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生活中的抽象畫.017--巷中柏油路面上汽車輪胎留下的痕跡(俯視局部)


如果眼睛是方形
是否看東西會變成一幅一幅的框景
用相機去補捉
零零落落的畫意
用光影去收集
晴雨寒暖的詩情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城市的角落裡沉靜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隨意的腳步中留影

巷中柏油路面上汽車輪胎留下的痕跡(俯視局部)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016--大樓的玻璃帷幕牆反射陽光並投影到對面舊公寓的洗石子牆壁所產生的光影(側視局部)


如果眼睛是方形
是否看東西會變成一幅一幅的框景
用相機去補捉
匆匆一瞥的畫意
用光影去收集
偶然遇見的詩情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城市的角落裡沉靜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隨意的腳步中留影


大樓的玻璃帷幕牆反射陽光並投影到對面舊公寓的洗石子牆壁所產生的光影(側視局部)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015--黑色光滑的咖啡桌桌面上反射一群LED燈光的光影(俯視局部)


如果眼睛是方形
是否看東西會變成一幅一幅的框景
用相機去補捉
隱隱約約的畫意
用光影去收集
恍恍惚惚的詩情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城市的角落裡沉靜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隨意的腳步中留影


黑色光滑的咖啡桌桌面上反射一群LED燈光的光影(俯視局部)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1月17日 星期日

網路輔助解夢(NAO)/2013.07.05


基於現代生活中見聞資訊攝取來源的多樣化、各人生活經驗履歷的不同、宗教信仰及文化背景的差異,解夢已經不能單純的訴諸於所謂的「解夢字典」,而是必須了解人體造夢的自然機制、形成夢境的原因,並且找到適合自己的解夢輔助方法。

在電腦網路逐漸普及之時,解夢已經不必再停留在某個特定的理論階段,也不需依賴一些簡陋而武斷的解夢字典,網路上的資訊搜尋引擎其實就是方便輔助解夢的工具之一。

夢是內在心靈訊息交流的呈現,而夢中的訊息究竟連繫到什麼事物?是私人的事情還是公眾的事情?是心理的問題還是生理的問題?記錄夢境內容的整個過程、搜尋夢中事物的相關資訊、找出夢境元素彼此的關聯、解讀夢境情節形成的原因,這可能就是藉助網路來解夢的最有效率的方法。


以下列出的十點,可能就是藉助網路來自助解夢的最佳關鍵步驟:


01. 記錄作夢的時間日期,辨識夢境的內容主要是有關過去、現在或未來的訊息等等。

02. 記錄夢境的整個內容,夢中的自我意識和夢中其他人物等的情緒狀態和生理狀態。

03. 找出最近與夢境相關的新聞資訊。

04. 對照日常的生活日記並找出關聯。

05. 參考最近的情緒狀態和生理狀況。

06. 上網搜尋與夢境元素有關的資訊。

07. 辨別夢境元素產生的資訊的來源。

08. 整理夢境內容並寫下夢境的主題。

09. 謹慎推敲並作出夢境的整體詮釋。

10. 檢視對夢境的詮釋是否合乎邏輯。


巧的是,上述「網路輔助解夢」的英文縮寫 -- NAO ( Net Aid Oneiromancy),其發音恰好和「腦」字的發音相近呢!

夢,不就是腦的工作之一嗎?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夢與氣/2013.07.04


《列子•周穆王篇》︰「陰氣壯,則夢大水而恐懼;陽氣壯,則夢大火而燔炳;陰陽俱壯則夢生殺之事。」-- 註:此斷語可能是列子針對周穆王而說,其中的「氣」可能就是指潛意識發出的訊息。此外,列子又把「陰氣」和「水」的概念連繫在一起,把「陽氣」和「火」的概念連繫在一起。

《靈樞經》︰「氣上、氣下、氣不足、氣有餘,而產生夢飛、夢墮、夢取、夢與的現象。夢象的陰陽屬性是體內陰陽關係的反應。 」-- 註:表達夢有平衡身心之作用的概念,其中的「氣」可能就是指潛意識發出的訊息。

《靈樞經》︰「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厥氣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錢之奇物。」-- 註:氣凝聚在什麼地方,即夢到什麼。有彌補或滿足精神缺憾、暢通身心的意思。其中的「氣」可能就是指潛意識產生的訊息。

《內經》︰「氣,上盛夢飛,下盛夢墮,甚飢夢取,甚飽夢與。」 -- 註:表現出夢境的彌補作用和人體的心理自癒機制。其中的「氣」可能就是指潛意識產生的訊息。

《大智度論》︰「身體四大不調,熱氣多夢見火、黃、赤等;冷氣多夢見水、白等;風氣多則夢見飛、黑等。」-- 註:類似把潛意識的訊息視為「氣」的說法。

《潛夫論》︰「凡夢有直、象、精、想、人、感、時、反、病、性等十種。」-- 註:此說幾乎等於是用夢的觀念來解釋所有的人類活動,把和夢有關的潛在因素由「清醒時的言行」到「沉睡中的夢遊」都含括進去了。例如:直覺意念、象徵意像、精神徵兆、想像思想、人情事故、感覺感情、合時應景、反映反省、病徵慰療、性欲性情等。


從上述古代文本的描述可知,關於人類的「夢」和「氣」之間有什麼關係的研究,古人似乎已經著墨甚多。所謂的「氣」,其實就是指來自人體潛意識所發出的訊息。

由一般物理學的常識中可知,固體或液體可以蒸發成氣體, 氣體也可以凝結成液體或固體。在心理的層面可能也是如此,夢中物體的三態變化(液態、固態、氣態),也代表著潛意識訊息的不同狀態和變化。

在漢字文化中,「精神」、「元神」、「元氣」等詞彙隱隱約約的透露出,「意識」似乎比較像是一種由質量很小的、極為精細的電氣流所形成,而意識的活動環境則可能類似一種俱有波動形式的流動載體,意識之輕者顯、重者潛。換句話說,意識的基本運作方式可能符合「流體力學」和「物質三態變化」的原理。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大書房/2010.12.04


在一間整面牆壁都是書櫃的大書房裡,我站在書櫃旁、翻閱從書架上取出的一本書,感到逐漸了解一個人的往事。


解夢:

這個以前苦思多年的夢境內容,在解夢原理的探索過程中,纔逐漸有個頭緒。

「潛意識」在夢中幻化為一間大書房,「夢中的我」就是正在睡夢中探索潛意識的「自我意識」,而「一個人的往事」其實也就是自己深埋在內心深處遺忘的記憶或是未解的疑惑等等。

換句話說,這個夢除了是潛意識在提醒自我去面對或化解內心潛藏的訊息,也可能預示了我目前正在寫作的「夢本」(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也就是認識自己內在的心靈。

單純的看,心靈也許可以比擬為書櫃和書本,書櫃的框架就是心靈的結構,書櫃裡的書本則是心靈的內容。不過,有時候書櫃中擺的不一定都是書本,也有可能是其它的東西。那麼,心靈的複雜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的書櫃中有你,你的書櫃中有我;我的格子裡有你,你的格子裡有我。也許有一天,書櫃都滿了;也許有一天,書櫃都空了;也許有一天,連書櫃都變了、不見了。是否,我們還是會帶個箱子,或是個囊袋、盒子,或是水晶球、小珠子,甚至只是一道微弱的光、微小的振幅 ...... 在宇宙的邊際遊走,收聽過去心響的廻音,以及未來心嚮的無垠呢?

..................


後記:

其實這個「夢本」(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還沒有真的完成.......我甚至刪除了一些夢的記錄 .........為什麼呢 ?..........因為此刻,我感到平靜........也許我應該試著去多寫一些,.........也許不僅是人類有夢想,每一個生命都有呢!........

Actually this text about dream is not really finished yet.......I even deleted some dream records.........Why?.......... In this moment, I feel peaceful........Maybe I should try to write some words more.........Maybe not only humankind have dream, but everyone has........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蝴蝶夢與蘋果夢/2010.02.14


莊周在園林裡作夢,
夢中看見一隻蝴蝶,
莊周有感而發:
不知蝴蝶夢見莊周,
還是莊周夢見蝴蝶?

••••••

牛頓在蘋果樹下打盹,
一顆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
牛頓驚醒、有感而發:
不知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
還是牛頓引起蘋果掉下來?

••••••

蝴蝶不吃蘋果只採花蜜,
蝴蝶傳播花粉,
蝴蝶是園中的媒體。
莊周在園林裡作夢,
夢中看見一隻蝴蝶。

莊周是個園丁,莊周移花接木又開東合西。

••••••

蘋果落在土地,
蘋果種子在土地發芽,
蘋果發芽長成蘋果樹。
牛頓在蘋果樹下打盹,
一顆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

牛頓是個科學家,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

莊周在園林裡作夢,
夢中看見一隻蝴蝶,
莊周有感而發:
不知蝴蝶夢見莊周,
還是莊周夢見蝴蝶?

莊周左思右想......不知不覺又闔上眼睛、進入夢境園地 ......

••••••

牛頓在蘋果樹下打盹,
一顆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
牛頓驚醒、有感而發:
不知蘋果掉下來砸到牛頓,
還是牛頓引起蘋果掉下來?

牛頓頓悟發現:蘋果受地球引力作用纔掉下來......這事情原來和牛頓關係不大......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夢幻易經 --《易經》作者的意識之旅/2010.01.04


在漢字文化中,對於讀書人來說,輕薄短小的《易經》是一本幾乎人人皆知,但是並非人人都能輕鬆理解的書。一方面,它被運用在占卜學、命理學、風水學上,披掛了一層神秘的外衣;一方面,它又和東方傳統醫學看似深奧的學理有所關聯,而其類似數學二進位陰陽分明的符號體系,也使得它帶有某種科學系統化的思考邏輯和資訊結構的表徵。

此外,以孔子 (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 為首的儒學思想家又從《易經》聯想出許多修身養性、為政處世的道理,更讓它成為一種「小型雜貨店 + 大型量販店」式的、既繁雜多端又條理分明的、既知難行易又知易行難的、集各種複雜矛盾於一身的超級文本。

我倒覺得,真正搞懂《易經》原始意義的,有可能是後來那位名氣比孔子小了一大截、提及「不知蝴蝶夢到我?還是我夢到蝴蝶?」的夢幻大師 -- 莊子 (莊周,約公元前 369 年 ~ 公元前 286 年)。

証據在那裡呢?証據,就在「易」這個字。


「易」是「日」與「勿」的組合。其中,「日」代表「日光」,「勿」則是「物」的原生字,表示「物質現象的本質」,是一種介於「能量」和「物質」之間的東西,也代表微小或抽象的物質 (P.S.1)。因此,「易」的原始意義可以說就是「日光般的物質」,也就是如同「海市蜃樓」或「光影呈像」,例如鏡像光影、電視影像、電影視訊......等等一類的東西。用現在的話來說,「易」就是類似一種帶有「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性質的東西 --「虛擬物質」(virtual material)。




【易字演化】


由於「易」在概念上帶有介於真實和虛幻之間的特質,又有替代品、慰藉物、中介物、媒介物、轉譯程式或翻譯程式的象徵性,因此「易」字後來也被引用在「交易」、「變易」、「容易」、「簡易」等帶有中介意義或化約意義的詞彙上。這也是為何《易經》會採用類似現在電腦中代表「斷電」和「通電」的「0 」與「 1」的、抽象化約的陰陽符號來詮釋意象和翻譯萬象的原因。


簡單的說,這個「易」就是 ie,i 就是 interface (介面)、就是 interchange (交易)、就是 interpret (詮譯)、就是 internet (網路);e 就是帶有「心靈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 of mind) 性質的、古人用來輔助迷惑徬徨的人進行「抉擇」(election) 或「探索」(explore) 等斟酌事情的簡便工具。

換句話說,呈現出「內在心靈的訊息交易」並且表現出「超四度空間虛擬實境」的「夢」(dream),也是人人幾乎都曾經身歷其境的夢幻世界,其實就是一種讓人為之喜怒哀樂、為之憂傷驚恐、為之困惑瘋狂、為之起起落落、為之洞悉人生、為之明心見智的「易」。

進一步言,漢字文化中的「龍」是一種拼湊式的、混合式的、籠統式的「虛擬動物」,也就是帶有類似潛意識在夢境中可以製作出虛擬式合成物質的性質,融合了禽、獸、蟲、魚等部份特徵和印象所製作出來的「夢幻動物」。《易經》開宗明義的以「龍」作為首兩卦「乾」、「坤」的主題,也說明了,有關人類心智運作的機制和內在心靈中「製作夢境的潛意識」和「維持身心自律運作的自我意識」之間交流互動的探討就是整本《易經》的概念和主軸。

【漢字文化傳統中最尊貴的夢幻動物--龍】


此外,在古代學術的「六經 」( 詩、書、禮、易、樂、春秋)之中,《易經》本來可能就是作為翻譯、釋義、解惑的練習手冊,它的功能是在演練如何參透、翻譯和詮釋人類感官可以意識到的訊息,甚至兼顧人類感官侷限範圍之外的隱晦世界,這也是為何晚年發奮苦讀《易經》的孔子會領悟到《易經》可以通「鬼神」的原因。(註:這裡的「鬼神」指的是如同夢境般來自人體潛意識所製作的、人體感官可以意識到的光影呈像或幻覺現像。)

用現在的話來說,也就是,讀通《易經》二元陰陽符號的思維邏輯就能和潛意識進行某種程度的溝通、讀懂《易經》的機器語言或資訊處理程式就能整編和促進大腦的運算能力,使大腦成為連繫現實世界與夢幻世界的「多層次量子翻譯機」(multi-layer quantum translator)。

也因此,如果我們曾經思索夢境裡「自我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訊息交流或對話 (P.S.2),再把《易經》的「卦辭」和「爻辭」視為《易經》作者探索夢境的心路歷程,那麼對於《易經》之中一系列看似深奧難解的文字,就能有一種感同身受和豁然開朗的體會。

由於《易經》六十四卦中的首兩卦「乾」、「坤」是唯一帶有「用爻」的兩個卦,「用爻」的「用」字在這裡的意思是通用、通識、通貫、多用途。「乾」、「坤」兩卦的「用爻」就相當於《易經》的總體大綱或基本概念,也等於是可以把意識抽離夢境的「醒卦」。因而,了解「乾」、「坤」兩卦的意思,就等於是掌握了《易經》作者對於夢境探索的概括心得。 (P.S.3)

【易經六十四卦方圓圖】


以下所述,就是我試著投入《易經》作者在「乾」、「坤」兩卦中探索夢境的概括心得,揉合卦象、卦辭、爻辭、爻象的變化,對它作出簡單的翻譯: (註:下述以「 1 」代表陽爻「一」、「0」代表陰爻「--」)


《易經》乾卦,卦辭是「元亨,利貞。」,卦象是「乾為天」 (111111)。意思是說:陽光普照的大白天裡,人體感官通常比較開放敏銳,潛意識的訊息也不容易顯現出來,所以意識或元神會完全亨通、通暢、興致勃勃而銳利敏感的專注於偵測或觀察的行為上。也就是說,此時意識會把精神完全投注在觀察各種外在環境的現象,如同天真的小孩一般,處在還未形成意識分解的精神狀態,心智上也沒有現實和夢境的分野或區劃。「乾卦」就是以「區劃」(apart 或 intersect 、compart 或 seperate) 的心智活動為主題,也是理性的自我意識建構發展並且伴隨著潛意識逐漸壘積與浮現的過程。

乾卦初九爻 ,爻辭是「潛龍勿用。」,變卦為「天風姤」 (111110)。意思是說: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由於理性的感官系統辨識能力的侷限或疏忽,有些比較細微或忽略的訊息和意念就堆積在內心深處的潛意識中。於是,有時候潛意識就會開始產生訊息回溯、出現一些像龍一樣的虛擬物質或是籠統含糊、難以理解的訊息,所以此時潛意識對於心智運作的影響只有表面的、微弱的作用,例如一些來自潛意識的反諷或暗喻,就像感覺到空氣中有一點微風、池子裡出現一層沉積的薄垢,也讓個體產生了自我意識。

乾卦九二爻,爻辭是「見龍在田,利見大人。」,變卦為「天火同人」(111101 )。意思是說:逐漸的,自我意識的存在感如同形成植物種子一樣更加強化,也開始能像農人整理田地一般的理解潛意識發出的籠統混雜的訊息,於是逐漸感受到大人,即一般的成年人或大眾的心境,也就是大多數人的內心其實都存在著一個積壓著許多未經處理的訊息的潛意識資訊庫,其中包含各種潛在的欲念、渴望、憂慮、驚恐等等超出理性的感官系統可以感知的細微資訊或是自我意識忽略的意念情緒,於是明白了現實和夢境的分野,並且產生了同理心或同情心。

乾卦九三爻,爻辭是「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變卦為「天澤履」(111011)。意思是說:就這樣,一天又一天連續不斷的記錄觀察和知覺外在現實的事物,晚上睡覺時內心的潛意識又藉著夢境產生各種回溯的訊息,於是在這種現實和夢境的交相刺激之下,自我意識就如同植物受到陽光和澤水的刺激和潤澤而逐漸生長發芽,心智的運轉也開始加速進行,形成某種輔助現實意識行動的、自圓其說的道理或思維,對於陌生含糊的訊息也比較不會隨便錯怪或大驚小怪。

乾卦九四爻,爻辭是「或躍在淵,無咎。」, 變卦為「風天小畜」(110111 )。意思是說:當自我意識對於潛意識發出的訊息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也對感性層面的訊息積蓄了更多清楚理解的心得,於是潛意識裡的訊息就像深淵裡混濁的水流蒸發出風動的氣流,心智的運作也躍昇到更高的層面,對於陌生含糊的訊息也會更加寬容,不會隨便錯怪,也不會少見多怪或隔絕於外。

乾卦九五爻,爻辭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變卦為「火天大有」(101111)。意思是說:自我意識終於能充分兼顧情理,就算含糊籠統的訊息蓋天而來,仍然心中有數、不憂不懼、通情達理,也能透徹的感受到大人,即一般的成年人或大眾的心境,甚至可以把這些訊息轉變成像太陽火熱的天然能量一般有用的資源,實現自我的理想。

乾卦上六爻,爻辭是「亢龍有悔。」,變卦為「澤天夬」(011111)。意思是說:夢想的實現達到了最高點,也就變成了現實的一部份。此時,如果受困於自己創造出來的現實而不知變通,自然會感到作繭自縛、自陷困境、悔不當初,自我意識甚至可能會因此而像水庫決堤一樣的瀕臨崩潰的處境。

乾卦用九爻,爻辭是「見群龍無首,吉。」, 變卦為「坤為地」(000000)。意思是說:自我意識崩潰之後,此時心智在處理資訊時就失去了理性和秩序,於是潛意識籠統含糊的感性訊息便會充滿全身,形成一種有待意識重組的、類似無厘頭的混亂局面。不過這樣的結果,通常也是心智再度躍昇成長的轉機、對外連結解困的機會,而自我意識也會從僵硬的機械性公式化運作變得像大地上的土壤一樣更加柔軟、更加有彈性。


《易經》坤卦,卦辭是「元亨利貞,利牝馬之貞。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卦象是「坤為地」(000000)。意思是說:當自我意識置身在迷濛混雜的資訊環境中返樸歸真、重整思緒,就像牝馬一樣雖然走在前頭卻能身段柔軟並且顧全大局的進行偵察探索,剛開始有如身陷迷霧或迷宮之中,卻能逐漸理出頭緒。循序漸進而心平氣和的解開問題、面對問題,就能逐步和潛意識連結起來,使它成為朋友;但是如果用逃避排斥的心態去凍結問題、背對問題,則會喪失連結潛意識為助力的機會。「坤卦」就是以「連結」(interest 或 interact、connect 或 link) 的心智活動為主題,也是理性的自我意識再建構發展並且與潛意識形成建設性連結的過程。

坤卦初六爻,爻辭是「履霜,堅冰至。」, 變卦為「地雷復」(000001)。意思是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自我意識僵化的公式化反應是導致無法處理潛意識中複雜資訊的原因,所以纔會因為發生一點變動或變異而感受到震盪或震驚的強烈影響,不過這也是理性的自我意識逐漸恢復柔軟彈性,並且和感性的潛意識重新建立連結的轉機。

坤卦六二爻,爻辭是「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變卦為「地水師」(000010)。意思是說:本能上,理性的自我意識會以過去養成的習慣,用直覺性高的、方法性強的、大而化之的態度和感性含糊的潛意識進行交流互動,此時原本僵化慣性的自我意識當然會感到不太習慣,但是不去和潛意識進行推理互動或擴大理性格局的連結溝通,心靈是不會增長獲益的。

坤卦六三爻,爻辭是「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變卦為「地山謙」(000100)。意思是說:輕含自我意識既有的章法或原則去偵察探索潛意識發出的訊息,不要固守自我原本既存的道理,把自我意識的領域稍微開放一些來從事和現實面與潛意識之間的「三識合一」的腦神經網路連結工作,就像「一個豎畫」貫通「三個橫畫」的「王」字一樣,保留一些糢糊的不確定空間,不求百分之百都完成,只求可以長久延續、邁向化解潛意識的終點目標。

坤卦六四爻,爻辭是「括囊,無咎,無譽。」, 變卦為「雷地豫」(001000)。意思是說:對於潛意識呈現的訊息要謹慎客觀的理解,掌握它概括的含意和要點,不須要一味的錯怪它或糾正它,也不須要過度的讚譽它或表揚它。把夢境當作是一種把自我意識投入「虛擬實境般充滿象徵性、影像感的戲劇表演」(即「豫」) 中,或是寓教於樂的休閒活動。

坤卦六五爻,爻辭是「黃裳元吉。」 ,變卦為「水地比」(010000)。意思是說:由於和感性的潛意識頻繁的互動交流,又懂得用如同金黃色稻穀般成熟光明的態度去修飾和化解潛意識發出的種種訊息,此時自我意識就能逐漸走出困境和迷障,得以親密、朋比、貼心的和潛意識通暢的連結起來。

坤卦上六爻,爻辭是「龍戰于野,其血玄黃。」, 變卦為「山地剝」(100000)。意思是說:當自我意識過度自信的以為完全了解所有潛意識發出的訊息之時,籠統含糊的訊息又會如同從遙遠的野外反彈般的襲捲而來,此時如果自我意識為了保守既成的金黃色稻穀般成熟光明的理想狀態,企圖像城池以溝洫和外界隔離而劃地自限,那就如同身體中的血液流通受阻,免不了會讓自身成熟光明的外表蒙上一層玄奧晦暗的感覺,但是面對自己的內心,仍然不得不剝除神秘高深的表相,露出空虛薄弱的本質。

坤卦用六爻,爻辭是「利永貞。」 ,變卦為「乾為天」(111111)。意思是說:自我意識經過上述與潛意識互動過程的經驗,於是通常會得到這樣的心得:永遠保持天真好奇、光明磊落、悠游自在而不固執於一己偏見的態度,就能專注而永續的偵察探索莫測諱深有如江湖海洋般的潛意識,順應實實虛虛變化萬千的世界了。


值得一提的是,《易經》由「乾陽、坤陰」的簡單排列組合開始,經由八個卦象的交乘而成為六十四個卦象,其中每個階段都還是有「乾」和「坤」。這透露了,《易經》不是一種把個體的自我意識從所在的世界完全抽離出去再回頭觀察世界的靜態思想,而是一種兼顧客觀與主觀、兼顧觀察與體驗的心智運作。因為,在《易經》之中,「乾、坤」所範圍的世界,其實就是個體的自我意識認知和構築的慣性世界與理想世界。

也因此,在《易經》裡組成萬象世界的「八卦」(乾、坤、離、坎、震、巽、艮、兌) 的三個爻中,「自我意識」居於中間的第二爻,這是自我意識存在的開始;當「八卦」排列組合為「六十四卦」而形成六個爻時,「自我意識」就居於中間的三、四爻,這是意識之間互動和重整的開始。所以,身為不神不鬼的人類意識,自然就不能「不三不四」了。

【易卦與意識的關係】


點筆至此,我似乎隱隱約約的感受到《易經》作者和夢幻大師莊子既實際又飄邈的自在心境了......似乎,對他們來說,宇宙就是一種無始無終、建構再建構的訊息世界,而未知的現實異境和迷濛的夢幻仙境都是有待自我意識去連繫或化解的意識空間呢!

也因此,孔子為《易經》六十四卦排序時,把「既濟」(010101) 和「未濟」(101010) 兩卦擺在最後面,因為常人在每一個人生過程中,最終就是要問自己究竟是「已經滿足」還是「尚未滿足」?是要停下腳步享受既得的成果呢?還是要繼續踏上探索未知的旅程?

或許,由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緣故,這個意猶未盡的問題對於意欲超越自我的人生可能根本就沒得選擇:不斷渡過重重激流、不斷航向未來光明,纔是讓生命更加豐富、更為燦爛的展望......


P.S.1. 關於「勿」字原始意義的探討,詳「LS.文本」之「心與勿」一文。

P.S.2. 相關文章:「LS.夢本」之「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夢的原理--名詞解釋」。

P.S.3. 所謂「卦」就是「卦象」,也就是自然界中的事物因為細微的交互作用而壘積產生的、可以辨識的現象、形象或影像等。《易經》把「卦象」細分為六個「爻」,每一個「爻」的變化都代表一個讓靜態的「卦象」發生動態變化的變因,然後又把一個「卦」推演出六個「變卦」。「用爻」的「用」字,古代象形字描繪成「凡中有卜」的樣子,意思結合了「對於現象的偵測辨識」和「可以多次運用的模式」,也可以引申為「通用」、「通識」等與「常識」、「常理」、「常道」有關的意義。

【用字演化】



白努利定律/2009.10.14


一位建築師要幫我出版一本書,我拿著書的編輯草稿,開車去印刷場洽談印刷的事。

我把車子停在一處斜坡街道的右側,下車後,翻開約 A4 尺寸大小的編輯草稿看看,裡面有幾頁用稿紙寫的作文,第一頁還有批改的分數:95分。

此時,我看見街道下坡遠處有洶湧的洪水漫延而來,許多人在水中向我站立的方向拼命泅水逃命而來。眼看洪水逐漸逼近,我趕緊爬到路旁山邊的高地上,有幾個人也聚集在那裡避難。

我心想,這洪水可能會耽擱我回家的時間,就用手機打電話給 Liv,告訴她我要去印刷廠卻遇到水災的事情。

不一會兒,我面前的街道都被滾滾流動的大水淹沒了。

洪水退去後,我搭公車到一處市郊小鎮的熱鬧市集下車,又穿過一個小學校園,看見有些小女生赤裸著身子在操場邊練習舞蹈或體操,她們看起都很健康、很活潑。

我感到很不可思議,心想:這地方可能民風純樸、自然原始,應該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小鎮吧!

最後,我終於回到家中,看見 Liv 走來走去好像有事正在忙,Steven 則在一旁玩著他的玩具。

我又看見家中的書桌上有一把逼真的銀色玩具槍,覺得這是危險物品,就打開書桌的抽屜把它收起來,這纔發現抽屜裡還有一把黑色玩具槍。

由於要去印刷廠的事情還沒辦妥,於是我再度出門。...... 此時,時空一轉,我在一個房間裡和一位身著軍便服的年輕女教官私會,她看起來好像有點面熟,卻又叫不出她的名字。她在我面前寬衣解帶,然後就......

事後,她側身坐在沙發凳上,低著頭問我:「你知道你做了什麼嗎?」

我感到不解的說:「什麼?」

她接著說:「分析」。

我更不懂了,立刻問她:「分析什麼?」

她說:「白努利定律」。



解夢:

夢醒後的早上,我在〈蘋果日報 2007.02.29〉上看到一則報導 --「華航飛機發生降落著地又重飛的意外事件」。由於夢中女教官說的「白努利定律」就是解釋「飛機機翼斷面原理」的定律,這讓我懷疑,這個事件和這個夢境也許有些關聯。

「白努利定律」(Bernoulli's Principle) 是物理學中與「流體力學」(Fluid Machanics) 有關的定律,也就是「流體行經的路徑長度與流體對路徑面所產生的壓力成反比」,是一種用來解釋飛機機翼斷面形狀及操作飛機升降舵與方向舵的原理。

其實,可以展翅滑翔的鳥類翅膀和各種背彎腹平的動物身形和行動載具,似乎也都符合這個原理。例如:烏龜、鯊魚、魟魚、擅於奔跑的動物、可以拱背縮腹的人類、飛機、跑車、傳聞中的 UFO,甚至人類手掌、手臂、腿部的彎曲面等。

「白努利定律」 既然是「定律」,也就是一種硬知識,因此夢中所謂「分析白努利定律」的意思可能是:把這個「白努利定律」的硬知識加以分析理解、轉化出一個軟知識。

就拿這個夢境來說,前前後後看似連貫,其實是搭接了幾個不同的場景和劇情,乍看之下也看不出有什麼意義可言,只像是一種「意識流」(意識的流動)。也就是說,「自我意識」的運作可能就像一具飛行翼,隨著「現實」和「夢想」這兩股「資訊流」而升降飛翔、調整方向。「現實資訊流」的流速慢或壓力大時,「自我意識」就會偏向「夢想」移動;「夢想資訊流」的流速慢或壓力大時,「自我意識」就會偏向「現實」移動。

其次,從這個夢的內容來看,很顯然,其中「夢想資訊流」的流速比較慢或壓力比較大,所以「自我意識」就自然的偏向現實面移動,這也是為何自己會從夢中醒來並且清楚記得夢境內容的原因之一。因為,「現實資訊流」的流速慢或壓力大就會使人愛睏想睡、「夢想資訊流」的流速慢或壓力大則會使人覺悟清醒,這似乎就是人體意識可以在現實和夢想之間維持穩定平衡的原理,也可說是「意識的白努利定律」(Conscious Bernoulli's Principle)

舉例來說,一般人的生活往往被切割為例行工作的上班時間和休假時間,一般而言也可以說是現實的日子和夢想的日子。由於夢想的日子通常比較少,因此會感到夢想資訊流的流速比較快、壓力也比較小,換言之也就是會感到現實資訊流的流速比較慢、壓力也比較大。於是,根據「意識的白努利定律」,通常人們的內在意識會更傾向於追求夢想。既然如此,如果能在工作的內容中增加更多夢想的成分,也許就能減少一些不滿現實處境的心情了。

點筆至此,我不禁想作一個大膽的假設:表面上,在生理或肉體的演化中,人類似乎和猿猴、猩猩等靈長類比較接近;但是在心理或精神的演化中,人類可能和鳥類或魚類有更深層的關係。這也許就是自古以來在東西方的各種文化中,許多藝文人士總是對天使、人魚或仙人的境界有著一種莫名的鄉愁,甚至具像的去描繪出身體長著一對翅膀的天使、或是修練得道而羽化登天的仙人、或是失落的天使、墮入凡間的精靈、美人魚、海王子、海龍宮‧‧‧‧‧‧等等的原因。

換句話說,人類意識的原始型態可能是承襲自某種飛行生物或潛行生物的意識,而不是陸地上的走獸意識。至少,打從人類在地球出現開始,想要振翅遨翔或登高、自在遨游或潛水的渴望或許就深深的埋在人類意識中吧!

「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山坡上面野花多,野花紅似火。小河裡,有白鵝,鵝兒戲綠波......」,這首簡單的童謠,道盡了人類心中根深蒂固的渴望‧‧‧‧‧‧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Michael Jackson/2009.07.30


......離家外出散步,我不知不覺走到台灣大學所在的羅斯福路上,看見附近路口有交會的捷運高架彎道。因為走遠了、想搭捷運回家,於是就沿著捷運高架道走、找捷運車站。

接著,我瞥見 Michael Jackson 走在我的左後方,他穿著球鞋、T 裇加上薄外套、短短的卷髮、大大的眼睛、健康的膚色,看起來就像個陽光大男孩一樣。

此時,我感到有點訝異,因為不久前纔得知 Michael Jackson 去世的新聞,心想:他的死訊會不會只是個幌子,實際上人卻溜到台灣來了?

本來想停下腳步和他打個招呼,但是因為他是個大明星,我也不敢太靠近他。突然,我聽見一曲熟悉的音樂從空中飄來,我回頭看看他,只見他眼眶泛著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

於是,我放慢腳步、想安慰他,我伸出左手拍拍他的左肩,又攬著他走,接著問他:「Take MRT ?」

他微笑點頭。

我想起他生前曾經官司纏身的風風雨雨,就安慰他說:「In here, no one will recognize you, because of you look like a baseball player ! ...... A high school boy ! ......」

我又想對他表示我的仰慕,就說:「You are a beauty man,...... you know...... 美男子!」

他笑著糾正我說:「bilities !」

「bilities !」我複誦他的話,心想:Michael Jackson 的意思可能是,他其實不是一個 beauty,而是一個 bilities。

然後,我們邁著輕鬆的步伐,並肩走進一側是商舖攤位的小巷。他趁我不注意,突然敏捷的用一種特別的、接近棒球滑壘的動作,滑到一家小店後方的布幕後。我一邊走一邊找他,過了一會,他又從小店走出,回到我右邊身旁。

此時,我看見他全身罩著一件寬鬆的黃色雨衣。



解夢:

父親是音樂老師,也熱愛古典音樂,記憶中的童年,家裡有不少錄製了古典音樂的、又大又厚又硬的黑膠唱片。唯一比較接近「大眾音樂」(Pop music) 的唱片,就只是類似「真善美」(Sound of Music)的這種電影配樂而已。

小學五、六年級時,哥哥開始聽西洋流行音樂、買唱片來聽,我也有樣學樣的買了生平擁有的第一張唱片,其中有一首讓我直到現在還記憶猶新的歌曲,那就是童年時期的 Michael Jackson (麥可傑克森) 演唱的歌 -- Ben。也許可以這麼說,我是聽著、看著年紀和我相近的 Michael Jackson 長大的。

2009月7月8日作這個夢的前一天,恰好就是 Michael Jackson 的追悼會「In Loving Memory of Michael Jackson King of Pop 1958-2009」在美國舉行的日子。不久之前的 6 月 25日,20 世紀後半葉最令人懷念的藝人之一、偉大的流行音樂天王 Michael Jackson 在復出演唱之前驟然逝世。

夢中, Michael Jackson 表示要搭捷運,可以解讀為他希望能快點超渡自己死後的靈魂。

此外,由於英文 ability 是能力、本事、才能、技能的意思,因此夢中 Michael Jackson 說他是 bilities,可能透露出擅於化妝易容的他,終究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外貌美麗的人」(a beauty),而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a bilities = abilities)。

至於夢境最後 Michael Jackson 穿黃色寬鬆雨衣的劇情,可能代表他幽默的表示,他寬大為懷、輕鬆自在、依舊像個陽光大男孩的心靈可以承受過去那些風風雨雨的負面傳聞。

也許這只是個追思之夢,或是我心靈中 「Michael Jackson 成份」的發酵,但是夢境是否也是「通靈的捷徑」和「靈魂渡化的暫留時空」呢?從夢的時序和夢的內容來看,這個夢還真是耐人尋味啊!



【附影片:Michael Jackson "Ben" 1972 / 分享自 YouTube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夢的選擇與鏡中本色/2009.05.03


關於夢與人生,瀏覽了一些文人、宗教前輩的心得,有不少人都留下類似「人生如夢一場空」的意境或禪語。這樣子,夢還要記、還要解嗎?可能不去記、不去解嗎?

會不會只可能盡可能的選擇去記什麼、解什麼而已呢?是不是因為過度執著在某個暫時的過渡空間,所以纔發出「人生如夢一場空」的歎語呢?然而,前人之所以這麼瀟灑的放空自我,不也是為後人留下伏筆,留下再探索、再思考、再感受的機會和空間嗎?

美麗單純的表相之下可能是複雜難解的內涵,複雜難解的表相之下也可能是簡單的原理。窮盡一輩子而得到簡單的原理,卻又可能發現那早已經是古人行之已久的、甚至是天開地闢之時就存在的,那麼想想看,該選擇美麗單純的表相還是複雜難解的內涵呢?

夢就像自己的一面鏡影,面對鏡子、鏡中的你是什麼樣子?也許可以感受到內心的複雜,但是鏡中的你卻是如此單純、甚至美麗。那也是你,不是嗎?那是不是你真正的本色?

當你踏出自我的空間,和四面八方的訊息交會,心不由己、何處躲藏?但是鏡中的也是你真正的本色,你可以讓它更單純、更美麗......更像你想要的樣子......


P.S. (採自網路 -- LS.註)

孔子︰「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此語可能是孔子針對他自己而說,一般則指不再作夢了。不過,孔子的意思也可能是因為晚年喪志而失眠。

唐代詩人白居易:「來如春夢不多時,去似朝雲無覓處」-- 白居易表達他人生如蜉蝣般來去、空幻變遷、似春夢一場的感觸。

宋代詞人蘇東坡:「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蘇東坡表達他人生經歷如季節般變化、短暫流離,似秋鴻來信、如春夢一場的感觸。

南唐詞人李煜︰「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李煜將成就只視為流水一般可以傳遞給後世有緣人的訊息,表達他淡泊自在的人生觀。

清代小說家曹雪芹︰「三春事業付東風,明月梨花一夢」-- 曹雪芹將成就只視為東風一般可以傳遞給後世有緣人的訊息,表達他淡泊自在的人生觀。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表示,不得不去有所作為的各種法門,看來就像瞬時變化的泡沫、光影、露水、雷電一樣,會受到環境的影響而變化,像夢幻般難以執著。

佛學詩僧寒山:「昨夜得一夢,夢中一團空,朝來擬說夢,舉頭又見空,為當空是夢,為復夢是空,相計浮生裡,還同一夢中」-- 寒山表達他浮生若夢、夢中也有夢、夢外還有夢、何須計較是你夢見我還是我夢見你的人生觀。

詩人畫家席慕容在「送別」一詩中寫道︰「不是所有的夢都來得及實現 .............. 請為我珍重,儘管他們說,世間種種,最後終必,終必成空」-- 詩人畫家席慕容對夢境的感受可能體會最深刻,說的淺白直接,也最豁達......

........................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末日預言的數學證明 -- The Arithmatical Proof about The Prophecy of The World's Ending/2009.04.17


世界末日來臨之前,你想怎麼過呢?

我想拿出所有積蓄,做最後一次豪賭......

我想和最愛的人,共渡最後時光......

我想靜靜懺悔,為來世作好準備......

我想好好睡覺,作個最後的美夢......

我想做一件最瘋狂的事,那怕所有的人都笑我又笨又傻......

我想堅持到最後,想想看有沒有拯救世界的方法......

我想和吵架的人和解......

我想對心儀的人告解......

我想......什麼都不想......

我想......

........................

我只想......喝一碗湯......

........................


繼公元 1999 年世界末日的預言落空之後,將會發生世界末日的傳聞、憂慮和想像在21世紀初再度浮現,並且焦聚在由美洲失落的文明 「馬雅古文明」遺留的曆法和預言中被推算出來的日期 「2012年12月22日」,雖然這早已是很久以前的新聞。

實際上,「世界末日」可能是永遠不會發生的,就算會發生,通常也是緩慢的進行,直到逼近某個臨界點或轉戾點時,纔會漸漸產生可觀的效應,而且還伴隨著「新生世界」的來臨與成長。此話如何證明呢?一點都不難!因為,這可能只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問題:

從「現實與夢境的意識方程式 -- W = L x L + S」來看,當「現實世界 (W)」= 0 時,就等於是「世界末日」,比較正確的說法就是人類無法再意識到「現實世界」的存在。

不過,此時由於「自我意識 (L x L)」= -S,也就是人類還可以意識到「負潛意識世界」的存在,而「負潛意識世界」就是「潛意識世界的浮顯」,所以當意識到「現實世界」發生「世界末日」的同時,也將意識到一個「潛意識世界」或「夢幻世界」的顯現或實現。

在漢字文化中,有一種用「長眠」來比喻「死亡」的說法,那麼也可以說,「平常的睡眠」就可以比喻為一種「暫時的死亡」。可見,某種程度的世界末日幾乎是人體每天都在進行的生理及心理現象,原因可能是因為宇宙的進化、因為所謂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S.1) 的緣故而造成的自然機制。

茍,早期象形字的圖像是描繪著一個「警覺的狗」(a watching dog or a dog is on the alert)的樣子,也可以象徵探索觀測現實世界的「現實意識」。

【茍字演化】


日,除了代表太陽 (sun),也象徵某種「具有循環機制的能源或資源處理的核心」,又可以象徵「調控身心平衡穩定及自律運作」的「自我意識」。

【日字演化】


又,本意是手臂 (hand with arm)、助力 (give me a hand)、加成 (plus)、還有 (more)、此外 (else) 之意,也可以象徵儲藏情感、沉積微感、感應靈感的「潛意識」。

【又字演化】


日新,則代表轉化、進化、新陳代謝。「新」有刺激、親近、接近的內涵,也就是形容某個事物或現象產生的訊息感官刺激性很強而引起人體意識親近觀察的性質,甚至能造成人體意識產生進一步的調整、轉化與蛻變。

換句話說,古人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案頭語如果寫成「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式子,不但吻合了「現實與夢境的意識方程式 -- W = L x L + S」的邏輯 (P.S.2),也點出了一個「三方進化」 (即現實意識、自我意識、潛意識三個方面都在進化)的豁達人生觀,也就是:人的一生幾乎每天都在日新與日末、日出與日沒、清醒與睡覺、觀察與省視之間轉化、幾乎每天都在「新生世界」和「世界末日」之間持續進化呢!

在經過 2012年12月22日的末日傳說以後,或許還會有3013年1月13日、3030年3月30日......4140年4月14日......5210年10月25日......等等的末日傳說。對於特殊數字排列組合的關注、迷戀或迷惑、聯想,恐怕也是習於以管窺天的自性 (P.S.3) 使然哪!

雖然如此,咱們還是要有點憂患意識,不要太鐵齒!因為,記得在刊登這篇文章之前不久的三月初,恰好有報紙登出一則天文學家發表天文觀測的報導:一顆威力相當於 1000 枚原子彈、遠來的小行星在大約 1/5 倍月亮到地球的距離之際,很驚險的從地球近旁呼嘯而過......


P.S.1.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語出自漢字文化的古典經書集成「四書」之一的《大學》中收錄的、據信是漢字文化的殷商時期 (約公元前1600年 ~ 公元前1046年) 流傳下來的、在青銅盤器上鑄刻的勵志銘文,據說這段文字是殷商文明的奠基者之一「湯」所作。科學家也曾經推論,地球誕生初期,大地就像是個溫暖的池子、混合了許多元素和有機物質的「太古濃湯」,此後「太古濃湯」開始出現原始的生命形態,又日新月易的衍生出各種生物。

P.S.2. 關於「現實與夢境的意識方程式 -- W = L x L + S」的解釋,詳見「LS.夢本」之「現實與夢境的意識方程式」一文。--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3/11/20061017.html

P.S.3.「自性」一詞常見於佛學用語,但是一般人可能很容易誤解,不知是「自己的個性」、「自然的天性」還是「自私的性格」等等。本文所謂的「自性」,是「自我意識的慣性或習性」,也是「三識合一」的「心性」之中的核心部份。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一月三旬與月圓文化/2008.09.08


漢字文化中,以月亮盈虧來制訂的古代曆法(俗稱「農曆」或「陰曆」),通常一月有三十日、十日為一旬,所以一個月就有三旬:上旬、中旬、下旬。其中,月圓或滿月的時刻就發生在中旬時期,也就是在農曆或陰曆每個月份的十五日左右。

問題是,古人為何要用「旬」字來表達把一個月份區分為三段時期的數字單位呢?

第一、「旬」字是由帶有「包裹」意義的「ㄅ」和帶有「太陽」或「日光」意義的「日」所組合,它的原始意義就是「包裹日光」或「內部有個像自然發光、產生能量、循環運轉的太陽般的包裹(package)」,也可以引申為「推動心智自律運作的、處在較封閉資訊空間中的循環性資訊處理機制」,亦即「個體的自我意識」。

第二、月亮以一定的盈虧面積來反射日光,又是夜空中看起來最大的星體,就像攜帶日光、與日為盟的包裹。包裹大、明亮多,包裹小、明亮小,如同意識的感知能力或理解程度會因為處在不同的生理狀況而有所調節或變化。從「現實意識、自我意識、潛意識」的意識結構(P.S.)來看,以象徵「人體中的小太陽」的「旬」字來比擬明理自持、漸近變化而自律運作的「自我意識」是不為過的。

第三、一般而言,在「一月三旬」之中,「中旬」是月亮趨向最圓最亮、感光面積最大的期間,此時人體的自我意識也可能變得很敏感,對於夢境或潛意識發出的訊息感受力增強,甚至會在現實面和潛意識的大量訊息交會之下而產生各種攪亂身心的疑惑感,進入比較強烈的「意識重整」的階段。

【旬字象徵】


由此,可以解釋許多有關「月圓文化」的自然現象,例如:和月圓有關的狼人傳說、據說月圓之時犯罪率和車禍率較高、有些婦女在中旬的月經期間情緒比較不穩定、月亮中有搗藥濟人的玉兔、嫦娥吃了仙丹而飛天奔月、吳剛為了仙術而日復一日砍伐一棵會自動癒合的不死桂樹......等等,可能都隱含著與「意識重整」有關的內涵。

也因此,包含「旬」的「詢」字,它的本意就是「中旬解疑」或「中旬解惑」,甚至有「中旬解夢」的含意。也就是在自我意識最容易迷惑失序的「中旬時期」提供一定的訊息來輔助或修補個體的自我意識,使它在人體身心的自律運作中維持一定的穩定度與適應性。這可能是因為,古人曾經觀察到,來自潛意識並可能形成夢境的訊息回溯現象,就像月亮的盈虧一樣,有一個週期性的變化,並且如同月球對地球潮汐溯流的影響一般,在月圓的時期常常發生較強烈的訊息回溯。

直到今天,在一年之中,通常月亮最大最圓的一天,也就是俗稱「中秋節」的日子。就心理層面而言,古人似乎認為這一天纔是一個年度最中間的日子(其實是陰曆春節之後,大約渡過三分之二年的時候),也是人體意識是否能夠順利渡過「年度意識重整」的關鍵期。

也因此,就漢字文化的原始意義而言,在中秋節這一天,吃月餅、吃柚子、吃菱角、賞月......等等,其實都比不上「團圓」的意義來的大。而這個「團圓」,可能不只是「群體意識相聚的團圓」,更是「個體意識本身的團圓」。

人浮於事、隨波逐流,心靈點滴有時就寄託在懸空的月亮。

忙了春夏、秋冬將屆,那附著於月的心靈也該返回自家了。

【中旬的圓月】


P.S.:有關「意識結構」的說明,參見「LS.夢本」之「夢的原理--名詞解釋」、「現實與夢境的意識方程式」。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三足酒器之謎/2008.05.26


唐代著名浪漫詩人李白 (公元 701 年 ~ 公元 762 年) 有一首令人印象深刻的飲酒詩《月下獨酌》寫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以前總以為,這詩中的「三人」指的是「李白、月亮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或「月亮、李白、李白在水中的倒影」。在夢境和意識的探索過程中,纔發覺,李白說的「三人」有可能以上述三者的關係隱喻了人類意識結構或心識結構的「三識」 -- 現實意識 、自我意識 、 潛意識。(P.S.1)

一方面,酒精有抑制中樞神經傳遞訊息的作用,是一種可以讓人感覺到意識具有不同層次的催化劑。另一方面,兼有放鬆作用和麻醉作用的酒,不能不說是風花雪月和感性文藝的近旁鄰居。酒能使人陶醉於良宵美景,也能使人爛醉於亂性淵藪,兩種截然不同的心靈向度,說明了酒是打開潛意識之門的鑰匙之一。

從殷商文明 (約公元前 1600 年 ~ 公元前 1046 年) 延續至周王國時期 (約公元前 1046 年 ~ 公元前 249 年) 所開啟的飲酒文化中,作為飲酒使用的酒器「爵」、「角」、「斝」等,通常都是「三足」的型式。就一般的力學常識而言,其實「三足」比「四足」還不穩定,就像一般的桌子和椅子大多是「四足」,很少有「三足」的。現在我們可以理解,這些「三足爵」很可能和「三識合一」(P.S.2)的意識結構與心智活動有關,這也是為何古代有所謂「酒過三巡」的飲酒禮儀。也就是說,這種表現在酒器上的不穩定架構,可能是為了更大層面的穩定性而設計出來的。

【爵字演化】


由此或可推知,古代圓型的「三足鼎」和方型的「四足鼎」雖然都是鼎,但是用途可能不太一樣。「三足鼎」可能用於烹調和酒有關的食物,也就是在烹調食物時加了酒,有點像現在的燒酒雞、燒酒鴨......一類的東西,或是料理出來比較有混合感或融和感的食物。

【三足鼎與四足鼎】


古代文字學家許慎 (公元 58 年~公元 147 年) 在其著作《說文解字》中也提到:「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意思可能就是:有兩個提把的三足鼎是用來烹調帶有混合性或融和性的、五味雜陳的食材,通常是大宴或國宴使用的貴重食器或禮賓食器。這說明了,「三足鼎」的原始用途可能也帶有外交禮儀或文化融和的象徵意義。

【鼎字演化】


酒的發現本來或許是一種偶然,但是古人喝酒卻可能逐漸發展出一種有目的行為 ,也就是經由「酒過三巡」的禮儀過程去意識平常壓抑在內心深處的種種感性訊息,同時藉此化解其中阻礙身心運作的訊息,並且訓練或修正自我意識的慣性反應。

也因此,對於古人來說,喝酒的行為除了有紓解情緒的目的之外,可能還有類似冥想效應的「意識體操」的功能,也就是讓意識的操作從「舉棋不定」、「猶豫不決」演化到「見機行事」、「當機立斷」的有利於生存決策的輔助作用以及達到維護心智穩定運作的某種效用。

從文字的含意來推敲,春秋戰國時期「秦國開鑿鄭國渠」的事蹟可能也隱含了「藉由酒的催化作用打開通往潛意識和夢境的交流管道」的象徵性。因為,「鄭國」的「鄭」字本意是「供酒的山城、港埠或郡邑」,「鄭國渠」自然也可能有「酒品運輸通路」的含意呢!

【奠鄭字形演化】


不過,酒能成事、也能誤事,可以藉酒壯膽、也能藉酒裝瘋,這可能就是飲酒文化演變到後來會有「禁止未成年人飲酒」的原因。這應該不是年齡大小的關係,而是因為心智成熟的人喝酒大多可以舒緩身心,心智不成熟的人喝酒卻可能會洩慾鬧事。

從漢字文化來看,古人可能認為:酒後容易因幻覺見鬼而恐慌失態或性情大亂的人,是「醜」;通過酒精考驗而不會亂性誤事的人,就能「加官進爵」;能夠分析理解酒的作用或懂得解酒的人纔有資格稱為「酋」或「酋長」;而對酒精作用和品酒方法的研究非常精密透徹、又懂得釀酒技術和供應美酒給人品嚐的高手,無疑就是「尊」或「尊者」了。


【酋尊字形演化】


可見,所謂「三足鼎立」這句成語的原始意義應該不是建立在「三足鼎」優於「四足鼎」的思維之上,而是暗喻著心智運作在通過「三識合一」的過程之後,產生的理性思維纔會更加合情合理,也更能適才適性的內外兼顧、融會貫通、遊藝人間。


現在,三足的器物似乎已經很少見了,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個可能,漢字文化長久以來已經習慣了某種比較穩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

第二個可能,三足器物的使用,成了少數大內高手或特定專家秘傳的、看似深奧難懂的知識。

第三個可能,也許是已經失傳的某種古人的智慧:後來的四足器物可能暗藏著某種效用類似「陀螺儀」或「陀飛輪」的玄機,讓一般人在面臨變化調適的過程中察覺不到七上八下的不穩定感,有如某種自動調控的智慧型平衡機制。


不論如何,李白在《月下獨酌》裡「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的詩句中,隱隱約約的表達出他對人體意識運作的一種深刻體會:在清醒的時候,意識通常是處在「三識合一」的狀態;在醉酒的時候,則如同睡夢中的情況一般,意識通常是處在分解的狀態。這種意識的合與分,很可能都是人體身心運作的一種自然的平衡機制罷了。

此外,《月下獨酌》最後兩句的「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則點出了李白的另一個體會:「三識合一」的意識運作似乎往往是結合在一種若即若離、相互刺激、彼此競逐的狀態,並且難以預期什麼時候彼此會進行訊息的交流?什麼時候又會結束彼此的對話?永遠如雲霧般飄邈曲折、捉摸不定。


P.S.1. 、P.S.2:有關「三識」與「三識合一」的解釋,詳見「LS.夢本」之「夢的原理 --名詞解釋」。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3/10/elements-of-dream-vocabulary.html

P.S.3:現存仍在使用的「三足之器」: grand piano(平台鋼琴)、照像機腳架、望遠鏡腳架、麥克風腳架......等等。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