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7日 星期三

China 的古漢譯之一「支那」有歧視的意思嗎?






現代中文漢字文化有很多人誤以為「支那」一名是出自日本文化對 China 的歧視用語,但這種說法可能是錯誤的。


因爲,早在古代以 Sanskrit (善至文 / 梵文寫作之 Buddhism (悟道之思義、悟道家,漢譯「佛教」、「佛道」、「佛家」等的經典中就有 चीन (cīna) 一語,據說指稱的對象或為「晉」或「秦」(也可能包括漢字史書中的「前秦」、「後秦」等)。此外,在一些 Sanskrit 的文獻裡面,漢字「天竺」的原文 Hindu 之字面上的意思纔是「中土」、「中地」、「中域」或「中國」之意。(註:參考 P.S.  Hindu 一字的字義)


Buddhism 傳入 China 之後,漢字文化圈自己將 चीन (cīna) 翻譯成「支那」[P.S. 可能是截取了古代周秦二個王朝的共同發源地「岐地」中的符號「支」,但是把「岐」字中的符號「山」用符號「阝」(又意通古代表示山脈形或序列等含意的符號「𨸏」來表示,且挪移到約略形聲 cina 一語之 na 的「那」字中;或者是由於古代的秦國曾經統壹了當時的中原廣大平原地區、不再以岐山及秦嶺附近的區域為國家中心,所以就將「岐」字中的符號「山」給省略掉了也說不定。],後來又成爲其它國家集團稱呼 China 的漢譯,也就逐漸等同於後世 English 中的 China 一字所指稱的地理名稱。


還記得,漢字文化圈的佛教之教義一般都有「眾生皆能成佛」的平等意識,所以在用字遣詞時,包括「支那」一詞的翻譯,自然應該不會有歧視他人或自我歧視的心態在作祟吧!



但是,China 地區在其它拼音文字中,也有不同的另稱,例如 KhitanCathay 是來自 China 古代北方的古國「契丹」。然而「契丹」後來被「金朝」和「清朝」的共同祖先族群「女真」給兼併了,到了大清帝國時期則可能以 Ta Ching  Tai Ching 表達兩種不同口音的「大清」之稱呼,但同時也使用 China (清地;清邑 Chinese Imperial (清地之殷皇之合聯這兩個 English 式的名稱,而此時的 China (秦地;秦邑;篆地;篆邑;持兖地;清地;清邑其實已經包含在「清地」或「清邑」之內,畢竟大清帝國政經網路的規模要比古代的幾個稱爲「秦」的公國、王國、帝國或王朝大上許多。


換句話說,China 一名本來與秦帝國崩潰以後纔出現的「漢朝」(Han Dynasty) 關係比較薄弱,但是秦代制定的「篆文」(Chinese,尤其是「小篆」在漢代卻還是繼續被沿用並研究下去直到清代,所以 Chinese (篆文、秦文此一名稱纔會比 Hanese (漢文、漢字更加知名於世,但後世也因此而搞混了,以為 Chinese 就是「漢文」、「漢字」、「華文」、「華語」、「中文」(Mandarin) 等。



也就是說,China 之「支那」一名的漢譯,其實早先是由漢字文化圈之佛經的記載傳入日本,更早先又是出自 Sanskrit (善至文 / 梵文 Buddhism (悟道家,漢譯「佛教」之類的經書之記載,即翻譯自類似 Roman (人民言 / 羅馬言之拼音 cina 的發音,和古漢語之一的台閩語 (意通「台民語」,或稱「河洛話」之「中國」一詞的 diónggô 之發音大異其趣,其意義當然不等同於漢字「中國」(京師;京城;天子位;天子都;中都;首都;天朝;朝廷;政府;中央政府。實質上相當於古漢字文化的「聯邦總部」或「聯合國總部」)


在公元 19 世紀末以後到清代末年,漢字文化的知識份子和後來的革命黨人也使用「支那」這個復古的名稱來稱呼自己的國家 (P.S.據說漢字文化之唐朝的唐玄宗也曾經作有一詩「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近代革命家孫文也曾經多次在文書當中提及「支那」、也曾經自稱「支那民黨之代表」,康有為的女兒也曾寫下「我是支那第一人」的詩句),而據說當時這個「支那」一名是從日本漢字又回傳到 China,所以很多 Chinese 此時便誤以為是日本人發明了這種稱呼,再加上某種反日仇日的心態,也就疑神疑鬼起來、以為帶有歧視的意思。


更奇怪的是,有些人誤以為 China 被譯爲漢字「支那」是一種歧視,卻又按慣例稱呼「南東昂洲地」(South-East Asia,漢譯「東南亞地區」 Indo-China 地區為「印度支那」,難道這樣就不算是歧視?……還是當地的人早已經習以為常而不覺得有歧視的意思呢?…….



不過,關於「歧視」的問題可能是這樣,就算你覺得「第一名」、「好棒棒」、「大美人」的稱呼是歧視,應該也有拒絕被這樣稱呼的權利纔對;但是事關群體的事,最好還是徵詢大眾意見及審慎考據,纔不會錯將讚美當歧視,或是錯將本來就存在的經典古稱當作歧視。


更何況,如果有巨大的財富或榮耀之類仍然和那個你誤以為是歧視的名稱連結在一起的狀況下,一旦你拋棄了那個名稱,不也可能同時拋棄了一份參予共享共榮的名份嗎?…… 萬一有一天,考古家發現了一張寫明爲「支那天地千年寶藏圖」的藏寶圖,到時候可別又突然反悔囉!


不論如何,若是參考古代字書《說文解字》對於漢字「篆」的音韻記載「持兖切」(按反切式發音來唸,也就是「持兖」兩字唸若 China  Chin -- 即類似 chiain  chain 之發音方式),也許採用這個純粹音韻式的表達來轉譯 China 一名為「持兖地」或「持兖邑」,可能會是比較中性、同時又能擺脫歧視與否之爭議的措詞之一。



P.S.


Hindu:中土,即 Hindu = 1ㄇ土 = 一丨ㄇ土 = 中土;中地;人與人的域;人間;河沿人地域,此時的「河」是指 Sindhu (河,即 Sindhu = 三點聯丁橫ㄩ = 氵丁一ㄩ = 氵丁口 = 氵可 = 。中文或轉譯「印度河」)。現代中文多按唐代玄奘著作的《大唐西域記》漢譯為「印度」,而古漢字也有「天竺」、「天毒」(P.S. 但是漢字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提到的「天毒」卻是位在東海之內、北海之隅,與「朝鮮」相近)、「身毒」、「羌獨」、「興都」等莫衷一是的譯稱,而 Hindu 也是 India 的早期名稱,又意通 Hindoo (中土;中土域;中土圈;中土圈域,意通「中國」;人與人地域圈、人間圈域、人間;河沿地域圈。此字爲 Hindu  English 化的寫法 Hindi (中土、中地;人與人的地、人間地;河沿地;中地言;人與人的言,意通「人話」;人間地言;河沿人的言。現代中文漢字多轉譯「印度」或「印度語」的部份含意。





P.S. 相關文章:LS.文本.1/文字的堂奧與空間-Subtle Space of Texts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11月12日 星期五

生活中的抽象畫.170--汽車後視鏡的外殼表面與初冬晨露 (側視局部)




汽車後視鏡的外殼表面與初冬晨露 (側視局部) / 2021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10月10日 星期日

生活中的抽象畫.169--帶有銹蝕坑洞而狀似月球表面的金屬板材 (側視局部)








帶有銹蝕坑洞而狀似月球表面的金屬板材 (側視局部 / 其中有二張黑白照片經過影像處理軟體黑白化處理) / 2021



P.S. 哈哈!難怪有人懷疑月球是遠古外星人建造的太空船!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168--龜裂的樹皮 (側視局部)




龜裂的樹皮 (側視局部) / 2021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10月9日 星期六

生活中的抽象畫.167--巷道中龜裂的柏油路面 (俯視局部)




巷道中龜裂的柏油路面 (俯視局部) / 2021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10月7日 星期四

prisoner 與「自由失去之人;自由失去者;被禁囚者;被囚者;禁囚者;監禁者;監所內之人;監牢內之人;坐牢者;俘虜;關押中之人;拘留中之人;拘禁中之人;憑欄所內之人;憑欄之囚者;階下囚」等的轉換密碼



【圖片採自 Unsplash



prisoner = pri.s.one.er 省一個 e = 鼻連由..口人一.之人 = 自連由..口大.之人 = 自由...之人 = 自由失去之人,意通「失去自由者」。其中「鼻」轉注「鼻」的本字「自」,約略形聲漢語「由」的起音,不過 pri 這部份也可能通過 phri 式發音代表 freedom (自由;自由的名再轉音。此外,若字尾 er 轉換漢字「者」時,prisoner 也可能轉換漢字「自由失去者」。


prisoner = prison.er = 被林with示囗人. = 被林與示囚. = 被禁囚. = 被禁囚者,其中 er = E = 日木 = ,也就是約略描述漢字「者」的早期象形文字體之一。


prisoner = prison.er = 皮連衣繫囗人. = 皮連衤囚. = 被囚. = 被囚者


prisoner = prison.er = 平林一小囗人. = 一林一小囚. = 禁囚. = 禁囚者,意通「囚禁者」。其中「平」意會轉換符號「一」。


prisoner = prison.er = 皿林點s偶人. = 皿林丶ss. = 皿林丶示臣𠂉. = 監禁. = 監禁者


prisoner = prisoneer 省一個 e = priso.n.ee.r = 皿亻點s..E. = 𠂉丶ss..屮一. = 𠂉丶臣所... = 監所..之人 = 監所內之人


prisoner = prisonneer 省一個 n 省一個 e = prison.n.ee.r = 皿亻點臣ox..E. = 𠂉丶臣牛m..屮一. = 監牛宀... = 監牢... = 監牢內之人


prisoner = prison.er = plural人點soiln. = 複人丶土nn. = 人人丶土ㄇ牛. = 人人丶土冖牛. = 坐牢. = 坐牢者,此外也可能橋接於漢字「坐牢之人」。


prisoner = point1十口聯E = ㇀連丨子聯爪虜 = 亻子聯爫虜 = 亻孚虜 = 俘虜,其中符號「十口」的下上組合即漢文「子」的甲骨文字體之一。


prisoner = prison.er = 門聯押豎one.之人 = 關押丨一ㄇ.之人 = 關押丨囗.之人 = 關押中.之人  關押中之人。


prisoner = prison.er = ㄅ留一手口聯.之人 = 勹留丨扌口口.之人 = 拘留中.之人 = 拘留中之人


prisoner = prison.er = ㄅ林一so.之人 = 勹林丨soso.之人 = 勹林丨手口示口.之人 = 勹林丨扌口示口.之人 = 拘禁中.之人 = 拘禁中之人


prisoner = prisonneer 省一個 n 省一個 e = prison.n.ee.r = 憑欄點尸和斤..E. = 憑欄㇀尸和斤..屮一. = 憑欄戶斤... = 憑欄所... = 憑欄所內之人。其中的「憑欄所」可能類似一首悲切感很重的漢字古詩〈滿江紅〉裡提到的「怒髮衝冠憑欄處」之「憑欄處」一語,也就是類似漢字文化之宋代名將兼名政治犯岳飛 (公元 1103 年~ 1142曾經被囚禁的地方,或許是有柵欄管制而不能自由出入的地方。個人懷疑,岳飛使用的「憑欄處」一詞就是約略形聲拼音文字的 prison 一類單字的轉寫詞,也就是岳飛可能是懂一點拼音文字的,亦即宋代的語言也可能相當多元。


prisoner = pris.on.er = 憑欄之.囗人. = 憑欄之.. = 憑欄之囚者,此時其中 pris 約略形聲漢語「憑欄之」,而「憑欄之囚者」就是類似上式的「憑欄所內之人」。


prisoner = 阝日點下偶匕圓人 = 阝日㇀下匕匕〇人 = 阝白下比囗人 = 階下囚,其中 n 經過旋轉鏡射約略象徵漢文「匕」。漢字「階下囚」意指「堂下的囚犯」,又泛指「在押的犯人或俘虜」。元末明初時期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十九回中寫到「布告玄德曰:『公為坐上客,布為階下囚,何不發一言而相寬乎?』」;清代宣鼎的《夜雨秋燈錄續集·石郎蓑笠墓》也寫到「然則我恩人也,何得作階下囚。」。



P.S.


prison:禁囚,此時 prison = pluralwith示囗人 = 複木與示囚 = 木木與示囚 = 林與示囚 = 禁囚,爲「囚禁」的同義倒裝詞;拘留;拘禁;關押;犯人之囚;監禁,此時 prison = 皿林點s偶人 = 皿林丶ss皿林丶示臣𠂉 = 監禁;監所;監牢,此時 prison = 皿亻點臣ox = 𠂉丶臣牛m = 監牛宀 = 監牢;坐牢;拘留所;拘禁所;關押所;閉禁所;犯人所;俘虜所;憑欄所,即 prison = 憑欄點尸和斤 = 憑欄㇀尸和斤 = 憑欄戶斤 = 憑欄所;憑欄之囚,類似「囚籠」、「牢籠」或「監牢」、「監獄」之類此字可作動詞和名詞使用。


prisoner of conscienceprisonerconscience,中文漢字或譯「良心犯」或「政治犯」。其中 conscience 有「覺善意識;知善意識;良善意識;良心意識;仔細之認識;(苛刻)求全算計之於心;共同之計議與聯繫;共同閃耀之樣形」之意,類似「善覺」、「良知」、「共識」、「全心」、「同心」、「共事」、「共榮」之類,中文漢字或譯「良心」等。conscience  其中包含 science (知識;知識學;學問;科學;學科;聖人識;聖人學;聖聞;實驗學;實行應驗學;實行應用學;數計應用學;學究名詞;科研之義;科學研究之義;科習藝),可能意在強調此字所謂的「良善」是與科學之客觀意識相關,而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主觀意識。漢字「良」的象形文本指「天狼星」(Lupus),而天狼星是一組雙星系統,也是全天空最亮的星,所以可能引申爲「同心、同事、共識、共榮、完美聯繫」之類的含意。



補記:prison 與漢字古語「囹圄」之同義倒裝詞「圄囹」的橋接分析


prison = phwithone = f令與三ㄧㄇ = five令與三口 = 五令與口口口 = 五令與口囗囗 = 圄囹,此時即漢字古語「囹圄」的同義倒裝詞,其中 p 通過 ph 形聲 f 以代表 five ()


漢字古籍《禮記.月令.仲春之月》記載「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其中「囹圄」即類似「牢禁」、「牢監」或「牢獄」之類。不過,從「囹圄」兩字的造字結構來看,「囹」中之「令」應是代表「法令」、「法律」;「圄」中之「吾」則可能代表「五官及五感」(視、聽、嗅、味、觸之類的全方位感官知覺所取得的確實証據,與漢字「悟」的性質相關。


所以,古漢字文化的「囹圄」似乎也不是可以在沒有確實証據及核對法令的情況下、隨隨便便地任意關押人犯。並且,在當時的禮制之下,若是有冤獄的情事發生,很可能也是嚴重侵犯人權的事情。


或許就是因爲「証據」纔是判斷有無觸犯法令以及能否適用「囹圄」的關鍵因素,所以 English  prison 一字乾脆就將漢字「囹圄」倒裝轉換成「圄囹」二字也說不定。





P.S. 相關文章:LS.文本.2/橋接文字 - Bridge Words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9月27日 星期一

Regierungswechsel (Deutsch 語系單字) 與「政府迭更;理治部總換朝改代」的轉換密碼





Regierungswechsel = regierung.sveksel = 人乂止mit一广與人寸.FußE扌繫E = 亻乂止與一广與亻oJ.失止ε乄繫日一 = 𠂉乂正广與亻點十.失龰3 = 攵正广與亻丶𠂇.失龰三更 = 政广與亻寸.失龰彡更 = 政广與付.失辵更 = 政府.失辶更 = 政府.迭更 = 政府迭更,意通「政府更迭」或「政府更替」之類,現代中文漢字或轉譯為「政黨輪替」等。其中第二個 g 先分解爲 oJ 再作後續轉換,而 J 則約略形聲台閩語「十」的起音再約略象徵漢文裡代表手部的符號之一「𠂇」並且與前面象徵點狀符號的 o 構成漢文「寸」;代表 mit (或相當於 English  with) 而轉換漢字「與」以作爲構字用語;代表 Fuß (或相當於 English  foot) 而轉換漢文「止」;後半段有「迭更」之意的 swechsel 實際發音似 sveksel


Regierungswechsel = regierung.swechsel = 理台跟氵圓立與乃總.手奐ch雙弋人 = 理治〇立與丿𠄎總.扌奐chch = 理治口立與丨3.換朝k = 理治咅阝總.換朝改代 = 理治部總.換朝改代 = 理治部總換朝改代,意通「治理總部的改朝換代」。這個轉換式中的 regierung 有點類似 English  regime (政權;政體;政制;理政;理管;理治機關;理政機制;權柄;機關;國家機關,此時類似「國家機器」之意之意。其中 e 約略形聲漢語「台」的 yí 式發音,約略象徵漢文「氵」;而橋接式中的兩個 ch,一個約略形聲華語「朝」的 cháo 式發音之起音、一個轉爲 k 音再約略形聲漢語「改」的起音,但最後構字完成後僅發聲一個類似字母 k 的音韻。此時,Regierungswechsel 一字又與古漢字文化之顛覆「中國」(意通「京師」、「天子位」、「朝廷」、「天朝」,即相當於古漢字文化之「聯邦總部」或「聯合國總部」,而非國家名稱或地理名稱的政治術語「改朝換代」幾乎相通。不過,在現代的民主憲政體制中,通過民主選舉而非暴力奪權的方式來顛覆政權的作為已是屬於合法的政治行為;反而名不符實地宣稱自己是民主政權、卻又缺少這種和平顛覆政權的合法機制,並且還是依賴武裝政變來改朝換代的國家等政治結社組織,纔是不合時宜的。



換句話說,民主社會之執政黨與在野黨的關係,可能不應該是「執政黨」與「反對黨」的關係,應該是「執政黨」與「更迭黨」或「準備執政黨」的關係比較對盤。也就是在野黨於心態和組織等各方面,應該隨時作好執政的準備,必要時甚至得準備好一部預擬的、更完善的新憲法,而不是只會在街頭上搖旗吶喊、在國會中吵架打架鬧情緒,然後又提不出什麼解決社會問題的實質方案。


至少,在野黨應該時時刻刻關注現有的社會問題、思考解決之道,並且在執政者一旦失去民心而黯然下台的時候,充分具備好在一夜之間就足以更迭政府的行為能力;而不是像大清帝國朝廷退位以後,在持兖地 (China) 發生的民國或共和國之亂那樣,看起來有點銜接不上、又搞得到處腥風血雨的,完全扭曲了漢字「共和」(republic) 一名本應具有的古典思想「仁道」之內涵。



P.S.1.


Deutsch:都皆是人話、都皆是人講話,中文漢字多譯「德意志語」、「德語」等,又意通 English 的 German (全民人言,中文漢字多譯「日耳曼語」、「日爾曼語」、「德語」等)。或寫爲 Deutsche (都皆是人言)



P.S.2. 前述拼音文字與漢字的橋接轉換程序中,有些是通過字母約略形聲單一漢字的起音之關聯、有些是通過字母大寫或小寫及可能的旋轉鏡射之轉換所產生的象徵或象形之化約關係、有些是通過形聲漢字連接詞的跨接連結之含意以組合出單一的漢字或某個漢字詞彙、有些又通過字母代表某一拼音文字的單字再加上會意組合爲漢字詞之多層次式的轉換工法。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Bunun (Bunun 語系英式拼音) 與「民人;民人聯;民人語言;自由人」的轉換密碼






Bunun = bunuen = Bu.n.ue.n = ..LI. = ..連丨一. = ... = 罒聯十. = . = 民人Bunun 一語的實際發音是 bunuen,且其中 u 分解爲 LI 再作後續轉換,而「罒聯十」即約略描述漢字「民」的金文字體,則約略象徵漢字「人」的篆文字體。


Bunun = bun.un = 民與人.union = 民人.() = 民人. = 民人聯,此時又意通「民人族」。


Bunun = Bun.uen = 民人.語言 = 民人語言,其中 un 實際發音似 uen 而約略形華語「語言」的反切式發音。



據說,Bunun (發音似 bunuen 或注音符號「ㄅㄨㄋㄩㄣ」一語是台灣 Bunun (的自稱,也類似漢字「人」的意思,即意通「人民」或「人類」或 English  man (民;民人)human (全民;全民人)humankind (全民人科類;全民人類;全民類之類。日治時期譯稱「武崙族」,後來中文漢字多音譯「布農」或音譯混搭而轉譯「布農族」。


此外,作爲 Taiwan (自由漍;自由國;自由世界合聯 / 台灣的成員之一,Bunun 似乎也很巧合地帶有「自由人」的意境,即 Bunun = B.un.u.n = ... = ... = 自聯由. = 自由. = 自由人,其中「鼻」轉注漢字「鼻」的本字「自」。



P.S.


Bununsiduh:民人族,即 Bununsiduh = Bunun.siduh = 民人.矢一點與方 = 矢一㇀與方 = 民人.𠂉與方 = 民人. = 民人族,此語也是表達 Bunun (民人;自由人的族群意義,意通 Bunun 的含義之一「民人聯」;自由人族


Bununtuza:民人眞正,意通「眞正的民人」或「真正的人」,即 Bununtuza = Bunun.tuza = 民人.鼎匕止一 民人.眞正 = 民人眞正,其中 t 約略形聲漢語「鼎」的起音,且 u 通過旋轉鏡射約略象徵漢文「匕」,而「鼎匕」的下上組合即約略描述漢字「眞」的甲骨文字體 (後世又演變成「匕貝ㄧ」或「十具」的組合等)約略形聲漢語「止」的起音;自由人真正,此時意通「真正的自由人」。


paiska:從,即 paiska = 複1亻雙腳 = 二丨人雙止 = 二亅人人龰 = 亍人人龰 = 彳从龰 = 從,其中漢文 「亍」轉注漢文「彳」,ka 約略形聲台閩語「腳」的發音再轉注漢文「止」;,即 paiska = point合一繫口一 = 點合目 = ㇀合目 = 自,此「自」字是意通漢字「從」或 English 的 from。


laupaku:現今,即 laupaku = laup.a.ku = 人眼王point...輔助發音 = 儿目王點.. = 見王丶.. = 見玉.. = 𤣩.. = .. = 現合今 = 現今現在,即 laupaku = laup.aku = .A扌聯 = 一扌聯 = .土扌聯 = . = 現在,其中符號「Λ一」的上下組合即漢字「土」的甲骨文字體之一,而「土扌聯」即約略描述漢字「在」的篆文字體;此刻,即 laupaku = laupa.ku = 1聯平1. = 匕丨聯一丨. = 匕丨二l. = 匕止. = . = 此刻,漢字「此」的象形文在早期就是漢文「止人」的組合後來纔演化爲「止匕」的組合。


paiska laupaku:從現今;從現在;從此刻;自現今;自現在;自此刻。此外,若字尾 ka  k 同時約略形聲台閩語「起」(此時又意通「開始」的起音時,也有以下諸義:從現今起;從現在起;從此刻起;自現今起;自現在起;自此刻起paiska laupaku 一語也可能寫爲 paiskalaupaku


o-e-he:兮,即 o-e-he = oehe = oct-與勹一 = 八與ㄅ一 = 八與ㄎ = ,意通古漢字的感嘆語通用表意字「兮」,另有可能的橋接方式是 o-e-he = oehe = 偶一勹一 = 二ㄅ一 = II = / \  = 八ㄎ = 兮;喔欸嘿(P.S. 參考〈Ah 與「啊」或「兮」的轉換密碼,兼談漢字「兮」之謎〉--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21/08/ah.html)






https://youtu.be/GU4xqBrutPw


【附影片:Paiska laupaku 從此刻起《從此刻起 - 布農孩子的傳承與跨界》/ From This Moment "Paiska laupaku" / 分享自 YouTube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1年9月21日 星期二

與專題分頁「中國問題及問題中國」相關的其它文章






現代中文文化和中文漢字新聞媒體最大的問題就是搞不清楚「中國」、「中華」是什麼意義就開始去搞政治、談政論。更令人不捨的是,在這種搞不清楚和不知所云的狀況下,卻有許多人為此犧牲了青春歲月和寶貴生命。


以下列出筆者在「方格子」(vocus) 網路出版寫作平台中與專題「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Subtle Space of Texts」之專題分頁「中國問題及問題中國」相關的其它額外文章,包括個人專頁的另一專題「橋接文字 Bridge Words」中涉及漢字「中國」一詞之字義的討論文章。若有新的相關文章,將來還會繼續收錄:


https://vocus.cc/SubtleSpaceOfText/5e41ffd6fd8978000173c6fd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