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 通過大寫 E 約略象徵漢字「目」。漢字「目」是把遠古描繪眼睛形狀的象形字轉了 90 度又抽象化了的字體,而此處 e 之大寫 E 若順時針轉 90 度則形似 m 而與漢語「目」、Greek (希臘語文) 的 μάτι (目示眼、目視眼) 起音皆相同。
ye:約略形聲漢語「眼」,且通過 yE 之下上組合約略象徵漢字符號「艮」。English 的前身之 Old English 將 eye 寫爲 ege,可能也是以 ge 約略形聲漢語「艮」的造字方式,台閩語則直接以符號「艮」的發音 gèn 爲「眼」字的發音 gäàn 之聲符而「目」則發音 mba (a 發輕聲或頓音)。此外,Hebrew (希伯來語文) 之 עין 發音亦似漢語「眼」。《說文解字》記載「眼,目也。从目艮聲。」,亦即「眼」和「目」是同一個意思,只是發音不同。
e + ye = E + yE = 目 + 艮 = 眼 = eye,直譯即「眼」或「目眼」,但若 eye 視爲 ey 與 e 的排列組合,則或通「眼目」之意,而 eyes 就是 eye 的複數形式,也包括「眼雙」即「雙眼」的同義倒裝詞之意。
值得探討的是,漢字「眼」中的符號「艮」與「見」字形相近,但強調了ㄧ種「限」的含意,亦即和眼睛瞳孔具有調控並限制光線進入視網膜之類似攝影機光圈的功能相關,可能是轉換自漢字「目」的象形字中代表「眼珠」的符號之含意,這可以從 Old Saxons 語文中的 aga ㄧ字看得出來。因爲,aga ㄧ字前後二個 a 可能通過二個大寫 A 轉 90 度再對接來象徵「目眶」或「眼眶」的形狀,並且以字母 g 的本音約略形聲漢語「珠」來表達「眼珠」之意,而「眼眶形」與「眼珠形」合成起來就與漢字「目」的象形文所描繪的抽象形狀的眼睛符號幾乎完全吻合了。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也記載「眼,目也。釋名。眼、限也。瞳子限限而出也。从目艮聲。五限切。古音在十三部。」,但其中「瞳子限限出」講得有點不知所云,應該是「瞳子限光線入」或「瞳孔調節限制光線進入視網膜」比較對吧!莫非清代的古人覺得眼睛會發出光線,還以為瞳孔是在調控眼睛發射出來的光芒之亮度?或是段玉裁從那個科學報告中抄錯了?......難怪當時大清朝廷的科學知識會落後西方文明一大截呢!
P.S. 其它語言文字與漢字「目」、「眼」或「目艮」及「睛」等字的橋接關係:
Greek:μάτι -- 音近 máti、目示眼、目視眼。其中 μά (má) 又音近台閩語「目」之發音 mbâ,τ 則與殷商甲骨文「示」的字形之一相仿,ι 又與漢語「眼」起音相同。
Danish:øie -- 目眼。
Espanian:ojo -- 目睛,意通「眼睛」。
French:œil -- 眼。
Polish:oko -- 目艮、眼。其中 o 象徵「目」、ko 形聲「艮」或帶有漢語「看」之意。
Latin:oculus -- 目艮連繫,意指「眼」字。其中 o 象徵「目」、cu 則形聲漢語「艮」或帶有「顧」、「看」之意。
Turkish:göz -- 艮目子,意指「眼子」或「眼珠子」。其中 o 象徵「目」。
Russian:глаз -- 音近 glas、艮連眼子,意指「眼子」或「眼珠子」。
Deutsch:Auge -- 目艮,意指「眼」字。其中 Au 可能與前面幾種語言的 o 音互轉,也代表「目」,或另有形容臉部凹陷的眼窩之語意。
Dutch:oog -- 眼;睛;眼睛;目眼;目睛。
Swedish:öga -- 眼;睛;眼睛;目眼;目睛。
日文漢字:目。
Hebrew:עין -- 眼,發音似漢語「眼」。
Old English:ege -- 目艮、眼。
Old Saxons:aga -- 目。其中左右二個 a 可能通過二個大寫 A 轉 90 度再對接來象徵「眼眶」的形狀,並且以字母 g 的本音約略形聲漢語「珠」來表達「眼珠」之意,而「眼眶形」與「眼珠形」合成起來就與漢字「目」的象形文相仿。
....................
【附圖:漢字「目、艮、見、眼」字形演化及 Old Saxons 之 aga 與漢字「目」的遠古象形文、English 之 eye 與漢字「眼」的橋接分析】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