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14日 星期六

tiger 與「太狗牙彎銳」或「大狗牙彎利」或「鐵齒虎」及「虎」或「大蟲」或「虎老」甚至「饕餮」的轉換密碼




【圖片採自 Unslash】


ti:此處 i 發音 ai,所以 ti 發音似 tai 而可能形聲華語「太」而通漢字「大」之意,此外客家話「大」亦有 tai 式的發音。

g:形聲漢字「狗」之漢語起音,或是代表 dog 而轉換漢字「狗」

e代表 teeth,而 teeth 意通漢字「牙齒」或「齒牙」,也可轉換單一的漢字「齒」或「牙」,轉換漢字「牙」時即通過「teeth = t.e.e.t.h = .... = 匕與ㄧ匕合 = 匕匕合 = 」意會漢字「牙」的初文之符號組合。雖然 teeth t 可能約略象徵「匕」而代表利牙或犬齒,e 則代表門牙或其它臼齒,但是此處 e 比較可能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牙」的起音而轉換漢字「牙」。

r:以卷舌音代表「彎」之意並約略形聲漢語「銳」或「利」之起音。


ti + g + e + r = tiger,直譯即「太狗牙彎銳」或「大狗牙彎利」,意指漢字「虎」或「老虎」等詞語所指稱的動物。tiger 在 English 中可能本來被當作大狗類,後來纔被歸類爲貓科動物。古代漢字文化更甚,也有把虎稱爲「大蟲」的說法,據說唐代尤其時興這種稱呼,直到明代的小說《水滸傳》還有這種名稱,但可能因爲「虫」字的甲骨文及金文或鐘鼎文形似字母 G 或 g,也就是通過「tiger = 太虫E = 大虫三連 = 大蟲」的轉換就可能衍生出「大蟲」二個漢字。

 
【附圖:「虫」字演化及其與字母 G、g 的橋接關係】


篆文「虎」字把虎的利牙切齒特徵畫在上面、下面則是似 n 之人形,而楚系簡帛文字的「虎」字下面則是直接寫爲類似漢字隸書或楷書的「人」字形,可能有點將虎擬人化,或是那其實是代表虎身外表的紋理。因爲,漢字「文」的象形字本來也包含「大」字狀的人形,可能表示所謂的「文」是ㄧ種大量或明顯的紋路、紋理、紋飾等類似意義,甚至象徵「明文」、「文明」、「人文」等。(P.S. 參考文末【附圖:「虎、人、入、几、牙、齒」六字的字形演化】)

如果追溯篆文「虎」字中似 n 之人形符號到甲骨文「虎」字中的虎身紋理圖示,就會發現其中有類似「入」或「𠆢」形狀的符號,本來不是代表「人」的字形,而是「入」字形或類似 Greek (廣人之講、希臘文) 字母的 Λ 字形,所以 tiger 字尾的 r 也可能形聲漢語「入」的起音而意會帶有大量特殊條狀或尖菅芒草狀紋理的虎身,相對於斑馬身上的條紋來說,此條狀組合的紋理較細而銳。

篆文這個形似 n 的人字形符號後來演變爲似「几」或「ㄦ」的符號。從發音看,「几」可能也與 tiger ㄧ字的字母 g 的本音相關、「ㄦ」則又與 tiger 的 er 相關,而前面的 ti 除了有前述的「太」、「大」之意,或亦有類似台閩語發音 tìkì 的「鐵齒」之意。也就是說,tiger ㄧ字其實可能也直接通過篆文和漢字「」或「鐵齒虎」之意相通。

此外,English 通常稱虎嘯、虎吼或虎嚎、虎叫聲爲 roar,而 howl 也有「呼嚎吼叫」之意 (P.S. ho 轉 180 度也形似漢字「叫」),可見台閩語「虎」的發音 hò 不但類似華語「虎」的發音 hǔ 並且帶有 roar 和 howl 的發音特徵,可能融合了這幾個字的音義、帶有雙語以上的內涵。


tiger 與漢字「虎」的橋接關係也可能有更精簡的轉換,甚至也包含類似漢語俗稱「老虎」的意思,茲分析如下:

tiger = 七丨丶勾厂儿 = 七卜/乛儿 = 其中「勾厂」(此處符號「厂」的發音可能從「厓」字的發音 yá 之起音,所以用字母 e 的本音來形聲 ,但漢語一般將「厂」發音為 hǎn) 所會意的符號「/乛」和前面「七卜」的重疊組合即漢字符號「虍」。

tiger = tiger.r 省一個 r = . = 虎老,此時爲「老虎」的同義倒裝詞。


 
【附圖:「虎、人、入、几、牙、齒」六字的字形演化】


耐人尋味的是,古漢字文化傳說上古有一種會食人的貪吃怪獸叫作「饕餮」,但是很明顯的「饕餮」兩字包含了漢文「虎」,難道「饕餮」就是老虎嗎?......也許從「饕餮」的華語發音 taotiè 之起音與 tiger 的起音相同來看,就算牠不完全是「老虎」,應該也是類似 tiger 吧!......所以,我們就要來分析看看,tiger 是否可能橋接於漢字「饕餮」:


tiger = taiger = and一夕e = 饕合歹ee = 饕合歹Eeat = 饕合歹l三食 = 饕合歹人彡食 = 饕合歹𠆢彡食 = 饕合歹㐱食 = 饕合殄食 = 饕合餮 = 饕餮,其中 i 實際發音 ai 而轉換「and一」即轉換漢文「合一」,但「合」字僅作構字用語,則約略象徵漢文「夕」。




【附圖:殷商文明末期的一個青銅鼎,據說外表的紋樣造型就是所謂的「饕餮紋」圖片採編自 Wikipedia / 據說漢字文化遠古傳說中有一種名爲「饕餮」(華語發音 taotiè) 的兇惡貪食的野獸,古代青銅器上面常用牠的頭部形狀做爲浮雕裝飾,可能用來提醒用餐者不要飲食過度,後來「饕餮」一詞也用來形容極度好食而不知節約飲食的人。】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