ㄧ、「男有分,女有歸」的四種可能詮釋:
1、男有分,女有歸:兩性平等、男女平權。此因古漢字文化的思想家孔子所說的「大道」(democracy 或 democratism),其大前提就是以「仁道」(republicanism,二民人理治之思想、仁道主義) 爲基礎,所以必定先要滿足「二民人平等之道」,所以此處「男有分,女有歸」應即「兩性平等之道」或「男女平權之道」。
2、男有分,女有歸:男人有份的事物,女人也可以獲得。此時「分」是類似 own (即 own = oct雙n = 八nn = 八刀人 = 分亻 = 份) 之意,又類似 sharing (享分之名動,即「分享的動名詞」) 之意;「歸」則是類似 get it also (即 get it also = ℊEtwoㄧ直ㄧ二手 = 𠂤屮IIㄧ|一II彐 = 𠂤止ㄇ|冖彐 = 𠂤止巾冖彐 = 𠂤止帚 = 歸),或是一個用來表達 gain 之類拼音文字含意的語音漢字。
3、男有分,女有歸:男人有分寸,女人有規矩。亦即無論男女,在為人處世上都必須守法,沒有例外,同樣是在表達男女平權的概念。其中「分寸」其實也意通「規矩」、「規則」,但「歸」字則可能是「規」字的訛誤。
4、男有分,女有歸:男人有權利決定是否結婚,女人也有權利決定是否出嫁。此時「分」字可能是「婚」字的聽寫訛誤;「歸」字則意通「嫁」,但講得比較文言文,而且這個「嫁」字當時可能比較偏向台閩語式的發音 ㄍㄝ^,但也和漢字「歸」的起音相同,或是聽寫自古漢語「嫁」的另一種口音。整體概念似乎與孔子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以和夫婦」相關,也就是男女婚嫁要以和為貴、沒有絲毫勉強,雙方的自由意願纔是婚姻最重要的基礎。
上述四種可能的詮釋,都是根基於孔子思想的「仁道」(republicanism) 及「大道」(democratism)。但後世有人將孔子在〈禮運大同篇〉裡的「男有分,女有歸」一語粗略地解釋為「男人有職份,女人有歸宿」或「男女各有職分、各有依歸」之類,可能都是缺乏孔子基本思想根據的誤解,而且解釋得有點牽強。
二、〈禮運大同篇〉原文解析: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嘆。仲尼之嘆,蓋嘆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嘆?」。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舉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重點字詞解析:
仲尼:孔子的字號或綽號,可能有 junior 之意,原因是早期孔子常常在大廟中問東問西的,想要弄明白一些禮儀、儀式、規矩的意義和來龍去脈,有人可能半開玩笑地說他很不懂事。[P.S. 參考《論語.八佾.第三》「…… 。子入太廟,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 -- 試譯:孔子到了大廟內,每件事情都提問。有人說:「誰說聚邑 (或稱鄒或魯邑,據說是孔子的故鄉) 來的人子知道什麼是禮呢?他在大廟裡每件事情都問,好像很不懂事嘛!」。孔子聽到有人這麼講,便說:「只是在確知他們行的禮是什麼禮嘛!」。]
與於蠟賓:參與並作爲年終臘月 (農曆十二月份) 祭典的來賓、貴賓或客座助祭人 (其中「客座」類似現代「客座教授」的「客座」)。
大道:democratism,即「民治之思想」、「民權的思義」,意通「民權思想」、「民主主義」之類。
之行:的推行;的施行;的實施。
三代之英:意指古漢字文化的夏、商、周三代初期,不含夏代、商代的中晚期及孔子當時所在時空。
丘:孔子自稱。
逮:及;跟上;跟得上 ;趕得上;直接得以承襲、直接得到傳承。
天下爲公:大道社會 (即 democratic society、民主社會) 之法律的制定和執行以公正公開、不偏不倚為基礎原則,亦即「大道社會」或「民主社會」的基礎是建立在「法律之下,人人平等」之理念的基本概念上,而且私人的家法不得超越公共的國法,國法也不得超越國家聯邦或天下政經網路系統的王朝法。(P.S. 其中「天」意指「天秤」而寓意著「法律」,尤其是指「公法」、「聯邦法」或「天下政經網路系統的王朝法」,這種法律也可能具備著放諸四海皆準的性質,絕不是私心自用的「私法正義」或「天下爲私」的意識型態。)
故:「講說、推估、推論、鼓吹、鼓勵、是以、所以」的混合意義。
男有分,女有歸:由於「大道」意通 democratism (民主主義;民權主義),所以這句後世有點爭議性的話,應是說「男人有份的事情,女人也擁有權利」纔對,因爲其中的「歸」字可能是約略形聲 democratism 或 democracy (Latin 寫爲 democratia) 中的 cra 這部份,和「權」、「權利」的概念相關。事實上,所謂「歸屬於」也可能說成「權屬於」,可見古漢字「歸」也可能意通「權」,但較可能是近音假借自拼音文字之字根 -cracy 中的 cra。亦即,「男有分,女有歸」這句話主要是在講「男女平權」的觀念。其實,從前面「天下爲公」一語也能感覺到這樣講纔會比較合理,因爲天下之人不可能只有男人,應該也包括女人。
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所以 (國與國之間) 圖謀閉關自守並彼此搞起陰謀險詐的風氣就不會很興盛,運用盜和竊的程序方法來理亂 (理治) 賊事的作為也不需要費心去運作,因而 (國與國之間) 皆開放對外通商的關口而不閉關自守、和平往來且互通有無,這就是大通的境界。……」(P.S. 此處「閉」字在後面的「不閉」一詞也提到,也就是孔子反對各國之間的關稅壁壘,提倡各國對外開放、自由貿易往來。)。其中「盜竊亂賊」的語法可能類似「怪力亂神」,也就是「盜竊」一詞是某種程序方法的概念,這種程序方法是用來「亂賊」(意通「治賊」)(P.S. 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亂,治也。」)。「外戶」則可能類似「開放對外通商的關口」之意,也可能意通「外門」或「公門」(P.S. 其中的「公」字在先秦時期寫爲「㕣」),但不是「內門」或「私門」,畢竟私家或私人的隱私權還是有必要維護。
是謂大同:這就是所謂的大通。也就是說,若是以孔子的概念來看,所謂的「大國」,不是以佔地面積之大而論,而是以其是否通行「大道之治」(democracy) 而論。
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顯然,這句話表達了孔子反對「家天下」,而是提倡「公天下」(即「天下爲公」)。
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這句話表達出孔子反對政府部門的王臣官員採用「世襲」(世及) 的制度來任職,提倡前面提到的「選賢舉能」。
著:「正、整、章、彰顯、作、重、重視、着重、以身作則 (從穿著之意引申而來)」之類的混合意義,或是「正、矯正、校正、整、整頓」的混合意義。
有過:有過錯者、不合道者。此處「道」含概了「仁道」(republicanism) 及孔子進一步致力追求的、理想中的「大道」(democratism)。
小康:意通 republic,即 republic = 兩point又并聯I康 = 兩點又并聯丨康 = ⳇ丶又并聯亅康 = 小康,亦即此處孔子講的「小康」也意通「共和」、「仁治」、「二民人聯伴理治」之類,而這種小康社會大多有「仁道」、「禮讓」、「讓賢」、「忠恕」、「不居功」、「推己及人」等的社會風氣和政治情操,性質介於前述的「天下爲公」與「天下爲私」二種社會型態之間,並且較偏向小國社會的型態。不過,孔子也曾經對他的徒弟子貢提及「仁道之症」(病態的仁道),也就是「殉情」的思想和行為,所以他可能又參考了 Greek 文明的政治文化、提出一種超越「仁道」(republicanism) 的「大道」(democratism),也就是心胸更加開闊的、類似現代漢字文化裡所說的「民主主義」、「民權主義」或 democratism 之道。
P.S.1.
democracy:人民權利,此時 cra 約略形聲台閩語「權」,cy = cereal刂= 禾刂= 利;人民權勢、人民權治、人民管理於治、人民裁制、多之民(人)權勢、多之民(人)權治、多之民(人)管理於治、多之民(人)裁制、民權、民治、民主制,即意通「民主」或「民主制度」;大道,此時意通古漢字文化的思想家孔子在〈禮運大同篇〉裡提到的「大道」(democratism),類似「天下爲公主義」而有別於「家天下主義」或「世襲制主義」;大道理治;大同理治。其中 demo 也能轉換有別於「君主」的漢字「民主」,即 demo = decadeE目dot = 十|三罒點 = 十王罒丶= 民主 (其中「十罒」的下上組合約略描述漢字「民」的象形文,「王丶」的下上組合即轉換漢字「主」);而 cracy 這部份也能轉換單一的漢字「制」,即 cracy = k兩繫丶/ = kk繫I| = 牛巾繫I亅= 牛巾繫刂= 制,或是轉換漢字「制度」,即 cracy = kr二cy = krkrcy = k兩扌兩cy = kk又cycy = 牛巾又ㄈ一雙y = 牛巾又ㄩ一yy =牛巾又廿广刂= 制度。
republic:二民(人)聯伴理治、二民(人)聯伴之治,即「共和」或「共主」,又意通「仁治」。
autocracy:自我權利;自我權勢、自我權治、自我管理於治、自我裁制、為於獨權勢、為於獨權治、為於獨裁制。即「獨裁權勢」、「獨裁」、「自主」(自作主張) 的制度。
P.S.2. 相關文章:
盜聖之謎 --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6/06/blog-post_29.html?m=1;https://vocus.cc/SubtleSpaceOfText/5c91780efd89780001ccbe05
竊之謎 --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23/06/blog-post.html
;https://vocus.cc/article/649b917afd897800010b5cd0
rule 與「辱」的轉換密碼 --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6/06/rule.html;https://vocus.cc/BridgeWords/5c8ec1cafd897800010961c7
P.S. 相關文章:LS.文本.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Subtle Space of Texts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