往任之人、逢往任者,類似「前任」、「前任的人」、「前任者」前任曾任。此字中的 form 與前述的 form (形、形貌、形造) 之含意似乎關係不大,除非是說前者也對後者的形成有一定的關聯或影響。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mount 與「山」或「丘土」 (土丘) 或「山丘土」或「岳土」或「山岳土」或「㘳」或「岳」或「嶽」或「丘」等的轉換密碼





【附圖:「山、丘、岳、嶽」字形演化】


mo:通通 m 的大寫 M 及 o 代表 one (ㄧ) 以轉換漢字「ㄧ」而經由「Mㄧ」的上下組合轉換漢字「丘」的遠古象形文。

un:un 約略形聲漢語「於內」;或是 u 及 n 都可能同時極抽象地約略象徵漢字「聯」,例如 unite 有「聯一體」之意而其中的 un 即可能轉換漢字「聯」。

t:約略形聲漢語「凸」或「土」的起音。

mo + un + t = 丘 + 於內 or 聯 + 凸 or 土 = 丘於內凸 or 丘聯土 = 山 or 丘土  = mount,直譯即「」或「丘土」(或爲「土丘」的倒裝詞) 。此外,若將「山」和「丘土」組合在一起,又可能有「山丘土」、「岳土」或「山岳土」之意。


上述橋接分析式中的「丘於內凸」即表示漢字「山」,因爲漢字「山」的早期象形字和漢字「丘」的象形文相較之下就好像「山」字於「丘字」的 Λ Λ 或 M 形符號內又多了一個以上的 Λ 形符號ㄧ般;「丘聯土」則是意指「丘土」的組合,或又通篆文字形「丘土」或「北王」組合的字形,也就是後世訛變出來的「」字,而「㘳」字意思或又通「」字,且「岳」字又意通「」字 (此時 mount = nnoㄩ聯直 = 人人oneㄩ聯丨= ΛΛ一山 = 丘山 = 岳mount = nno獄n兜 = 人人one獄人兜 = ΛΛ一獄Λ兜 = 嶽,其中「ΛΛ一Λ」的組合即約略描述漢字「山」的甲骨文字體)(P.S. 參考【附圖:「山、丘、岳、嶽」字形演化】)

不過,據說 mount 一字在 English 中還有許多其它的意思,例如:「馬躍跨登」或「馬上背登」(類似「躍跨上馬」、「騎上馬」、「登上馬背」之類) ;移往上、移往頂頭、移往登上山登 (似漢語「登山」的同義倒裝詞);製(作、做、造)合於內貼 (類似「鑲嵌」、「鑲入」、「嵌合」等);彌合於內置、精置 (類似「準確安置」之類);......等等。本文主要是焦聚在 mount 一字和「山」或「山丘」、「山岳」之類含意的橋接分析。

此外,mount 一字也可能意通 hillmound 及單一的漢字「丘」,即 mount = 3ont = ooontnt = one口口冂點聯土 = 一口口冂丶聯土 = 高土 = ,此時又吻合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記載的「丘,土之高也。」



P.S.1.

Anglo-French:mount -- 山;丘土 (土丘);㘳;岳;嶽;山丘土;岳土;山岳土

Old French:mont --  山;丘土 (土丘);㘳;岳;山丘土;岳土;山岳土。此處 o 或同時形聲漢語「于」、n 則可能形聲漢語「內」的起音並同時極抽象地象徵漢字「聯」,所以 mont 之字母組合就會比 mount ㄧ字更精簡。

Old English:munt --  山;丘土 (土丘);㘳;岳;嶽;山丘土;岳土;山岳土。此處可能通過「丘凹聯凸」的轉換會意漢字「山」字的象形文,但省略了「丘」字象形文中表示地平線之符號的轉換表達,不過也許字尾 t 也同時約略形聲漢語「地」的起音

Latin:montem -- 山;丘土 (土丘);㘳;岳;山丘土;岳土;山岳土。字尾 em 是表示「之受」即類似「之受格」的意思。


Latin:mons -- 山;丘土 (土丘);㘳;岳;山丘土;岳土;山岳土。其中字尾 s 約略形聲漢語「首」或「授」或「施」等的起音,用來表示「首格」或「主格」之意。


PIE:*men- -- 萌;放;萌發;萌放

Latin:eminere -- 萌茁。可能通過「eminere = 一明冫聯E二E = 一明二EEEE = 一明II屮屮山山 = 萌艸出 = 萌茁」轉換漢字「萌茁」。

Welsh:mwng -- 滿髮樣;蒙髮樣;萌旺髮樣;馬旺髮樣。類似 English 之 mane (滿發樣;蒙發樣;萌盎發樣;馬昂發樣;毛冗於頸,此時意通「頸部的長毛」、「鬃」或「鬣」),並與 mountain ㄧ字的另意「蒙挺」或「萌挺」相關。

Welsh:mynydd -- 萌樣丘、萌盎丘、蒙形丘;山,此時通過「Mㄧ內又兜Δ」(Greek 字母 Δ 的名稱發音 delta) 轉換符號「M一Δ」的組合而約略象徵漢字「山」的象形字;大丘,此時 mynydd = 民一聯一ΔΔ = 人一聯丘 = 大丘,其中「民」轉注「人」,「一ΔΔ」的組合則是約略象徵漢字「丘」的早期象形文 ;


P.S.2. 

mound:丘堆;蒙堆,類似「塚堆」之意;萌堆丘容樣堆,類似土堆、土丘堆、山丘樣的土堆。mound 與 mount ㄧ字部份意思相近,但是 mound 的語意似乎比較接近「丘堆」、「丘D」(丘夕、丘塊) ,即類似「土堆」甚至「蒙堆」或「萌堆」之類似含意。

mountain:意思也有部份與 mount 相似,但是 mountain 的語意從形聲的關係來看似乎比較接近「蒙挺」、「萌挺」,即類似「塚凸大丘」之意,又類似漢字「」或「山丘」、「大丘」之意。此外,mountain 也可能通過「ΛΛㄧ聯Λ凸大丘」即「丘聯Λ凸大丘」 (其中第一個「丘」字是指漢字「丘」字的甲骨文字形、第二個「丘」是指後世漢字「丘」直到目前爲止的一般字形) 而會意象徵漢字「」的象形文,也ㄧ樣有「丘山」、「山丘」之意甚至是意通漢字符號「丘山」上下合體的漢字「」,而漢字「岳」音義又接近「嶽」字,所以 mountain 也可能意通漢字「(mountain = 盟ou聯大1言 = 盟oneㄩ大1大1言 = 盟1ㄩ大I大I言 = 盟丨凵大丶大丶言 = 山犬犬言 = 山犭犬言 = 嶽,其中「盟」字僅作構字用語,符號「犬」則旁通符號「犭」)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記載「嶽:東,岱;南,靃;西,華;北,恆;中,泰室。王者之所以巡狩所至。从山獄聲。岳,古文象高形。」,意思就是說古代有五座高山 (岱、靃、華、恆、泰室) 分居東西南北中的五個方位,特稱爲「嶽」,也是王者巡狩所去到的地方,「嶽」字的古文就是「岳」,也類似「岳」字有高形、高山之意。

若從 captain (冠部大之人、冠部統合之人,中文或譯爲「上尉」的軍銜名稱;冠部統合之聯;冠部統合樣) ㄧ字來看,mountain 也包含了表達丘土會聚而統合於單一的冠部或頂部之側視狀即類似 Δ 形的地理形勢之意。

若從 fountain (放泉,類似「噴泉」;水原泉;源泉;放水源泉) ㄧ字來看,mountain 是否也可能曾經有「冒溫泉的地方」之意呢?也就是本意有無可能特指「冒溫泉的山丘」呢?頗爲耐人尋味!不過就算曾經有過這個意思,好像也沒有流傳下來。

此外,漢字「山」的象形文有三個 Λ 組合,比「丘」字象形文的二個 Λ 形組合多了一個 Λ 形,可能如同漢字「森」與「林」的造字關係,「山」也就是「規模更龐大的丘(陵)」或「數量更廣大的高土」。也就是說 mountain 一字正可能也有「amount 大於丘」(合算聯計大於丘、合總量度大於丘) 之意,其中 amount 或有「合算聯計」或「合總量度」即意通「總計」或「總合」或「總量」等類似含意、ta 可能約略形聲漢語「大」、a 又可能同時通過 aA 約略象徵漢字「於」、in 則可能通過「一斤」( i 約略形聲華語「一」、n 約略象徵「斤」) 下上組合約略象徵漢字「丘」,巧合的是「合算聯計大於丘」或「合總量度大於丘」的頭一個漢字「合」的上部正有一個類似ㄧ般山形輪廓的「𠆢」形符號。(P.S. 參考 〈hill 與「丘」、「厂丘」、「厂地之丘」或「ㄏ之隆陵」、「厂之隆壤」、「厂之陵壤」、「厂之隆陵壤地」等或「丘陵」、「丘陵壤地」、「丘陵隆壤地」或「虛」及「墟」等的轉換密碼〉 -- http://lsdesignworld.blogspot.tw/2018/01/hill.html?m=1)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8年1月24日 星期三

禮與法的差別






前述曰西漢時期的博士戴通編纂的《禮記》之《大戴禮記.禮察篇》記載「凡人之知,能見己然,不能見將然。禮者禁于將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己然之後。是故法之用易見,而禮之所為至難知也。」

試譯曰:此言似曰「ㄧ般人的知識大多是,可能見到自然中已經存在的現象,不可能見到未來將會發生的現象。禮的規範是用在將來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之前,法的規則是用在既存的經驗之後。因此法的效用必然容易在事前看到,禮的作為則極難在事先得知有什麼實際的作用吔!」

補註曰《大戴禮記.禮察篇》另有版本及許多引用此處是將「能見己然」寫為「能見已然」,那就會變成類似「已經是這樣的事實或狀態」,但「己然」含概的意義更廣,除了「已經是這樣的事實或狀態」還有「自然存在的現象或狀態」、「本來就有的現實狀態」之類的意思。此外,另有版本此處「至難知也」寫為「生難知也」而可能另有「將會衍生或發生什麼事情是難以事先知道的吔」之意。(P.S. 參考〈nature 與「己然」或「天然」、「天性」又意通「自然」的轉換密碼〉 -- 

http://lsdesignworld.blogspot.tw/2017/12/nature.html?m=1)


申論曰:這段文字的意思可能就是說:

「禮」的規範是用在關於將來可能發生的情況之前,也就是類似「防範未然」或「未雨綢繆」之推測性質的預擬性原則。例如,「禮」若是指用來防止火災的原則但是還沒有實際經驗過火災的發生就合前述之意。

「法」的規定是用在關於既有存在的情況、自然發生的現象、曾經發生的、已經發生過的事情之後,也就是類似「經驗法則」或「準則規定」。例如,「法」若是指用來撲滅火災的準則或規定並且是根據實際撲滅過火災的經驗而整理出來的準則或規定,那麼就合於前述之意。

從這個的推論來看,由於「禮」是假設性的規範或原則,其效果將會如何還需實際驗証纔能知道,所以前述提到的ㄧ段文字即對「禮」與「法」的差別作了「是故法之用易見,而禮之所為至難知也」的結論。

易言曰:換句話說,「禮」與「法」都不是利用知識來維持現狀的規範及規則,也不是利用知識來改變現狀的規範及規則,但是卻都和現狀中的知識與知識的發展及其利用密切相關。「禮」是利用現狀中的知識及假設的原則去預先防範現狀裡經過推測的可能在將來會發生而不曾經驗過的災難或災禍,「法」則是利用有效的操作準則或規定去制止現狀中曾經發生過而且經驗過並且有效化解過的災難或災禍。

比言曰:這麼說來,禮比較像是推論性質的理論物理公式,法比較像是從實際經驗得到的實驗物理公式,雖然禮可能解釋許多自然現象的來龍去脈,但是從法的經驗法則之原則來看,未經實際驗証的禮仍然是不合法也不能稱之為法的吔!


考言曰:所以東漢許慎著作的《說文解字》序言提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其中的「法」就是真正觀察到的自然現象之自然法則,而不是人為制定的意識型態之人事規則呢![P.S. 其中「庖羲氏」或意通 Genesis,即 Genesis = g與勹广羲氏 = 巳與勹广羲氏 = 包广羲氏 = 庖羲氏,或意通中文漢字本 Holy Bible (聖經文學中的「創世記」(此時 -is = 言己 = 記) 之意,也可能有「創世王」(此時 -is = 一三 = 1三 = 丨三 = 王) 或「創世主」(此時 -is = 丶丨三 = 丶王 = 主) 之意。]



P.S.


防範未然:prevent disaster before its happeningprevent the futural disaster (或意通「防範午然」之意)prevent disaster that might happen in the future......


未雨綢繆:take precautionssave for a rainy daysave for the hard daysmake strategy for the possibly difficult situationthink aheadprepare for the worried things that might be coming truerains haven’t fallen yet but pre-discussing for the flood......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8年1月23日 星期二

無為與有為之曰





:漢字文化裡有「無為而治」的道法,出於老子《道德經》裡的ㄧ語「為無為,則無不治」,但怎樣纔是「有為」?怎樣又纔能「無為」呢?日常生活中的行為或動作、行動等如吃喝拉撒行走跑跳等等,難道不也都是一種行為嗎?所以人可能「無為」嗎?


接曰:從拼音文字看,其實真的不是所有的動作或行動都算是「有為」,大多數都可能是「無為」的。所以,只要針對少部份「有為」的行動來檢視,或許大概能對「有為」與「無為」的區別有一個概略的認知:


1. 有為:act (為行動) 類、帶有 -ate (-為作) 或 a- (為-) 、ab-、ac-、ad-、......等等之類的動詞,可能有些真的是「有為」的。但若是被動式或受動式的情況下則仍非「有為」,但又不算完全「無為」,而是「有爲」。


2. 無為:其它如 eat、breath、drink、dress、dwell、walk、talk、go、run、jump、work、write、play、smile、cry、sleep、......等等,很多都可能是「無為」,且多屬於較爲 natural (己然樣容、自然的) 的性質。但此情況下若是受動式或被動式,則又屬「無為之有爲」或「有爲之無為」。


續曰:又例如 English 的 way ㄧ字可能橋接於漢字「道」,但是因爲 way 不是橋接於「為道」,所以 way 應該是「無為」的。那麼,way (道) 如果加了可能帶有「為」之意的 a 於字首而構成 away ㄧ字,也就可能有「為道」之意。所以若 away 即「為道」,那就是「有為」的行動。巧的是,away ㄧ字可能也有「為遠移」之意,亦即 away ㄧ字若是用於求道的行動,也就可能接近古人所說的「為道日損」之意,正因爲「為道 + 為遠移 = 為道為遠移」,亦即距離原來本有的「道」將會愈來愈遠,但是距離所求的「道」可能會愈來愈近,但是過程中也有另外再開出ㄧ條道路的「開道」之可能。


又曰:事實上,English 之 govern (政府之任) 或 government (政府之任名義、政府之任門處,意指「政府的名義」或「政府部門」) 二字本身也是屬於「無為」的單字,也就是說「政府之任」本來就是「無為」的,所以 govern 或 government 二字的造字是合乎古人特別是老莊思想所說的「無為而治」的思路,否則就可能會變成 agovern、governate、agovernate 或 agovernment 之類,幸好這幾個字在 English 中全部都從缺。倒是 anonymity ㄧ字若解爲 a-non-ym-ity 的略縮語,反而可能有「為-無-為-之態樣」即類似老子所言之「為無為,則無不治」一語中達成「無不治」的前提即「為無為」之態樣的含意。


疑曰:但是,聽說過有所謂的「大有為的政府」,那到底又是怎麼回事呢?


答曰:其實若將「無為」的 government 帶入「大有為的政府」而轉換為「大有為的 government」來思考,那麼就形成了「大有為的無為的政府」,於是也就可能做到「政府大有於為無為,則政府大有於無不治」,然後將「則」字兩邊相同的文字消去略縮後就可以吻合老子所言的「為無為,則無不治」,但若依此原則進一步看也會發現此語同時也可能有「為為,則不治」的因果關係。例如,政府不能任意 abandon (為放掉扔) 人民,也就是不能任意放棄人民,因爲 abandon (為放掉扔) ㄧ字就是一個「有為」的動詞;又例如,政府不能任意 abase (為貶視) 人民,也就是不能任意貶低或看不起人民,因爲 abase (為貶視) ㄧ字也是一個「有為」的動詞。其它還有很多,例如任意 against 人民、任意 abuse 人民、任意 accuse 人民、任意 addict 人民、任意 affect 人民、任意 attack 人民、任意 arbitrary (為任意)、...... 等等都是大大的不可為之有為的事情,反之若為於這些有為的事情則必然不治也。


末曰:「無為而治」ㄧ語看起來似乎有點奧義,其實還真的是個耐人尋味的字謎吔!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8年1月22日 星期一

食色性也之謎






古人有所謂「食色性也」(語出《孟子.告子篇》),本意應是說「攝取出色的資訊是人性之常情」。意思就是明顯、岀色的、搶眼的資訊自然容易引起人們好奇天性的矚目。


告子的「食色性也」一語雖然簡短,但是對於此語意的認識,卻會關連到對於老子《道德經》中所言的「貴食母」或「貴食於母」一語之理解。


Greek 語言之英式拼音的 etymon 一字有 true, real, actual 之意,和誠信、實在、確實等意義都很相近,但也讓人懷疑《道德經》文章中的「食母」或「食於母」二詞是否可能本爲 etymon 一字的轉譯詞?也就是古代的翻譯者誤以為是 「eat母」或「eat於母」纔轉譯為「食母」或「食於母」二詞。(P.S. 參考文末 P.S.2.《道德經.第二十章.食母章》原文)


據字根研究者所言,PIE (Proto-Indo-European,「启頭于印歐語言」或「启頭於內地于 Europa 之言」,即類似「印歐語系初文」或「歐洲在地初文」之意) 的字根 *ed- 及追溯至 Gothic 的 itan 也都與 English 的 eat (食) 相通,而 etymon 一字在 English 中也有根源、根源母詞、詞源、字源之意,但是就和「食」字關係不大。除非是說將告子所言的「食色性也」解釋為「攝取出色的資訊是人之常情或人之本性」,也許可能意會到《老子》所謂的「貴食母」或「貴食於母」和「追求或致力於根源或本性(本質)」的涵意有點關聯。



P.S.1.「食色性也」之辯論案的原文與試譯: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内也。」--  攝取出色的資訊是人之常情、人之本性。仁是與生俱來的 natural 本性,不是外來規範的吔!義名是外來的賦予,不是 nature 的本性啊![P.S. 此處「內」字的使用可能是古代的語音漢字之一,或約略形聲類似 English 之 natural (己然樣容) 或 nature (己然,意通「自然」) 之更早期的拼音文字的語音,也就是傳統的六書造字法中沒有提到的「半假借用字法」。ㄧ般所謂的「假借式造字法」是假借原來的文字給另外的意義然後再造一個新字還給連結著原來文字的意義當作彌補的文字,但是「半假借」是借而不還,所以一定會出現一字雙義甚至多重意義的情況,而後世讀者也很可能因此而產生誤會卻不自知。也就是說,此處的「內」字可能不是表達 in (於內) 或 inner (於內裡) 之意,而是 nature (己然,類似「自然」) 或 natural (己然樣容、己然一類) 之意,但是 inner 一字若另外解譯爲「於內己然」時則也和 nature 或 natural 有部份意義上的聯繫。]


孟子曰:「何以謂仁内義外也?」-- 憑什麼說仁屬於 nature (己然,意通「自然」) 而義屬於 outer-definition (外之來之定賦範義以名之作之義名;外之來之定賦範義以明之作之義名。類似「外來的定義之作」、「外來的明定之作」,或通「外來的明確化之作」) 呢?


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 它本來就長而我說它是長的,不是因我說它長它纔長。正如它本來就白而我說它是白的,只是照著它白的外表來說而已,我所形容的只是它的本性、是 natural,不是我外加給它的義名。


曰:「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白馬的白和白人的白沒有相異之處。你難道不知道長馬的長和長人的長只是性質的表述而彼此無異嗎?(彼白之白有比此白之白更加出色嗎?) 而且你說的「長」不就是一種義名嗎?「長」會自已定義自己為「長」嗎?


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内。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悦者也,故謂之外也。」-- 我的子弟我就愛,秦人的子弟我就不愛,這是因爲我本身感到喜悅樂意,所以這叫作本於 nature。助長楚人的利益,也能助長我自己的利益,這是因爲自身得到另外的利益價值而喜悅,不是真的出於我自己本性的樂意,所以此時我這樣的行為纔算是出於外來的義名。


曰:「耆秦人之炙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秦人的耆炙和我的耆炙都是同一種耆炙的方式而沒有相異之處,製作物品也有既存的規則方法或 SOP (標準操作程序) 及符合品質檢驗的成品規範等,那麼既然都稱爲耆炙也能有例外或不同的嗎?(既然都是同一種標準的成品,這個會比那個更出色嗎?) (P.S. 文中的「耆炙」或意指漢醫中的一種名爲「黃耆」或稱「蜜炙」等的植物加工藥材,但若以發音看也可能是類似現代中文裡的「起司」、「乾乳酪」或 English 中所謂的 cheese -- 稽油脂,但特指經過炙烤乾燥精製過的那一類加工食品。原文「耆秦人之炙」及「耆吾炙」是將製作耆炙者的指稱詞寫在「耆」和「炙」二字之間,若以此語法來寫「台灣製造的冰棒」或「我製作的冰棒」可能就會變成「冰台灣的棒」或「冰我棒」這樣的字詞,也就是把產品名稱分為兩部份包夾在製作者的指稱詞外面兩旁。)



P.S.2.《道德經.第二十章.(食母章)》原文:

 

絕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善之於惡。相去何若。(P.S. 另有版本此處是「善之與惡。」)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宰。如登春臺。(P.S. 另有版本此處是「如享太牢。」)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乘乘兮若無所歸。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P.S. 另有版本此處是「儡儡兮若無所歸。」)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P.S. 另有版本此處是「沌沌兮。」)


眾人昭昭。我獨若昏。 (P.S. 另有版本此處是「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眾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兮其若海。漂兮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於)母。[P.S. 有的《道德經》版本此處將「貴食母」寫爲「貴食於母」,多了一個「於」字,但意思應該相同,都可能和 etymon (或有 true, real, actual、根源、字根、詞源、根源母詞......等含意) 一字的意義相關。 #參考 etymon 與「根源母詞」(意指「詞根」、「字根」、「詞源」、「字源」等的轉換密碼〉--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7/05/etymon.html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8年1月21日 星期日

volcano 與「火坑峒」或「火穴峒」或「火于內坑(穴)峒」或「火于內坑(穴)山丘」或「火山口」或「火坑口」或「火峒」即類似「火山」之意的轉換密碼




【附圖:圖爲日本之富士山 (Mount Fuji、Fujisan) 的鳥瞰空拍照片,可以看到的確類似古代音韻書《廣韻》之「峒,山一穴也」的描述。「富士山」(Fujisan) ㄧ名中的 Fuji 據說來自日文「富士」(fuji) ㄧ語且現今有「永生」而或又帶有 English 之 future 及漢語「濟」融合之意,但 Fujisan 原發音或來自日本少數民族 Ainu 的語言,意思是「火之山」或「火之神」。Ainu 或意指「阿伊努族」(中文漢字音譯之一)、「愛人聯」(或爲 Eskimo、Inuit 或所謂「愛斯基摩人」的一支)、蝦夷族 (日本語的稱呼之一),或爲 Hawaiian (鄉故邑的人;瀚海汪洋島的人) 失落的部族之一,但 Hawaii (鄉故邑、瀚海灣洋島,中文漢字多音譯「夏威夷」) 的名稱又據說源自其原住民語言之「故鄉」(Owhyhee -- 古往鄉和邑,其中 o 或又和 English 之 old 一字相關) 的語意而來。/ 圖片採自網路】



vol:此處 vol 似與 Russian (人士眾之言 / 俄羅斯之言) 之英式拼音的 vogneshiche 或 vogn’ (有「火」的意思) 之字首 vo 及漢語「火」的發音有些語意上的連繫,Russian 之英式拼音的 vulkan 一字即意通 English 之 volcano ㄧ字。此外,o 又同時約略形聲漢語「于」、l 則或又通過 Greek 字母 lambda (Λ) 的小寫 λ 約略象徵漢字「入」並約略通過形聲台閩語「內」的發音 lâi 之起音而轉換漢字「內」,那麼此處 vol 又可能轉換漢字「火于內」三個字。


cano:ca 或代表 cave (坑洞穴地) 而轉換漢字「坑」、「洞」或「穴」等地形指稱且 can 又約略形聲漢語「坑」;或是 c 又可能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山」的起音再轉音而使得 can 也有「山」之意,或是同時連結上述的「坑」意而整合爲「坑山」或「穴山」之意。此外,no 或約略象徵漢字「同」,即以 n 象徵「ㄇ」、o 通過 one (ㄧ) 轉換漢字「ㄧ」同時又象徵漢字「口」,所以 no 即合爲「ㄇ一口」而組合轉換漢字「同」並與上述「山」意合爲轉換漢字「峒」;no 或另可能通過「nㄧ」之上下組合約略象徵漢字「丘」;o 或又單獨象徵漢字「口」。


vol + cano = 火 or 火于內 + 坑峒 or 坑山丘 or 穴峒 or 穴山丘 or 山口 or 坑口 = 火坑峒 or 火穴峒 or 火于內坑(穴)峒 or 火于內坑(穴)山丘 or 火山口 or 火坑口 = volcano,直譯即「火坑峒」或「火穴峒」或「火于內坑(穴)峒」或「火于內坑(穴)山丘」 或「火山口」或「火坑口」,即類似漢字「火山」或「火山口」之意,而且包括平地上可能會噴發地火的「火坑口」之地形地貌可能也都可以用 volcano ㄧ字來表達,例如美國 U.S. 之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 (中文多譯「黃石國家公園」) 之名爲 Yellowstone Caldera (寅黃石頭坑內住著熱氣) 而不時會噴出地下的熱溫泉蒸氣的地方也算是ㄧ個 volcano。



由於漢字「峒」也有「山」的意思,又包含「深邃的山」之意,或許也因爲帶有與「洞」字相同的文字元素「同」而連結到包含「洞穴」、「洞口」、cave (坑洞穴地) 之類特徵的山丘類地形地貌。古代音韻書《廣韻》正有「峒,山一穴也。一曰嵾嵳不齊也」的解釋,而地球上有許多 volcano 或「火山」也是帶有ㄧ個嵾嵳不齊狀的洞穴在山頭頂端的樣貌,也就是說漢字「峒」或也包含了「火山」的地形在內,然而漢字文化的古代文本很少記載火山爆發的現象,就算「峒」即爲「火山」即爲 volcano,大概也是休火山或死火山吧!


如果同時考慮 volcano ㄧ字包含「火」、「坑口、穴口、洞口」及可能包括「山丘」之意,那麼同時帶有「火」、「山」及深邃意境之「洞」的「火峒」ㄧ詞或許是更能精簡表達 volcano 之意義的漢字詞語。





【附圖:圖爲日本最大的一座火山「富士山」 (Mount FujiFujisan) 的火山口,近距離看也是嵾嵳不齊狀 / 圖片採自網路】



P.S.1.


Italian:vulcano -- 火坑峒、火穴峒、火于內坑(穴)峒、火于內坑(穴)山丘、火山口、火坑口、火峒、火湧燃崗丘、......等,類似「火山」之意。


Latin:Vulcanus -- 火坑峒、火穴峒、火于內坑(穴)峒、火于內坑(穴)山丘、火山丘、火坑丘、火峒山、火峒岳山、火湧燃崗丘山、火山於神、......等,即類似「火山」、「火山神」之意。其中 -us 或也有「於神」之意, Latin 語文中又用此字來表示 Roman (人民地邑的 / 羅馬的) 文化中的「火神」,也與 Vulcan (火山;火峒;火神;火燃之焰) 同義。


Earlier English:volcan -- 火山、火峒、火崗、火坑山、火穴山、......等。此處加入「崗」字元素是同時考慮其「山」的意義和「岡」的發音也能約略形聲 volcan 之 can 的關係。



P.S.2.


volcanic:volcan之況;volcan樣況;volcan的;volcan之造的,此時 c 有 created 之意;volcan岩塊;火爆的,此時爲引申意,但是 volcanic 也可能直接轉換漢字「火爆的」,即:volcanic = v偶日共氵嘅 = vv日共氺的 = 火火暴的 = 火爆的,其中的漢字「嘅」是意通漢字「的」之香港粵語的語音漢字。此處 volcan 與 volcano 幾乎同義,只是採用 English 較早期的寫法,也與源自 Latin 之 Vulcan 一字的字根 vulcan- 幾乎同義,但是 vulcan- 系列的單字可能還有一些和「物化硫」(即「硫化物」的同義倒裝詞) 或「物硫加」(即「添加硫化物」) 有關的意義。


volcanically:volcan之況然;volcan樣況地;volcan的哩;volcan之造的容樣;火爆況然;火爆的哩。此處 volcan 與 volcano 幾乎同義,只是採用 English 較早期的寫法。


volcanicity:volcanic + ity (性;值;之態;樣態;之態樣;之特樣);volcan + icity (之作用),此時 icity = ikity = T = 𠂉亻用 = 之乍亻用 = 之作用,且 volcan 與 volcano 幾乎同義,只是採用 English 較早期的寫法。

volcanize:volcan之作;volcan之作易;volcan之作用;volcan之轉移;volcan之化:volcan之化易。此字爲動詞,其中 

volcan 與 volcano 幾乎同義,只是採用 English 較早期的寫法。


volcanization:volcanize的義名;volcanize樣型;volcanize為作之名。此字爲名詞。


volcanism:volcan之現象,意指「火山活動的現象」之類。其中 ism = 之s雙 = 之ss = 之現象其中 volcan 與 volcano 幾乎同義,只是採用 English 較早期的寫法。


volcanist:volcan之學者;volcan之學人;volcan研者;volcan之研人;volcan之思者;火成岩之學者、火造岩研者,此時 volcan 另有「火成岩」或「火造岩」之意。


volcanology:volcan呂究研,類似「火山之系統性及連續性的研究」或「火山學」之意。其中 volcan 與 volcano 幾乎同義,只是採用 English 較早期的寫法。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