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就出現象徵「夢」的文字來看,「作夢」(dream) 是漢字文化有史以來就存在的一種人體睡眠中的自發現象。唐代詩人李白 (公元701年~公元762年) 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雋永詩篇,也讓人感受到,夢境或幻覺不單是睡覺纔會發生,而是因為現實意識和感官系統的連繫有時候會變得比較微弱的緣故,這也可能是為何早期類似燈籠圖案的「幻」字是由帶有「連繫」意義的符號「ㄠ」和帶有「區隔」意義而形狀接近「ㄅ」的括符所組成的原因。
【幻字演化】
科學家在1977年提出的「活化-合成理論」( Activation - Synthesis Theory) 雖然把「作夢」與「瘋狂」劃上等號,但同時也指出,人類的意識通常是在介於「清醒」和「瘋狂」之間游移的狀態,沒有百分之百絕對的清醒或瘋狂。換句話說,心智具有在現實與夢境之間彈性運作的知覺度、自律性和包容性,可能比一竿子認定所處的資訊環境究竟是真實還是虛幻更能適應生活情境的變化。
因此,就算作夢是一種古往今來普遍的通病,也得試著建立和這種病態共處的能力,就像很少有人一生都不曾感冒生病或消化不良一樣。從「現實的我、自我意識、潛意識」的意識結構或心識結構來看,無論「現實的我」是否關心夢境對身心的影響,「自我意識」如果長期不去調解由「現實的我」輸入的外在訊息以及由「潛意識」回溯的夢境訊息,都可能會忽略生理或心理上的潛在問題。
換句話說,由內在心靈中主控資訊分析過濾與心智自律運作的「自我意識」(也就是「夢中的我」) 的角度來看,「現實的我」和「潛意識」其實是「超慣性現實」和「濾過性現實」的不同。「自我意識」對這兩種現實的感受都是很逼真的,兩者都是「自我意識」在操作感官系統和資訊處理能力上的一大考驗。
也許有人會認為,收集細微訊息的「潛意識」發出的訊息是不需要去理會的,甚至覺得相對於現實來說,夢境是不夠「高等」、比較「低等」的腦細胞在作怪。這種「高等」和「低等」的判別,其實正是出於擅長在封閉的資訊環境中作業的「自我意識」本身的思維慣性,更不適用於心智優劣與人格特質的評斷。
舉例來說,一個粗心的人也許常常會做事疏忽出問題,卻能睡的香甜不會作夢,結果和他共事的比較敏感的人卻因為常常提心吊膽而惡夢連連。反過來說,一件事情在需要放鬆心情去做時,細心的人可能因為太重細節而耽誤時效,結果大而化之的人卻因此而惡夢連連。那麼,究竟是粗心的人比較高等?還是細心的人比較高等呢?
顯而易見的,粗心和細心其實都沒有絕對的錯,高等和低等也都沒有絕對的錯,錯的可能是調控感官系統的「自我意識」不知變通粗細高低或遠近深淺而已,要不然就是由於感官系統本身因為過度疲累或疾病影響而引起的缺損或障礙。
由於「自我意識」有時會因為難以處理「現實意識」和「潛意識」雙方的複雜訊息而氣餒喪志,產生意圖與雙方的其中之一作切割的衝動,認為部份的腦細胞神經是不必加以連繫的,甚至極端的判定它們是沒有用的廢物。這樣的想法與挫折感雖然可以理解,但往往也是出於一種殷切期待與操之過急而引發的負面情緒。
值得一提的是,從漢字演化的過程來看,以極端的法家思想為國家蛻變發展基礎的秦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歷史記載原來是周王國的封建諸侯國),其通行的篆文中把「夢」字分化出兩個意義不同的字:一個是原本的「夢」字,意思是「不明」;另一個把「夢」字加了類似帳幕或罩蓬的符號,纔代表「夢」。也就是說,當時在法理至上的秦國文化中,可能把作夢視為一種人體感官受到矇閉的狀態,是不明究理、無法理解的東西,甚至是某種心理障礙或精神病態的徵象。雖然,秦國後來擴張成東亞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帝國 -- 秦帝國 (公元前237年~公元前221年),卻在短短的15年之後就走入了歷史。或許,一個社會如何看待「夢」,可以反應出這個社會的自由度和價值觀吧!
【秦代篆文夢字分析】
不過,秦帝國的事蹟畢竟是一個謎樣的歷史,要說是秦帝國完全不重視「夢」也不盡然。因為,從歷史記載和考古發掘的資料來看,鄭國渠的開鑿、阿房宮的大興土木、神密隱晦的地宮、暢通四方的馳道、浩大寫真的兵馬俑、徐福率領三千童男童女出海尋找不死藥的傳說......等等,在在顯示出秦帝國的千秋大夢還不少呢!
那麼,夢是不是一定要解呢?
就古代思想家莊子 (莊周,約公元前369年 ~ 公元前286年) 的心境來說,還得先搞清楚自己所處的現實世界是否也是一場夢;就古傳的解夢手冊《周公解夢》而言,解夢是一門日常生活中實用的占卜預測;就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1856~1930) 而言,解夢是了解內心壓抑的深層慾望;就容格 (Carl Gustav Jung,1875 ~1961) 而言,解夢是認識精神文化的原型與暗示。
不論如何,這些有關解夢的理論,共通點都是在揭露或探索心智如何處理資訊的模式,而其實這些理論本身也都是一種資訊,當然也可能會影響到心智的運作。換句話說,如果一個解夢理論愈符合意識結構和感官系統的運作模式,那麼它在化解夢境帶來的困擾和提昇內在意識或心智運作的效用上也就會愈高。
所以,在還沒有可以完全信服的解夢理論出現之前,也許不用把解夢一事看得太嚴肅,但是如果都不把它當作一回事也不算正確的態度。因為,作夢的現象不會因為把它貼上負面的標籤就不再出現,反而是因為極端的把它貼上負面的標籤,結果如同容格的暗示說,可能導致負面的影響。
當然,一般人之所以會請人解夢,就是因為對夢境的現象有疑惑,而疑惑也是一種會儲存在潛意識中並且逐漸壘積形成夢境的情緒訊息,此時若能有具備經驗和理論,並且邏輯清楚的人給予參考性的解惑,甚至自己經由長期的記錄觀察而能做到自我解惑、自我紓發、自我實現或自我昇華,或許可以減少夢境困擾的影響。
孔子 (孔丘,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 自述「五十而知天命」,意思是他到了五十歲纔明白他的人生目標在那裡。不太嚴肅的說,孔子當時可能覺得他以前都在作白日夢,到了五十歲終於認清了自我,也找到了適合自己天性的事業以及可以實現自我的理想。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哈啦了那麼久纔找到自我,可見要認識自我並非一蹴可及的事情,多和別人聊天溝通也是很有幫助的喔!
世上的「大師」通常都是別人附會賦予的稱呼,「解夢大師」自然也不例外。古代東方的思想家通常都不會稱自己為「大師」,只稱「子」(台語發音為 zu 或ㄗㄨˋ),就像英文字母中敬陪末座的 「Z」,但又是古代時序座標的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開頭的「子」。
因為,他們可能體會到,再怎麼前衛的、崇高的思想,都有可能被「思想駭客」找出破綻,也可能會變成一顆任人擺佈的手中棋子,而如果棋子走不出棋局,那就會被困在夢境迷宮般的棋陣裡,作繭自縛、難以自拔了。所以,許多古代的思想家通常都是一邊思想一邊實行、一邊驗證一邊修正,有如現在的部落客 (blogger ) 一樣。
或許,看待製作夢境的潛意識可以像看待一個心靈小孩一樣,他不是低等,只是比較力不從心;他可能感受力強、變易性強、目的性強,有時候卻不知如何和現實環境打交道。所以,詩人李白的心中有三個人,三個性格不同的人,要說他是「三重人格」也罷、「三心二意」也罷,但是當他意識到這點而能「三識合一」(P.S.) 的剎那,可能就如同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師」般的,又如同嫦娥奔月般的,一瞬間便超越當下的自己了。
夢可以是構築理想的材料,也可以是矇閉思想的溫床,又可以是飛越荒漠的跳板、跨越時空的大鵬展翅,端賴夢中人的自知自明。夢可以感受內在的心靈,還可以意識自我的極限,至於要不要去跨越那個極限?要不要去闖蕩極限之外的極限?解鈴還須繫鈴人、解夢還須說夢人,那可能就是難以言傳的更高的境界了。
P.S.:有關「三識合一」的意思,詳見「LS.夢本」中的「夢的原理 -- 名詞解釋」一文。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