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7日 星期三

ego 與「自我」、「自己」、「一己我」、「自己我」、「自己我的範圍」或「自疇」(自己我的範疇)、「自裹」(自己一個圈子) 及「我」等的轉換密碼


【附圖:「我」字演化及其與拼音文字的橋接關係分析圖 #參考〈與「ㄧ(稱)」(第一人稱)或「俺」及「我」等的轉換密碼〉--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7/05/i.html?m=1


e通過大寫 E 約略象徵漢字「自」及漢字「我」的甲骨文或金文左半部的似「E」或「∃」形符號並通過「ㄓ」(近似漢字「之」的甲骨文或篆文字體) 約略形聲漢字「自」的漢語發音,也可能約略形聲華語「ㄧ」且與後面約略形聲台閩語「叫」(giô) 的 go 合爲「ㄧ叫(ego = 一ㄐ口 = 一叫) 即意通「ㄧ稱」而表達「第一人稱」之意。

go約略形聲台閩語「我」的某種口音,並且 g 也可能形聲台閩語「己」的起音或以字母本音形聲華語「己」的起音,又可能以 g 形聲漢字「我」中的符號「戈」之起音,同時可能以 o 形聲華語「我」的尾音或象徵漢字「口」而代表ㄧ個範圍之意,或也約略形聲漢語「疇」或「裹」而有表達「範疇」或「一個圈子」之意。


e + go = ego,直譯即「自我」、「自己」、一己我」、自己我」、「自己我的範圍」或「自疇(自己我的範疇)、「自裹(自己一個圈子)。此外,ego ㄧ字也和 Latin 的第一人稱 ego (通過「E戈」部份象徵部份形聲漢字「我」的象形文)、Greek 的第一人稱 εγώ (通過「ε戈」部份象徵部份形聲漢字「我」的象形文,轉成英式拼音也是 ego) 相關,又可能從 German 或 Deutsch 的第一人稱 Ich (或有「ㄧ稱」之意) 及 Old English 的第一人稱 Ic (ㄧ稱) 辨認出關聯,而 Old English 的 Ic 後來即演變爲現代 English 的第一人稱 I (字形似數字 1,1 又義通漢字「ㄧ」,即代表第一人稱),也就是說 ego 也能橋接於單一的漢字「」。[P.S. 參考【附圖:「我」字演化及其與拼音文字的橋接關係分析圖 #參考〈I 與「ㄧ(稱)」(第一人稱)或「俺」及「我」等的轉換密碼〉--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7/05/i.html?m=1】]


遠古殷商文化之甲骨文以形似「ⴺ戈」的符號組合造出漢字「我」的初文,其實也有可能是來自形聲拼音文化的 ego (Greek 則寫爲 εγώ,大寫 ΕΓΏ) ㄧ語,但是從其符號「戈」與漢字「國」包含的「戈」相同來看,可能早期「我」所代表的「個人身份」也帶有「國」的性質。此外,漢字「個人」、「己」、「家」、「縣」、「國」、「國家」在與漢語有淵遠流長之關係的台閩語中起音皆相同,這透露了一個遠古漢字文化的可能特質,也就是「個人」其實也被視爲ㄧ個最小單位的「國」或「國家」來尊重和看待,那可能是現代普遍採用中央極權制度而只有單一國旗或國徽的國家組織難以想像的 (P.S. 所謂「極權政治」和「獨裁」、「民主」或「分權」、「集權」的分類是無關的,「極權政治」就是一個央政府組織通過各種法規直接干涉各地的小國內政甚至規範每一個人的行為和道德標準,無論是「民主」或「獨裁」、「分權」或「集權」都有可能形成「極權政治」,而其實若沒有「極權」的概念也就不會有現代的「國家」這種東西,因爲若沒有「極權」則每個人都可能自成一國戶、自有獨特國幟、自擁道德心準。)。

巧合的是,源自 Greek 的 ego 一語也音近漢語「一國」,而 English 的 person 一字竟可能通過「person = pigordot = 豕〇或繫點冖 = 豕囗或繫丶冖 = 豕國繫宀 = 家國」轉換漢字「家國」(此時或爲「國家」的同義倒裝詞)。其中 е 約略形聲台閩語「圓」的起音而通過符號「〇」轉換漢字符號「囗」, r 代表 or 轉換漢字符號「或」,所以此時 er 即轉換漢字符號「囗或」而組合轉換漢字「國」。[P.S. person 一字還有其它含意如:民人子、民子,意指「子民」;民人貟,意通「民人員」;民人數ㄧ,意指「單ㄧ的民人」;個人;單一的人;扮演色角;扮演人貟;表演入戲員人;專人;專員;專家;門專員人 (專門人員)]



P.S. 其他與 ego 有關的詞彙與漢字的橋接:

ego trip:即「自己我圖利於私」,類似「自私自利」之意。其中 t 或約略形聲漢語「圖」之起音;ri 或約略形聲漢語「利」;i 或又象徵漢字「之」;p 或代表 privacy (個人之份的私有,意指私有的部份)、private (個人之有的,意指個人有的、私有的) 之意。但是另一方面,ego-trip 也有「自我提升」[自己我 + take (提) + rise (拎) + up (上)]、「自我陶醉」[自己我 + 陶 + drunken (醉沉) + privately (個人之有地)] 或「自我追求」(自己我逐盼) 等含意的翻譯解釋。

ego surfing自己我搜訪之名詞、自己我省反之名詞、自我私訊問詰,意指自我搜尋」、「自我反省」、「自問自答」等類似含意。

egotize自己我態姿,意指常常提及自我的樣子、自我意識高昻,通常作爲不及物動詞使用;或有「自誇態姿」(自我擴張的姿態)、「自我足滿態姿」(自我滿足的姿態) 之意。

egocentric自己我心準之感,意指「自我中心的」,此字爲形容詞。

ego-dystonic自我敵視的感覺、自我歹相通容樣況,意指「與自我衝突的」、「與自我不相容的」。

egoistic自己我之思的樣感、益己我之私的樣況,意指「自私的樣子的」、「自私自利的樣子」等,與 egoistical (自己我之思的況樣、益己我之私的形容) 意思相似,皆爲形容詞。

egoism自己我之思義、益己我之上義、益己我主義,多譯「自我主義」,或譯「利己主義」。

egoist自己我意識者、自己我義思士、益己我之思者,多譯「自我主義者」,或譯「利己主義者」。

吾:古漢字的第一人稱代名詞之一「吾」也能橋接於 ego,即 ego = 圓五 = 〇五 = 口五 = 吾 (其中 e 約略形聲台閩語「圓」的起音再作後續轉換,go 約略形聲台閩語「五」的發音)。由於漢字「悟」也包含「吾」,顯見「吾」字可能更強調一種五官或五感皆具備的有意識的自我之概念,此一概念也可以從古代的辦公室或地方官府的名稱「衙」(office) 或「衙門」(government;the office of the government) 看得出來,就是和「資訊處理」方面的業務與案件有較密切的關聯。



補記:


台閩語:Gadí -- ,即 Gadí = 1對一 = 戈丨雙一 = 戈丨二一 = 戈丨II = 戈山 = ш =  = ,意通 ego;叫第一,類似「第一人稱」之意。另有一種口音是 Gagí,此口音可能有「個己」即意通「自己」或「個人」之意。


客家話:Ngo  Gö -- ,也類似「戈勿」的反切式發音,也可能融合了「自我」、「自己」為一個自稱語。另有 Ngai 的發音方式又可能約略以「自叫一」之反切式發音的語意表達「自稱一」即意通「第一人稱」之意,一般或寫為語音漢字「亻厓」來表達這個意思。其中 n  ö 都是帶有鼻音的表達方式,而此鼻音即可能通過漢字「鼻」轉注漢字「鼻」的本字「自」。


Amis : kako -- ,即 kako =  = 戈丨П = m = E = 戈彐我 = 我我 = ,其中「戈彐」即類似漢字「我」的殷商甲骨文以符號「彐戈」來表示第一人稱代名詞,也意通拼音文字的第一人稱代名詞之一 ego,後面的 o 音可能約略形聲漢語「我」的尾音,或是僅作爲輔助發音之用;叫我,類似「稱呼我」的意思,此時 kak 可能類似 English  call (叫、呼、稱、稱呼、叫呼、呼叫,發音以 k 起音之意,但可能將 call 通過「call = kall = kalL = kal𠃊= kal= kak」轉換爲 kak;叫一,此時字尾 o 可能類似 English  one (而代表「第一人」的人稱之身份。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