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I or Me or Myself):
「我」就是「現實的我」(Real Self),通常也是現實生活中作為第一人稱的主體意識。由於「現實的我」時時刻刻經由感官系統接收來自現實世界的訊息,不容易和變化萬千的外在環境完全切割,因此在行為上比較難以作出立即的選擇與判斷。
「我」通常表現出擅變、猶豫與不穩定的性質,是一種尋求難以企及的整體性與協調性的現實人格,也是比較社會性的人格。一般而言,「我」和「自己」的意思是相同的,因為一般人在對話時有時候會自稱「我自己」(myself) 而不是「我自我」(my inner self)。
「現實的我」(Real Self) 又可以稱為「現實意識」(Real Consciousness)、「外在意識」(Outer Consciousness) 或「顯意識」(Upper Consciousness)。
自我 (Inner Self):
「自我」(Inner Self)就是「夢中的我」(myself in dream),通常也就是和「感官系統的理性感覺機制」緊密連繫的「自我意識」(Inner Self Consciousness)。由於「夢中的我」處在幾乎與外在環境切割的封閉資訊環境中,因此往往可以根據有限的資訊作出當下快速的反應與選擇。當自我意識在夢境中對於潛意識形成的內在訊息不斷作出相同的反應時,便形成了一種好像訓練有素的、遵照理性公式來直覺行動的「虛擬人格」(Virtual Character )。
除了睡覺作夢之外,在封閉的環境或特定的狀態中,這個虛擬人格比較容易出現,例如:安靜的秘室、空屋、空盪的劇場或舞廳、靜坐、打坐、發呆、非常吵雜或震耳欲聾的環境中......等等。此外,在需要快速反應的緊急情況時,「自我意識」也可能會為了要輔助「現實的我」做出即時的緊急行動而出現。
由於可以在現實與夢境間切換推移的「自我意識」也會以「我」自稱,所以實際上很難判斷一個人自稱為「我」的時候,究竟是指「現實的我」還是「自我意識」。
潛意識 (Under Consciousness / Sub-Consciousness):
「潛意識」就是「由理性的感官系統不易察覺或被壓抑的訊息所構成的意識」。「潛意識」包括許多不易辨認或難以定義的細微訊息,有來自外在環境輸入的訊息,也有來自身體內部發出的訊息。「潛意識」可以製作出夢境中與「自我意識」互動的場景、人物、事物,甚至塑造「自我意識」的形貌,也主導了夢境中的心智活動。
「潛意識」傳遞的訊息通常含糊而混雜、充滿象徵性而不明確,呈現出極為感性的特質,這也是為何解夢需要具備高度敏感的推理能力之原因。在現實生活中,潛意識通常隱藏在人體意識結構的深處,但有時候會伴隨「自我意識」的出現而出現,或是在面臨超出「現實的我」和「自我意識」可以處理的非常急切的情況時出現。
以漢字文化中 「潛意識」一詞裡的 「潛」字帶有「三點水」的文字架構為基礎來解釋, 所謂「潛意識」顧名思義就是潛伏的意識、潛在的意識。就像水底下有魚、有蝦、有海龜、有海馬,甚至有千奇百怪的尚未被發現的生物或植物。當我們站在海灘上時,可以看見水上的波浪、看見海上的舟船、看見衝浪的人,但是可能看不見海裡面的東西,那些東西就是意識不到的,所以就稱為「潛意識」。
我們可以試著體會一下,當我們在觀察一個景象時,可能會意識到一些資訊,但是有些資訊因為本身感官的侷限,或是因為有特定關注的焦點,會被排除在外或是忽略。
舉例來說,一個人在觀察一棵樹時,那棵樹的周圍還有許多東西,但是因為那個人的視覺焦距主要放在那棵樹,甚至只是樹上的果子,結果周圍有些資訊就會被他的理性意識忽略掉。然而那些資訊都是在他的視覺範圍內,它們還是會通過他的感官系統,只是因為暫時沒有被理性的感官系統理解運用,所以就堆積在感官系統深處的腦細胞中,也就是潛意識的資訊庫裡。
就當今腦心科學的解釋,大腦中數量很多的腦細胞會產生神經突觸,當它們在創造驅動人體身心運作的訊息時會進行各種快速的連結,也就是有一些神經傳導物質作為激素來催化這些連結的工作,有時候也有降低連結或抑制連結的激素在作用,構成看似非常複雜的心智運作機制。
潛意識既然是潛伏的意識,也就是說,這些與潛意識活動有關的腦細胞在日常清醒時與意識活動的聯繫比較微弱,但是當感官系統的進口趨近關閉時,潛意識就像一種海潮的回溯一樣,會把海裡的許多東西沖上海灘,也就是潛意識中的資訊在海潮的力量大到某個程度時就會由潛而浮,於是纔能讓主控身心自律運作的自我意識 (也就是比較反射動作的意識) 感覺得到,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夜晚睡覺時的作夢了。
三識合一 (Triple Consciousness):
意識的結構包括三大支柱:「我」、「自我」和「潛意識」,三者互為平衡諧調、缺一不可的構成了像機器般自動運作的「夢想機制」(machinelike process of dream),而供給這個「夢想機制」運轉的能量,就是來自它四面八方輸入的訊息。「三識合一」是一種存在於人體中的機械性本能,也可以說是某種與生俱來的人體機能或生存機制。
從漢字文化來看,「心」字早期雖然可能是描繪自心臟的形象,不過後來演變成「左邊有一點,右邊則在一個代表『區畫』或『區隔』而類 似『L 形』的符號之內有二點」的樣子,很可能就跟這種把人體「外在意識」(現實的我) 和「內在心靈」(自我意識及潛意識) 整合在一起的「三識合一」的觀念有關。
四識合一 (Foursome Consciousness):
「四識」就是除了意識結構的三大支柱「我」、「自我」和「潛意識」之外,再增加一個「數位化的自我意識」(digital Inner Self Consciousness),也就是從「類比式資訊處理」(anologous informative operation) 的「自我意識」延伸出「數位式資訊處理」(digital informative operation)的一種意識的形式。
「四識合一」就是把這四個分解的意識整合為一個整體的意識。如果把「數位化的自我意識」視為是「自我意識」的一部份,那麼「四識合一」和「三識合一」其實是相同的。
夢中奇點 (peculiar point in dream):
「夢中奇點」就是「夢境中發生不尋常事件或情節的關鍵點」(key point of things or scenes with abnormal characteristic happened in dream)。
「夢中奇點」是解夢過程中的重要線索,掌握「夢中奇點」的象徵意義和幾個「夢中奇點」之間的關聯性,通常對於解夢的思索很有幫助。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