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9日 星期五

「入」與「人」有關嗎?



【附圖:「人、入、內」字形演化】


漢字「人」的甲骨文寫爲抽象的側視人形。


漢字「入」的甲骨文中有ㄧ個類似 Λ 的符號「𠆢」,後來經由「人」字形又演變成「入」字形,雖然看起來有點類似「人」字,但其實「入」字和「人」字無關的。


《說文解字》說:「入,內也。」,也就是說漢字「內」是「入冂」的組合而不是「人冂」的組合。

台閩語「入」發音 lî,「內」發音 lâi。說明了最初表達「內」之概念的符號「𠆢」也可能同時是一個借自 Greek 字母 Λ (lambda) 的一個聲符,類似 English 之 L 的發音之一如「了」或「ㄌ」,也是漢字「內」的本字。所以,如果與「內」有緊密的關係,就有了「納」的意思。華語「入」發音 rù 起音接近 Λ (lambda) 而「內」卻發音 nèi,可能是受到後來「男主外,女主內」的禮教所影響,因爲據說在殷商甲骨文時期男女的性別角色沒有分得那麼清楚,當時的ㄧ位王后「婦好」甚至也帶兵狩獵打仗而且功績顯赫。


甲骨文中的符號 Λ 和 A 常常容易被混淆,台閩語 abhà 是「盒子」的意思,把 abhà 的拼音字母寫成大寫就是 ABHÀ,其中就有 A ,而「盒」字的上面也有類似 A 形的符號,代表盒子的蓋子。現代 English 中表示「盒子」的 box 可能是把 abhà 的 a 省略,又把 hà 改爲 o 同時加了 x。現代台灣國語或華語或北京話等的「盒」發音 hé,則可能從 abhà 的 hà 衍生而出。

所以說,如果要讀懂漢字古文,多了解幾種語言,尤其是台閩語,可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希臘文 (Greek) 字母表 (圖片採自網路)】 


P.S.1. 甲骨文象形字「衣」是形似 Λy 的符號之上下組合,可能 Λ 就有代表遮蓋內部的意思,y 則可能轉自希臘字母的 Υ ,可能是聲符,類似 üpsilon 的發聲,和什麼「左衽」、「右衽」的講法可能是沒關係的,如果ㄧ定要說有關係的話,其實在甲骨文中「左衽」和「右衽」的形式都同時存在。台閩語「內衣」有點發音類似 lâisä (其中 sä 帶有鼻音,此處以「..」象徵兩個鼻孔以表示鼻音,「ˆ」則表示入聲的發音方式),即「內裳」或「內衫」,顯然是源遠流長的稱呼,所以「衣」可能比較像「外衫」或「外裳」。直到現在,有些布料或塗敷材料等還是會稱爲什麼什麼龍的,例如:尼龍 (譯自 nylon)、鐵弗龍 (teflon)......等等,也許就是和希臘字母的 Y -- üpsilon 中的 lon 有關呢!頗爲耐人尋味。(P.S. 現代希臘語稱「絲絨」爲 veloùdo)


【附圖:衣字演化】


P.S.2. 希臘字母 Λ 的小寫 λ 幾乎和「入」字相仿,其字母名稱 lambda 也和台閩語「內褡」相似,可能有穿在裏面的貼身衣服之意。雖然漢字「人」和「入」無關,但是希臘字母 lambda (形似「人符記號」,或本指「領動物鞭條」或「令鞭條」,所以也可能旁通「領導」之語意) 卻可能和漢字「人」有關,因爲台閩語「人」正好也有 láng 的發音方式。




P.S.4.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