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神與形


西方人一般稱神為 God 等 (也有 Got、Gott、Goth、Guthan、Ghut 等的發音),God 與 guard (守衛) 發音極為相近。從古埃及以來的西方宗教歷史觀之,God 基本上就像守護其信仰者的 guard,是出於一種「保護神」或「守護神」或「告禱的、召喚的、求救的對象」之概念,也帶有「創世神」的色彩。於是,西方文化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天國」(God 創造並且直屬管轄的保護國) 的概念。


古代東方文化中的神,則比較傾向「自然神」的概念。因為「神」這個字是「示」與「申」的組合:在早期殷商文明的甲骨文中,「示」有「天空向下放射光芒」或「上天懸掛發光星體」之意,可以引申為崇高的天光普照人間;「申」則是「閃電」的形象,可以引申為「神靈」。

English 的 shine 中出現的字母組合 shi 與「示」的現代發音 shì 或 shí 等雷同。台閩語「神」發音為 hsín 或 shín,正好也和 shine 相似,台灣國語或北京話或華語或普通話則發音為 sén 或 shén,也很接近 shine。English 的 shine 意思是閃耀、閃亮、光亮、光耀、陽光燦爛......等意思,也可以形容閃電的光亮,如:shining flash thunder light 意思是「閃亮飛迅的雷電亮光」。這意味著,「神」這個字可能與 English 的 shine 系出同源。

       【附圖:閃電的影像 / 圖片採自網路】



【附圖:「示、申」文字演變】



換句話說,在東方文化的原始概念中,其實「光、電」就是神。將之引申到現在的觀念來談,也可以說,甚至包括肉眼看不見的不可見光、電磁波、微波、無線電、輻射線也都是神。

由於「光、電」包括了可見與不可見的部份,因而對東方人來說,「有形的神」與「無形的神」都是可以接受的,差別只在於其頻率和波長的不同而已。也因此,自古以來東方文化對於偶像崇拜的問題沒有太大的爭議,具象的神像和抽象的牌位都可以當作是神的象徵。

例如,「天帝」是漢字文化傳統宗教裡最高的神,也是眾神的領袖,而北京祈年殿中的「天帝」只有一個不足二尺的小牌位,既不知「天帝」的性別為何,也不知「天帝」的樣貌為何,這正是象徵了無形神為最高神的觀念。

此外,人與神的關係在東方文化中是非常緊密的。例如,看起來光采飽滿,可以叫作「有神」、「神氣」,就好像電燈發出強光、電池充飽了電一般;而相反的,「無神」卻用來形容頹喪枯槁的狀態,例如「兩眼無神」就是指一個人很疲倦或很空虛、提不起勁的樣子。

由此可見,東方人所謂的「神」,與古代的巫醫系統有很大的關係,在環環相扣的人體基本架構「身、心、靈」三者中,「神」代表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幾乎等同於精神或靈氣的意思,也是「精、氣、神」的一部份。

由於「神」也有不易直接觀察描述的性質,因而「神秘」、「神妙」、「神奇」等形容事物極為高深獨特而難以掌握的詞彙都與「神」有關。當然,世上高深獨特的事物不會只有一種,因而在東方人的概念中,「多神」與「一神」也都是可以接受的。那就好像是說,神可以是圓形的,也可以是方形的,而你要說「點」纔是構成一切形狀的基礎也可以。

因此,當一個人開始有「神」的概念之後,往往就會發現,神是形形色色、無所不在的;神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神是道,也是器;神是無窮無盡的,也是安於人身的 (人體也有弱電流在運轉)。

其實,按照古代東方「神即光、電」的概念來看,自從富蘭克林 (Benjamin Franklin,1706 ~1790) 引天空之閃電蓄電於電瓶、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1874 ~ 1931) 發明實用的鎢絲電燈以來,現今燈光電器充斥的時代可以說就是一個「神的時代」、一個人與神共存共榮的時代。

於是可想而知,當人坐在電腦前打字上網、用手機講電話、轉換電視頻道、聽收音機、看 DVD、開關電燈、使用電器、攝影照相、言談思考......,「神」很可能都無時無刻以電磁波的形式記錄著人的一舉一動、一點一滴的作為呢!

說起來也真巧,如果把漢字「光、電」的羅馬拼音「guang、diàn」(台語則是 geng、dén) 取出頭一個子音 g、d,再於兩個字母中間加上一個輔助發聲的母音 o,就成了god。接著,再將 god 的第一個字母改為大寫 G,寫為 God,天哪!那不是和西方人所謂的神 -- God 一模一樣嗎?


P.S.1. 漢字文化古稱「北極星」或「北辰」爲「帝」,「帝」也是古天文表示星星亮度的星等名稱之一。 此外,印歐語系的字根 *deyw-o- 也有「帝」或「神」(與 God 或 shining 互轉) 之意,d、t、z 發音也有互轉的可能:

(以下收集的是世界上一部份語言的英文名稱之一或中文漢譯之一,冒號後面則是相當於古漢字「帝」之意的發音之英式拼音及其可能帶有的漢字語意)


Sanskrit (梵語):देव (devá) -- 帝皇

Avestan (阿維斯陀語):daēva -- 帝皇

Latin (拉丁語):deus -- 帝宇星

Italian (義大利語):dio -- 帝星;帝王(皇)

Lithuanian (立陶宛語):dievas -- 帝皇星

Latvian (拉脫維亞語):dievs -- 帝皇星

Old Prussian (古普魯士語):deiws -- 帝王星

Oscan (奧斯坎語):diúveí -- 帝宇皇威

Umbrian (翁布里亞語):di -- 帝

Gaulish (高盧語):Dēvona -- 帝皇姆

Greek (希臘語):Ζεύς (Zeus) -- 極宇星,現代中文多音譯「宙斯」,漢字文化古代的思想家之一孔子可能曾經提及並音譯為「諸斯」或「示諸斯」(即「神Ζεύς」之意)。

Frisian (弗里西亞語):tios -- 帝皇星

Russian (俄羅斯語):диво (divo) -- 帝皇

Polish (波蘭語):dziw -- 帝極王

坎姆語:di -- 帝

English (英語、英格蘭語):Tiw -- 帝王、God (可能意爲 「General of 帝」或「冠于帝」、「冠帝」、「廣帝」、「高帝」、「光帝」、「總于帝」等即類似漢字文化的「上帝」,或是「神 -- 示申」ㄧ字代表的本意「光電」二字的漢語子音 g、d 組合加輔音 o 的組合)。

German / Deutsch (日耳曼語、日爾曼語、德語 / 德語、德意志語):Ziu -- 極宇

Old Norse (古諾爾斯語):Týr -- 帝宇兒

Gothic (哥德語):Tyz -- 帝宇極

Welsh:威爾斯語:duw -- 帝宇王

Irish (愛爾蘭語)、Gaelic (蓋爾語、凱爾語、凱爾特語):día -- 帝昂

Lycian (利西亞語):ziw -- 極王

Luvian (盧維亞語):tiwat -- 帝王大

利地亞語:Divi -- 帝威

帕來語:tiyaz -- 帝宇昂極

Armenian (亞美尼亞語):տիվ (tiv) -- 帝皇

Old Church Slavic (古教會斯拉夫語):дивъ (divŭ) -- 帝皇宇

華語:dì -- 帝

台閩語:dê -- 帝

Hebrew (希伯來語):Shaddai -- 尚帝、星皇昂帝大盈。據說 EL Shaddai 又意爲「豐滿、豐富、全能的神」,其中 Shaddai 有「豐滿」之意,所以漢字「寬敞」ㄧ詞中帶有的字素「尚」(漢語起音也是 sh 或 hs 等) 很適合用來翻譯 Shaddai 的前ㄧ音節;EL 則代表「神」,但 E 和 L 的發音也可能與 English 之 electricity 及 light 相通,意即可能也與「示申」組合的漢字「神」之象形字帶有「光電」的內涵相通。


..................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變化與中心




政經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藝術中心、科技中心、資訊中心......以致於......文明的中心。

文明往往如同人們對植物由種子發芽成長的觀察一般,被描述爲從某個中心發展出來。

當具象的「種子」,通過「中心」的抽象概念,轉譯爲「文明中心」的詞彙時,也隱含著一種意義:文明將如植物一般有著生滅消長的過程。

於是,當這個文明的「中心」消失或毀壞了,也標示著這個文明的衰退式微。

如此一來,理想的中心應該是一個永恆靜止不變動的小點,甚至這個中心點最好是不佔空間的、無形的。因為,這樣可以讓這個中心比較好維護,甚致微小到沒有被毀滅的可能。

宇宙中有沒有這樣的一個中心點呢?

20世紀末的物理學家一方面提出了由「無」或「一點」出發形成宇宙的「大爆炸理論」。另一方面在量子世界的探索中,又發現根本無法測量「點」的位置。

那麼,世界到底是由中心發展而來的,還是中心是由周圍的事物定義而來的呢?

從常識來看,中心似乎總是由周圍可知的事物或可知的範圍來定義的。當周圍可知的事物或可知的範圍有所變化,中心也會跟著變化。因而,實際上「中心」常常會受到牽引、拉扯,而產生「偏心」的狀態。

變化可以經由比較來察覺,但是會變成甚麼,就很難確定了。因為不一定可以確定,但是又很想確定,所以就有了預測和預知的學問。

從古到今,人們對於「變化」的研究推論與「中心」的另起爐灶,前仆後繼、樂此不疲。這說明了,「變化」還比「中心」永恆一些。

如果「變化的現象」和「中心的追求」是永遠無法避免的,那麼人們真正需要的,或許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應變中心」吧!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四腳蓬OPS






「一紙空間」(One Paper Space,簡稱OPS)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由僅僅摺疊一張紙所產生的空間模型來建構的空間或造型。


2006.06.21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真假


A:「這世界一切都是假的。」

B:「那麼,你現在說的,是真還是假呢?」

此時,如果 A 回答:「我說的是真的」,那麼就代表世界上還有真的東西,因此 A 的論述就不能成立。

此時,如果 A 回答:「我說的是假的」,那麼根據 A 的觀點,世界就應該是真的,因此 A 的論述還是不能成立。

換句話說,無論 A 回答是真還是假,都與他原來的論述產生矛盾。因此「這世界一切都是假的」這句話,可以說是毫無意義的話。

由於 A 把自己抽離出世界,然後再來觀察世界,於是他的說法只有在他自己不存在於世界中時纔能成立。在這樣的狀況下,「自己」與「世界」兩者,其中必然有一個是真、另一個為假。但是,A 當然不會認為「自己」是假的,所以他必然會認定「世界」是假的。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錯誤思考,是因為 A 忘了「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份。

乍聽之下好像意境深遠、充滿大智慧的話語,有時候只是一些不合邏輯的謬論而已。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電影筆記--陰森林(The Village)



【附圖:電影 The Village (台灣中文譯名:陰森林) 海報之一 / 圖片採自網路】




乍看片名,會以為「陰森林 (The Village)」是一部恐怖片,看了之後,纔知道......


「陰森林」其實是位在一處野生動物保護區裡的森林,森林裡有一個與世隔絕的村莊,而村莊裡的長老們為了守護村落,長久以來編造了「村莊周圍森林中有恐怖怪物」的故事來嚇唬年輕人,免得村莊的人口外流。

村中有位長老的女兒,她是一位盲女,由於她的情人被暗戀她的弱智青年殺傷,需要去鎮上拿救命的藥,於是那位長老纔向盲女透露森林怪物是長輩們共同造假的事實。

後來盲女歷經千辛萬苦,還在途中遭遇弱智青年假扮怪物的襲擊,終於智取攻擊者、穿越森林、拿到解藥,又返回村莊。

對於盲女來說,怪物仍然是真實的,而她的情人也得到了解藥;對於作怪傷人的弱智青年來說,得到了制裁;對於長老們來說,為了維護社會而編造的謊言也 沒有被揭發,甚至還要感謝弱智青年的死得其所;對於盲女的父親來說,他為了讓女兒可以救她的情人,寧可不顧其它長老的反對而洩露真相;對於發現盲女的保護區警員來說,他不但沒有揭發有人生活在野生動物保護區中的超級八卦新聞,又幫盲女偷拿警局裡的藥,實在是一位大善人。

換句話說,這個封閉村莊在歷經風波與危機之後,結局堪稱圓滿無比。


從這部電影可知,一個封閉社會之所以會與世隔絕,或許有它不願被揭露的陳封悲慘往事,然而悲慘的事情仍然有在封閉社會中再次發生的可能。

當封閉社會發生了嚴重而無法自行解決的問題時,它的兩難就在於:究竟要為了得到外界的援助而放棄迷信並且導致社會的瓦解呢?還是要為了維護社會的存在而拒絕向外求助並且讓下一代失去發展的機會呢?

電影中的保護區巡邏警員沒有直接干涉這個封閉社會,只是仁慈而無條件的依盲女要求而盡可能提供善意的幫助。

電影「陰森林」傳達了一個最重要的訊息:不論一個社會究竟是開放還是封閉,善意、寬容、愛與尊重生命的人性價值還是最高的。

開放社會應該如何對待封閉社會呢?或者說,文明世界應該如何對待世上僅存的少數原始社會呢?這部電影或許能提供一點啟示吧!


乍看片名,會以為「陰森林」是一部恐怖片,看了之後,纔知道......「陰森林」是一部最恐怖的恐怖片。因為人世間最恐怖的,其實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基於慾望與自私所造成的瘋狂。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0月16日 星期三

四瓣斗OPS















四瓣斗 OPS 與胡椒粒




四瓣斗 OPS 與葡萄




四瓣斗 OPS 與雞蛋




四瓣斗 OPS 與橘子




四瓣斗 OPS 與蘋果




四瓣斗 OPS 與洋蔥




「一紙空間」(One Paper Space,簡稱 OPS)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由僅僅摺疊一張紙所產生的空間模型來建構的空間或造型。


2006.06.21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三菱蓋OPS



「一紙空間」(One Paper Space,簡稱OPS) 顧名思義就是可以由僅僅摺疊一張紙所產生的空間模型來建構的空間或造型。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人性與水性


固態是結構嚴謹,秩序謹然的。
液態是彈性鬆散,順勢流行的。
氣態是自由混成,飄忽不定的。

水的固態是水分子凝聚成的結晶體--堅硬但易碎的冰。水的液態是擺脫了結晶體結合力的水分子群,結構鬆散,流動性強,順勢流行,這也是水的常態。水的氣態則是由運動更劇烈的水分子形成的水蒸氣。

水從結構嚴謹到自由混成,經過了一個鬆散的過渡,這是水最常存在的形態。

人體的重量有70%是水,是否人亦當以鬆散、順勢、流動為常態呢?

「冷靜、頑固;溫和、流俗;狂熱、浮燥。」這些常常用來形容人的情緒或性格的詞彙,完全吻合了水的三種形態特徵。

水在人體上所占的大量比重,暗示了人性與水性的密切關係。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空間是希望的容器


當我們有了一片土地,希望有了立足之地。

當我們有了牆壁屋頂,希望分別了內與外。

當我們在牆壁上開窗,希望就在窗口流動。

當我們在牆壁上開門,希望就在門口走動。

之後,我們希望的越多,內外也分別越多、層次越細、擴展越廣。

環境裡的一切都從希望而來。如果沒有希望,什麼空間都不會發生。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合院與離園


合院建築是古時候以防衛需求(包括戰爭兵險的防衛與惡劣氣候的防衛)為重點的建築型態所發展出來的建築型式,在古希臘、古羅馬、古東方文化或沙漠地區的建築物中,都有顯著的例子。

由於防衛的需求,住宅的室內空間,是由界定領域的連續外牆,向外牆所圍起來的內部空地,延伸出各別的室內空間,從而在平面配置上,形成了一個外觀相連而內部分離或並連的形式。

這些室內空間佔據了內部空地的周圍之後,自然形成了一個多用途的中庭內院。藉著這個中庭內院,提供了室內空間所不能提供的各種生活機能。

合院本來沒有容納草木山水的庭園空間。因為在上古時代,合院之外就是無盡的荒野與叢林。只有座落在大規模都市化的城鎮中,庭園纔顯得重要起來。

合院的型式,原來並沒有考慮到內部庭園的存在,因而只能把庭園附加在合院的外牆之外,再用另一道庭園的圍牆與合院結合起來。而庭園的圍牆也因為其中容納的自然元素而變得不規則。

合院的居住空間是圍牆的內伸,而庭園的圍牆則是自然世界的外緣,兩者的出發點是完全相反的。

於是,庭園與合院的組合,形成了一種聯合的關係,而非一體成型的關係,因而是若即若離的。

相對於合院來說,如果要給予這種性質的庭園一個名稱,似乎沒有比「離園」更恰當的了。

「離園」是一個可以暫時脫離被合院的方整嚴謹與防衛形態所束縛,而又能安全的在其中親近自然的場所。

「合院」與「離園」這種若即若離的性質,使得類似《紅樓夢》所描述的古典浪漫故事,得以在其中發生,也得以傳唱千百年。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凝結的紙語


剛剛生產出來時,只是一片空白,厚度通常很薄,可以是軟的,也可以是硬的,請問是什麼?

是浮生若夢的人生!

不!你想太遠了!是紙,是 paper,是你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紙。

空白的紙從造紙廠裡生產出來,落到不同的人手中,就變成不同的樣子。大多時候,它被當作一種傳遞資訊的平面載體,或是充做用後即丟的清潔衛生用品。有些被裱起來當成寶貝、有些被丟棄變成垃圾。誰能感受到一種完完全全屬於紙的、與生俱來的性情呢?




也許是因為忽略紙的感受太久了,有一天,我依稀聽見紙在對我說話。它發出一種幾何式的語言、一種很有感覺的語言。我傾聽了、我著迷了,我的雙手順著紙的聲音開始動了起來,和它玩了起來。

於是,我的雙手竟成了紙的媒體。一張張的紙,就這麼化作一個個凝結的紙語 -- 它們就是「一紙空間」(One Paper Space,簡稱OPS) ,顧名思義就是摺疊一張紙所產生的空間造型。


相關文章:LS.摺本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生活中的抽象畫.003--日久生鏽和表面油漆剝裂的汽油桶(俯視局部)


如果眼睛是方形
是否看東西會變成一幅一幅的框景
用相機去補捉
實虛演映的畫意
用光影去收集
靈動閃現的詩情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城市的角落裡沉靜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隨意的腳步中留影


日久生鏽和表面油漆剝裂的汽油桶(俯視局部) ~ 2007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002--光滑的黑色咖啡桌面反射的燈光(俯視局部)


如果眼睛是方形
是否看東西會變成一幅一幅的框景
用相機去補捉
觸動神經的畫意
用光影去收集
照見心靈的詩情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城市的角落裡沉靜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隨意的腳步中留影


光滑的黑色咖啡桌面反射的燈光(俯視局部) ~ 2007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0月13日 星期日

生活中的抽象畫.001--建築設計草模型製作空間裡的噴膠和灰塵以及模型材料留下來的痕跡(俯視局部)


如果眼睛是方形
是否看東西會變成一幅一幅的框景

用相機去補捉
匆匆一瞥的畫意
用光影去收集
偶然遇見的詩情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城市的角落裡沉靜
生活中的抽象畫
在隨意的腳步中留影


If the eyes are square

Whether looking at things will become a framed scene 


Catch up with camera

A fleeting glance

Collect with light and shadow

Poetry by chance


Abstract painting in life

Quiet in the corner of the city

Abstract painting in life

Take photos in random footsteps




建築設計草模型製作空間裡的噴膠和灰塵以及模型材料留下來的痕跡 (俯視局部)  / 2007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怪物現形/1994.02.25


走上階梯,來到一處全部都是灰色石頭建造的神壇,許多遊客正在這裡參觀。

我發現一個石彫的眼睛在動。那是一個類似烏龜造型、四腳抱著一根柱子、身體兩邊有翅膀、眼睛是綠色的怪物雕像。

這雕像晃動得越來越厲害,竟然變成一隻活的生物,飛了起來。

此時,遊客都慌張的四散奔逃,我也從剛才上來的地方溜走。


解夢:

在我的印象中,許多宗教色彩濃厚的建築,包括神壇和廟宇,普遍設置了許多供人膜拜的神佛雕像、怪物雕像(如:盤柱之龍、鳳凰麒麟、巨人般的神像等等),潛意識在這個夢中創作出來的神壇也不例外,只是比較另類一點而已。

有時候我會想,萬一這些不動的雕像都活了起來,人們會有怎樣的反應呢?我自己又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呢?潛意識用這個夢來測試自我的反應。

記得我曾經請教一位牧師:「如果耶穌基督依《聖經》所言,將會再度降臨世上,那麼當祂來到世上時,我們要如何認出祂來呢?」

牧師沒有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只是開玩笑的說:「也許祂的長像就跟你一樣呢!」

這讓我懷疑,在膜拜供奉一具具冰冷的雕像之餘,人們是否真的能接受活生生的神人或神物的存在?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打老鼠/1994.01.01


Liv、媽媽和我在廚房發現一隻黑色的老鼠,老鼠知道被發現了,就跑到洗水槽上的一個鍋子後面躲起來。

她們要我打那隻老鼠,我拿起皮製拖鞋,等老鼠爬出來時朝牠的腹部丟過去,老鼠彈飛出來,掉在地上,上半身和下半身斷成兩截,還在動。

我想,牠一定很痛苦,就拿起拖鞋把牠用力打扁,想早點結束牠的痛苦。


解夢:

所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人鼠之間似乎無法和平相處。夢中出現打老鼠的情節,一點都不會讓人感到意外,尤其是這隻老鼠居然敢闖進家中的廚房。

話說回來,老鼠也有可取之處,否則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就不會把老鼠排在第一位,而迪斯尼也不會製作出米老鼠的卡通。

其實,這夢中晝伏夜出的老鼠,可能象徵了主導夜夢的潛意識中被母親和妻子認定為比較負面的一部份--也就是與「好的潛意識」相互對立的「 壞的潛意識」。

自我意識在夢中藉著幫助母親和妻子打擊「 壞的潛意識」(也就是許多堆積在心靈深處的負面訊息)來維持心靈的清淨。因而,這個夢可以說是個「心靈淨化之夢」。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喜帖/1993.08.XX


她拿著一疊喜帖,喜帖上面印有我的名字,對我說:「這是我們的喜帖。」

我以為她在開玩笑,狐疑的問她:「妳說是誰的喜帖?」

她斬釘截鐵的再說一次:「我們的喜帖!」

然後,我們相擁。


解夢:
 
這個在1993年8月作的夢,很明顯的是一個「感應未來的夢」。因為,1993年的9月我和 Liv 纔相識,接著就在10月準備喜帖、11月訂婚、12月結婚,然後飛到巴里島(Bali)去渡蜜月。

為何感性的潛意識大多時候總是跑的比理性的自我意識還快呢?我還是參不透個中的道理。或許在萬藾俱靜的深夜中,沉澱在內心深處、補捉最細微訊息的潛意識,有個比理性更精緻細密的思考機制吧!

要說是人生如夢、夢如人生,這個夢似乎說明了一切。直到多年以後的一個晚餐時分,我纔告訴 Liv,曾經在還沒有認識她之前作了這個夢,而她倒是一點都不驚訝呢!



P.S.相關文章:夢的原理 -- The Elements of Dream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