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0日 星期六

正與負


在現代心理或心靈哲學的領域中,常常會看到所謂「正面」與「負面」的說詞。由於「正」、「負」的觀念及符號表示在數學中也等同於「加」 ( + )、「減」 ( - ),這往往很自然的使人產生一種腦神經的聯結效應,把「正面」和「增加」、「益得」、「累積」、「積極」聯結在一起,又把「負面」和「減少」、「損失」、「消去」、「消極」聯結在一起。

然而,是否「正」者必優、「負」者必劣呢?漢字文化的古人在造字時,是怎麼產生「正」和「負」的概念?又如何看待「正」和「負」的價值呢?

早期的「正」字畫成「上口下止」或「上一下止」的象形,其中「口」與「一」代表某個關口、定點、目標、範圍或境界、界線,「止」則為腳部,是「走向某個界線或境界」的意思。後來,「正」加了「行」的符號「ㄔ」而衍生出「征」字,「征」的本意就是「正行」或「走向某個界線或境界的行為」。




【附圖:正字演化】


因此,「正」可以引申為「止於至善」,也就是「走向最高最遠的境界」。例如:「正典」、「正經」、「正式」就是指一件事物或式樣看起來非常隆重,甚至完美至極,有如可以收藏的經典一樣。此外,「正」也有「實行」的意思,所以纔衍生出「証」字,意思是「經過實証的訊息」。因而,「正」通常也可以作為相當於英文中「現在進行式」的輔助語,例如:我正在吃飯、我正在看書......等等。

「証」與「證」的不同在於,「証」是「實証」、「驗証」、「証明」的意思,「證」則是一種「資格的檢驗」、「身分的核對」、「登錄於某種名冊或表單的名份」,例如:證件、證書、身分證。換句話說,「證」不一定能作為長久有效的「証」。所以,「正」也被引申出「平穩」、「正確」、「正當」的等意思,因為要長久維持一個「正」相當不容易,要經過時間的考驗、長期的實踐和檢驗,纔能方正穩當、面面俱到,做到持續的正確。

由此可知,「政」的本意就是「鼓勵為正」、「鼓勵自己或他人從事正面的、積極的、面面俱到的思考或行為」。然而,所謂「矯枉過正」,過度追求完美有時候也可能會變成一種「病態的正」,也就是所謂的「症」。或許,飲食過度、體力透支、水土不服、精神耗弱......等等超過人體機能適應能力與負荷能力的狀態就是疾病症狀的原因之一呢!


那麼,「負」又是什麼呢?

「負」字的篆文是「上人下貝」的組合,其中「貝」與「財貨」、「財產」有密切關聯,意思是「人守護著很多財貨或財產」,所以也引申出「負責」、「負擔」等詞,類似「承擔」之意。因為負責而擔心有所損失、擔心辜負委託之人、擔心變成負心的人,所以「負」字也就和減損、減少、保守的消極、行動的不便、直覺的否定等產生關聯。《說文解字》也記載「負,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一曰,受貸不償。」。




 【附圖:負字演化】


簡單的說,「負面」就是因為心裡有負擔所以難以向前大步行動的狀態,「正面」則剛好相反的可以勇往直前。「正面」與「負面」其實都有維護身心機能平衡穩健的作用,過度正面和過度負面都未必是最佳狀態。

顯而易見的,開創者具有不是過度莽撞躁進的正面思考、負責人持有不是過度憂慮不前的負面思考,兩者都是理所當然的。當然,如果能夠正負兼顧、全面思考、時時保有一顆歸零的心,那麼距離通往有為有守的達人境界也就不遠了。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數學之謎:1 + 1 = 2?






一般而言,「1 + 1 = 2」這個數學式的意思是:在相同成份與相同單位的狀態與條件之下,1 加 1 就等於 2。

實際上,這個紙上作業的數學式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思維表達。如果真的要實現這個式子,必然不能忽略其中「加號」(+) 和「等號」(=) 的意義。

加 (+)、減 (-)、乘 (x)、除 (/) 和等於 (=) 看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上卻包含許多現實面、技術性和隨機性的問題。更多時候,就連這些符號的簡單意義都會逐漸糢糊和瓦解。

現實生活中,尤其是和感情生活有關的事情,截然劃分的符號多半是行不通的,加 (+) 會變成漸長、演進、衍生,減 (-) 會變成漸退、縮小、消散,乘 (x) 會變成交流、互動、牽引,除 (/) 會變成承載、含蓋、包容,等於 (=) 也可能會變成等待、適應、調節。

換句話說,如果「1 + 1 = 2」是一種慣常與化約的知識,那麼其中的 + 和 = 可能纔是智慧真正的所在 。

巧的是,如果把 + 和 = 這兩個數學符號重疊在一起,恰好就近似漢字文化中「智慧」一詞的「慧」字裡的「丰」,真是耐人尋味啊!......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心與勿


漢字既然是出於一種圖像文字,在造字的時候,必然涉及如何使用簡單的符號來表達概念或形象的問題,也就是運用足以把事物加以精簡化與抽象化的邏輯思維及圖示技巧。

但是,有些事物本身就很抽象,例如:空氣、風、光影、肉眼不見的微物或塵埃、可聞可感卻不可見的東西......等等,因而怎麼樣用抽象的文字來表達抽象的東西,想必古人曾經傷透了腦筋。

關於這一點,從「勿」這個字來看就很有意思。






首先,與「物」字相較可知,把「勿」加了「牛」偏旁的「物」字是以早期農牧社會中常見的大型動物「牛」來象徵比較大或比較明顯的物質,而「勿」則代表比較小或不明顯的物質。例如:空氣、霧氣、氣流或風、光影、塵埃、微粒‧‧‧等等,甚至引申到現代粒子物理學中所謂的分子、原子、電子、質子、光子、量子‧‧‧等等,都類似「勿」。

可以說,「勿」小而「物」大、「勿」難明而「物」可觀,「勿」就是類似物質現象的初始狀態。此外,「勿」又可以代表那些人體感官系統難以明顯理解或難以清楚定義的種種細微的訊息。

其次,從「勿」字本身來看,「勿」是由類似「ㄅ」的符號與「兩撇 」( // ) 構成的文字,其中「ㄅ」代表「包封」或「區隔」、「兩撇 」( // ) 則代表比較稀疏的「羽狀物」、「毛狀物」、「絲狀物」或「氣狀物」等等表現出「具有包封性或區隔性又若隱若現的物體」一類的意義,也顯示了,「勿」象徵著微小或抽象、若有若無、似物非物的東西。

也因此,「勿」和其它符號組合時,通常表現出比較抽象或模糊的性質,例如:「忽」是可以微微感覺得到卻又難以辨識的物質現象,所以纔衍生出「忽然」、「忽略」、「疏忽」等詞;「惚」則是一種比較模糊的意識狀態,例如只看見糢糊光影卻看不清輪廓細節的生理狀態就叫作「恍惚」;「吻」則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言語溝通,通常有刺激大腦分泌腦內啡的暈眩快慰感;「沕」則有隱約、隱沒或微妙之意;「曶」則是來自吐氣的意像;...... 等等。

所以,有「明顯、暢通」之意的「昜」字中的「勿」上面有一個「橫劃」,這個「橫劃」就是代表微小的訊息集結到明朗化而浮現或顯現到可以觀察的程度或界線,如同「量子物理」所說的「量子能階」。此外,「昜」字中的「日」或「旦」也可以解釋爲「日出地平」的象徵,描繪出「能量形成物質而明白可見」的意思。也因此,與「昜」相關的字通常都有明顯、開通,甚至是光明、動感的含意,例如:陽、揚、場、暢、盪、‧‧‧等等。


由於「勿」帶有微小或抽象的性質,因此它也可以是介於物質和精神之間的媒介或介質,如同「心念」或「心意」是行為和思想之間的媒介或介質一樣。在漢字的文字架構中,「勿」和「心」這兩個字被畫成好像隔著一面鏡子互為倒影的關係,透露出古人曾經觀察到,「心」和「勿」之間,如同英文的 MIND 和 WIND,可能在某種條件下有彼此影響或交互作用的關聯性。



換句話說,在早期的漢字文化中,「心」與「勿」之間的交互作用可能有以下幾個基本觀念:

一、「勿動」則「心動」、「心動」則「感動」,但是「感動」不一定會「行動」。因爲,感官系統的反應通常只會處理訊息尺度較大的「物動」,而「物動」也就等於是比較明顯具體的「行動」。

二、「心動」則「勿動」,但是「勿動」不一定會「物動」。因爲,「勿」必須累積到形成「物」的能量階層時纔會產生物質變化的「物動」現象。所以「勿」字後來衍生出「不能」、「不可」的含意,意思本來是「物質現象還不能達到可以明顯成形的能量階層」。

三、「能」字本是「如『云』之『ㄙ』」、「似『勿』又似『月』」,以及類似「羽」的符號組合,有「如雲氣流動、 盤旋的、羽毛絲狀或微小的類物質現象」的象徵意義,是一個近似結合「粒子物理」和「波動物理」又帶有「量子物理」的觀點來描述「能量」(energy) 的文字。也因此,由於「心勿倒影」的關係,「心」似乎有可能通過「勿」的中介作用和「能」取得互動和連繫。


四、漢字的「熊」把「能」加了代表「火熱」或「熱烈」的四個點 (、),可能是出於古人的生活經驗,表達成年或體型大的「熊」(bear) 雖然外表乍看起來有點行動遲緩,如同溫柔的月光,但是一旦發出蓄積的體能,牠的體力會變得像烈陽一樣驚人。後來的「熊熊烈火」一詞,正好說明了「熊」和 「能」的密切關聯,也說明了爲何「能」字中似「勿」又似「月」的符號後來會演變爲可以用來代表「肉體」的部首「月」。



綜合上述,既然「勿」是一種比較抽象的物質,那麼就可以說:能似勿、靈似勿、氣似勿、風似勿、霾似勿 (濕度小)、靄似勿 (濕度中)、霧似勿 (濕度大,但還不到露的程度)、無線電波也似勿、無影之光也似勿、無聲傳音也似勿‧‧‧‧‧‧



是故,勿似煙霧、勿有似無;迷勿則誤、爭勿則惡、感勿則悟。


後記:

心物奧妙字中尋,
心勿倒影現平鏡,
或許境識有時差,
長線爲勿短爲心。

物忽而生勿,
勿積若成物,
ㄧ念如ㄧ勿,
勿似霧非露。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孔子是個彈道學專家


在漢字文化中,孔子 (孔丘,公元前 551 年 ~ 公元前 479 年) 算是名聞古今的一代思想宗師,雖然他曾經做過相當於建築師的「司空」,但是實際上在這方面卻可能經營的有點「失控」,沒有留下任何偉大的實體建築作品,最後反而以類似「心靈建築師」的教育家典範為後世所推崇。

所謂「破壞容易建設難」,做為一位建築工作者,即使從事的事業有破壞的成分,通常也是一種帶有建設性破壞性質的修建工作或拆建工作,而不是任意搗毀、濫打亂砸的行為。可以說,曾經當過建築師、講究四維八德的孔子必然是一位和平主義者。

不過,雖然孔子是個倡導「大同世界」的和平主義者,卻也是個對於國防事務很有研究的、精通射箭技巧的「彈道學專家」。這一點,包括他的徒子徒孫在內,恐怕很多人都不太清楚。


為什麼說孔子也是個精通射箭技巧的「彈道學專家」呢?

第一、在古代以城池為國家中心的封建時期(也就是國家的疆界看起來有點封閉,又通常以城牆來圍繞主要行政區域的時期),從事國家建設工程的人通常也熟悉國家安全的防衛事務,例如西方古代羅馬文化中的《建築十書》 (De Architectura,作者 Marcus Vitruvius Pollio,約公元前 80 年 ~ 公元前 25 年) (P.S.1) 就記載了許多與國防相關的攻防技術。孔子生活在封建時期的春秋時代 (公元前 770 年 ~ 公元前 476 年),早期又從事建築工程的事務,他不可能不懂可以讓國家城池的防線向外推出一段緩衝距離的射箭技術。

第二、孔子曾經說過:「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在孔子傳授學生的六種技藝 --「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之中,孔子僅僅把「射箭」視為不得不為的、具有「爭」的性質的學問。換句話說,孔子可能認為,就算要追求和平、維持和平,但是與射箭有關的「彈道學」(ballistics) 仍然是不可輕忽的學問。可見,孔子應該非常精通射箭的技術,是一位如假包換的「彈道學專家」。 事實上,從英文 architcture (建築) 和 archery (箭術) 都和 arch (拱;栱) 有所關聯來看,古代西方的建築學同樣也包含了和射箭技術有關的拱狀拋物線彈道學。


如果說,老子奠定了「工」的基本概念 ( P.S.2.),孔子則是把「工」的基本概念加以發展和應用,造就了「矩」的準繩和法度。因為,「矩」這個字是「巨」和「矢」的組合、「巨」本指與工程有關的「大型拱狀結構」、「矢」則是「箭矢」,可見「矩」的本意是「箭矢在天空飛越的大拱形路徑」,這是古代用來區劃地界的標定方法之一,也代表區劃工程或建築工程使用的「矩尺」。亦即,「矩」其實就是類似「彈道」的意思,又可以引申為「行動上最大的彈性距離或彈性範圍」。

【工、巨、矢、矩字形演變】


換句話說,「矩」不是動輒得咎的東西,而是最具有寬容彈性的一種限制。這是因為,代表「彈道距離」的「矩」通常會受到現實面的影響,例如:地心引力、風向、風力、箭矢彈射的動力及發射仰角等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各種不同的彈道。因而實際上,不同的「矩」會有不同的彈著點,也就是會有不同的「至」,而這個「至」的本意就是「箭矢射出後飛抵的界線」,也可以引申為「目標」。 附帶一提,從包含「至」這個符號,並且有「抵達」、「到達」之意的「到」字來看,「到」在台語中發音為 gao 或ㄍㄠˋ,接近英文 goal (目標、目的) 的發音,這也顯示古代東西方文化可能有一定的關聯。

%u3010%u81F3%u5B57%u5F62%u6F14%u8B8A%u3011
【至字形演變】


由此可以推知,「知」的本意就是「知道」,也就是「確定箭矢飛行可以抵達目標的彈道」,或是引申為「明白如何抵達目標的方法」。「知」字中的「口」就是象徵「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和「至」發音相同的「智」。亦即,「知」可以通過「矩」的過程而達到「智」的境界。「智」字中的「日」就是以太陽在天空升降運轉一樣具有可以預測的時空軌道來象徵更醒目的「靶標」。也就是說,「智」比「知」的目標更加精準明確,「知」就像霰彈槍的「知覺」、「認知」、「知識」;「智」則像狙擊槍的「明智」、「智慧」、「智能」。

所以,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意思就是承認自己的心智發展有一個侷限,這個侷限就是心智或心力很難超越現實面的影響範圍。就像箭矢在天空上升、飛越、下降的拋物線彈道路徑一樣,人生有發奮向上的時候、也有不得不走下坡的時候。

也因此,孔子描述他的一生 --「吾十又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從十幾歲到七十歲,其中到了五十而知天命,因為常人的壽命可能最多只有百來歲,五十歲就像人生彈道軌跡的最高點,也是生命旅程的中點站,達到他學問求道、逆水行舟的最高極限,此後就要像滑翔機一樣,順風逐流的漸漸降落在最終的目標上了。


於是,如果從學習射箭的整個過程和孔子教授學生的六種技藝「禮、樂、射、御、書、數」來看,就不難理解「孔子自述的一生」究竟隱藏著什麼樣的「彈道學密碼」了:

15 (吾十又五而志於學):這是「標定」的階段,標定方向的準備階段。這也是已經認識射箭的基本常識和「」節的階段。

30 (三十而立):這是「立定」的階段,就定位的入門階段。這也是對射箭感到高度興趣,快「」實習的階段。

40 (四十而不惑):這是「確定」的階段,盡可能拉弓求遠的努力階段,讓彈道抵達目標的「然率」或「機率」更準確。這也是達到渾然忘我,本人與「」箭合一的階段。

50 (五十而知天命):這是「命定」的階段,知道箭射出去還要參考外在環境的種種變化和影響,不斷修正彈道的準確度或命中率。這是懂得駕「御」自我的慣性,更客觀的來修身養性的階段。

60 (六十而耳順):這是「順定」的階段,聽風以求順風、調氣,使彈道與外在環境協調通順、融合為一,可以說是達到「箭術之聖」的境界。這也是足以把精通射箭的種種寶貴心得「」寫成冊、出版推廣的階段。

70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是「界定」的階段,也就是在已知的界限內可以隨射隨中,不會偏離彈道的原理,可以說是達到「箭術之神」的境界。此時,套用現在的觀念來看,也就是達到「」位化的精密階段。


由此可以推測,以先秦時期的度量衡一弓約 6 尺,一尺約 20 ~ 30 公分來計算,並且以準確命中靶標的標準來看,孔子在他十五歲時可能就展現了射程約 18 ~ 45 公尺而彈無虛發的能力,到了七十歲則可以命中率百分之百的一箭射達約 84 ~ 126 公尺遠。不過,如果以他智能影響力的射程來看,恐怕是遠遠超過 126 公尺呢![註:目前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會 (Olympic Sports Game -- 全球人民的身體運動競比) 中,射箭比賽規則裡制定的標準射程,男子射程最遠為 90 公尺、女子射程最遠為 70 公尺。]

如果孔子活在今天,那麼以數位科技的發展來看,他可能會認為,目前人類的現代文明已經走到七十歲的階段,逐漸進入晚年了。幸好,後來不知道是誰說的一句很有創意的話 --「人生七十纔開始」,相信孔子聽了一定會峰迴路轉,搞起七十歲以後的新箭術,除了可能已經存在的傻瓜箭術或智慧型箭術之外,也許是無的放矢,也許是愛神之箭,也許是棄箭歸田,也許是無箭撥弦,也許是以風代弓、以言代箭..................


P.S.1.《建築十書》(De Architectura -- 直譯即「者匠作為成」而意通「所謂將作的成果」或「關于築建師的成品」),作者是 Marcus Vitruvius Pollio (約公元前 80  ~ 公元前 25 年)。「建築十書」是一般中文譯本的譯名) 中。

P.S.2. 有關「工」字的本意,詳見「LS.文本」中的「老子與惡水上的大橋」一文。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一生有三世


漢字文化中,「世」字在早期的象形文中畫成類似表達「三十」的符號,是一種用來記算時間或距離的數字單位。事實上,古代通常以三十年為一世(即1 世=30年),在金文或鐘鼎文中就出現與「世」字有關而疑似表達孔子(公元前551年 ~ 公元前479年)所言「三十而立」的文字。所以,如果以一般人的平均壽命大約90歲來看,可以說「一生」就包含了「三世」。


換句話說,在古代漢字文化的觀念中,人生有三世:少年、青年、成年時期的「前生世」;熟年、中年、壯年時期的「中生世」;碩年、老年、終年時期的 「來生世」。如果以相當於「自我意識」的「靈魂」是一種具有轉生不滅的心智運轉機制的觀念來說,那麼「中生世」也就是由「前生世」進入「來生世」或「再生世」的過渡期。

這種「一生有三世」的觀念,極可能是出於古人對於心識結構或意識結構的「三識合一」(P.S.1) 的認知。例如,假設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那麼,如果把今天當作「中生世」,那麼影響「中生世」處境的就是相當於昨天的「前生世」和明天的「來生世」。

就一般人而言,今天所盼望的明天,往往就是昨天不能達成的渴望或境界。換句話說,昨天的「前生世」所壓抑忽略的訊息,可能在今天的「中生世」形成潛意識的資訊回溯,並且因此而影響到明天的「來生世」。

把這個觀念擴大到整個生死學上,雖然也可以說,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階段就是「今世」,出生之前則有「前世」,死亡以後也有「來世」。但是,古代智者把一生分為三世的用意,無疑更希望能把握有限生命、珍惜寶貴生命,善用今生今世的當下生命來達成內心渴望的夢想,同時改善心智運作的缺失。

因此,有沒有前世的問題雖然眾說紛紜,但是如果跳出科學實證的範圍、參考古人從「一心有三識」(P.S.2) 引申出「一生有三世」的觀念,其實它也是一種心智哲學的導向問題。簡單的說,或許就是:

可以懊悔過去,但是改善過失,更好!
可以憧憬未來,但是步步為營,更佳!
可以隨波逐流,但是自知自明,更棒!


P.S.1、P.S.2:有關「一心有三識」(即「三識合一」) 的意思,詳見「LS.夢本」之「夢的原理 -- 名詞解釋」一文。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