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在解釋《易的故事 -- The Story of I.E.》中的〈大畜 100111 山天-艮乾 (Quarter 2-9)〉這篇文章裡的「六五:豶豕之牙,吉。/ 變卦風天小畜」這個爻詞中出現的名詞「豶豕之牙」裡的「豶豕」可能意通「身體有斑紋且頭部有獠牙的野豬或公豬」的原因。(P.S. 參考:〈26. 大畜 100111 山天-艮乾 (Quarter 2-9)〉 --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3/10/26-100111-quarter-2-9.html;https://vocus.cc/article/6119a889fd897800019cedf3)
筆者在「易的故事」中是這麼寫的:
六五:豶豕之牙,吉。/ 變卦風天小畜 -- 野豬的斑紋和長牙可不是裝飾用的,是為了防禦或攻擊而演化出來的結果,這也顯示出牠們在原始的生存環境中經常要面對競逐和衝突,也會自然形成物以類聚的小規模群居現象,如同生風的水氣會在天空中聚集成雲朵。
首先,我們可以看到漢字「豶」(現代華語發音 ㄈㄣˊ 或 fén) 在東漢許慎《說文解字》裡的解釋好像鬼打牆一般:
「豶,羠豕。」
「羠,騬羊。」
「騬,犗馬。」
「犗,騬牛。」
按這些定義依序代入來看,就可能是:豶 = 羠豕 = 騬羊豕 = 犗馬羊豕 = 騬牛馬羊豕。是不是有點不知所云呢?
但據說,另有字書《急就篇註》記載「又西方有野羊,大角,牡者曰羱,牝者曰羠」,指出了「羠」是「西方野牝羊」(P.S.「牝羊」是相對於「牡羊」即相對於「公羊」的性別之「母羊」)。所以若是由此對照前述《說文解字》記載的「豶,羠豕」,至少我們可以知道,「豶」有可能是「母豕」,而不是「公豕」。
然而,矛盾的是,「豶豕之牙」若是以野豬突顯的特徵而意指「母豕之獠牙」或「母豬之獠牙」就會有點奇怪了,因爲一般的母豕或母豬是沒有獠牙的,只有公豕或公豬纔會長出獠牙。
所以,後世可能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有些字書或字典就詮釋說「豶」是「被閹割的公豬」。但是,東漢許慎著作的《說文解字》裡卻沒有這種說法,而《易經》本身當然也沒有講得那麼細節。
個人認為,其實「豶」字中的「賁」可能是以平面圖的俯視角度約略象徵描繪一隻身體有斑紋且頭部帶有獠牙的豕或豬,並且此時「賁」字上部的符號「卉」就可能是用來表達「豕頭或豬頭上的一些獠牙」的象徵符號,同時以「卉」的音韻旁通「喙」字,而「喙」字右邊的符號「彖」之上部的符號「彑」仍然包含「野豬頭部彎曲的獠牙」之意像。也就是漢字「豶」可能仍然是在表達完整的「公豕」或「公豬」纔對,而《說文解字》的解釋或許是有誤的。
後世漢字「犗」與「閹割」相關的概念,好像是在唐代釋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三.餓鬼報應經》:「犗,騬牛也,以刀去陰也。」纔出現,但距離東漢許慎《說文解字》已有一大段時間;就如同以現在的「中國」這個名稱之一般新聞媒體上訛誤的概念再回頭看古代的「中國」(京師、天子位、天子都、朝廷,類似漢字文化古代的「聯邦政府」或「聯合國總部」),不一定正確。
雖然「犗」字中的符號「害」可能被聯想到「閹割」的「割」字,但既然「犗」是「騬牛」(可能意指「車乘之牛」、「用來拉車的牛」之類),原本也就可能和「轄」(車轄) 的概念更相關,亦即「犗」不是普通的野牛,而是受到人類馴養和管轄的「馴牛」;而「馴馬」只是有教養且順從的馬或受過訓練的馬,不一定是被閹割的馬,自然「馴牛」也不一定是被閹割的牛。
另有一個線索是,拼音文字的 boar 一字是指「未閹割的公豬」,而漢字「豶」中的符號「賁」(發音 bì) 也正好與 boar 的起音相同。此外,boar 這個單字也能橋接於漢字「豶」,即 boar = boarr 省一個 r = b.oarr = 賁.偶一人ㄑ = 賁.二一亻ㄑ = 賁.//一㇀亅ㄑ= 賁.豕 = 賁豕 = 豶;又能橋接於漢字「野豕」而意通「野豬」:boar = boarr 省一個 r = b.oarr = beast.豕 = 野獸.豕 = 野獸豕 = 野豕 = 野豬,其中「野獸豕」簡寫爲「野豕」,因爲「豕」已屬「獸」類,所以省略一個「獸」字。
【附圖:「野豬」或「未閹割的公豬」在 English 中也稱爲 boar (豶;野豕;野豬;公豕;公豬) / 圖片採自 Unsplash】
P.S. 相關文章:LS.易本 / 易的故事 -- The Story of I.E.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3/09/000-story-of-ie_19.html)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