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

sovereignty 與「務服人之權力;務服之任之權責得以;司于餵養人之權力;司于餵養人之權證;守衞領地之權力;守護人之權力;守護人權之能力;治理之權;治理之權證;屬民主權」等的轉換密碼





1.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spear..... = 矛务..... = ..... = 務服人之權力,意通「服務人的權力」。其中 sove 約略與 service (務服,即「服務」的同義倒裝詞ㄧ字的含意類似,但字母 o 也可能同時帶有「地點」、「國家」、「區域」或「組織」、「團體」、「群體」之類的某個範圍的涵意,gn 約略形聲台閩語「權」但轉音爲發音不明顯,ty  t  90 度再左右鏡射約略象徵漢字「力」且 y 約略形聲華語「力」的尾音。(P.S. 參考〈service 與「務服」(服務或「務服之事」或「務服之侍」等的轉換密碼〉--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8/02/service.html)


2.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g.得以 = 務服之任..gg.得以 = 務服之任..權責.得以 = 務服之任之權責得以 ,意通「得以行使服務的任務與權責」。其中 gg 二個字母分別約略形聲台閩語「權責」兩字各別的起音。


3.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of.餵養...權力 = ..餵養...權力 = 司于餵養人之權力,其中  代表 of 而意通「于」、「關于」之意。漢字「司」是「飼」的本字,與「后」字只是左右反寫,而「司」、「后」兩字早期意思可能一樣,也都是符號「匕口」的組合,只是將符號「匕」倒寫以表示「飼養」或「餵養」的意思。


4.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of.餵養....登言 = ..餵養.... = 司于餵養人之權證,此時字尾 ty 轉換漢字符號「登言」的組合即轉換漢字「證」,意即「司掌餵養人民的權責憑證」之意,國際上通常在一個地點或地區等之 sovereignty 的正式轉移過程中會以該地之前後任政府主管單位之間的合約作為此一憑證。


5.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領一..權力 = ..領地..權力 = 守衞領地之權力,意即「守衛及領養土地的權力」,而「領養」也意通「認養」。其中符號「一」約略象徵地平線以轉換漢字「地」。


6.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權力 = ....權力 = 守衞人之權力,意即「守護人民的權力」。


7.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權之.. = ....權之.. = 守護人之權之能力 = 守護人權之能力,意即「守護人權的能力」。其中 g 約略形聲台閩語「權」的起音同時通過字母本音約略形聲漢語「之」,此時 n 約略形聲漢語「能」的起音之一,ty 同前述「橋接式1」轉換漢字「力」。


8. sovereignty = 厶口water與理之雚ㄇtwo = 台氵與理之雚ㄇㄇ丨治與理之雚ㄇㄩ| = 治與理之雚木 = 治與理之權 = 治理之權,其中「ㄇㄩ|」的下上中重疊組合即約略象徵漢字符號「木」的篆文字體。


9. sovereignty = 厶口water與理之權登言 = 台氵與理之權證 = 治與理之權證 = 治理之權證,國際上通常在一個地點或地區等之 sovereignty 的正式轉移過程中會以該地之前後任政府主管單位之間的合約作為此一憑證,也就是類似現代中文漢字「主權憑證」的意思。不過,漢字文化的古代文本很少使用「主權」兩字,少量出現的「主權」一詞可能有幾種意思:作爲發行貨幣或債券之基礎的貴重庫藏品或是有發展潛力的事業計畫、影響力比較大的權衡因素、足以左右事情結果的衡量重點、重要的信用憑證或憑據、自主的權利、作主的權利。亦即,「主權」最早可能是一個古代的經濟用語,而且和物資價值的衡量相關,後來又衍生出資產權利的憑證、資產權利的主張、......等相關含意,例如我主張某輛機車的主權,那麼我必然持有該輛機車的產權轉移契約憑證或外加更多ㄧ層信用保障的使用執照登記,也就是沒有憑證就可能沒有主權、具有公信力足夠的憑證則更能保障主權。



現代中文漢字文化可能覺得 sovereignty 此字的字首 sove 發音有點近似「首位」而通過「主位」的近義假借纔轉譯為「主權」,也就是把「服務權」、「守衛權」、「守護權」或「治理權」等更改或綜合爲「主權」二字,所以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那「民主」是要子民們自己服務自己、自己餵養自己,然後自生自滅嗎?那麼民主政府的任務和角色又是什麼呢?難道是要由人民來餵養政府和守護政府嗎?......其實,現代中文「民主」一詞雖然是譯自 democracy ㄧ字,但嚴格來說,democracy 卻不是「民主」的意思,而是「人民權勢」、「人民權力」或「人民體系」、「人民理治」的意思,所以 democracy 可能和前述的「服務」、「餵養」這些比較古典政治的事情沒有直接的關係,而是說人民有了獨立餵養自己的能力基礎就可能經由更多努力而逐漸發展出足以餵養更多人和服務更多人的理治能力,所以也自然逐漸可能去服務更多人或守護更多人甚至發展出守衞更多地方的權勢或權力,因此 sovereignty 在現代民主政治中或許也可以轉譯爲同時帶有「屬于民人之權力」的附加語意,亦即類似現代中文「主權在民」或「民屬主權」意即「屬于全體民眾的主權」之漢字語意,而此時民選政府在選舉活動中得到的選票自然就成了選民支持政權的主權憑證。



所以,我們就要來分析看看 sovereignty ㄧ字是否可能橋接於漢字「屬民主權」?


sovereignty = so.v.erei.gnty = ..E連ㄧ點.雚ㄇ對一 = .連丨丶.雚ㄇㄇ丨..3連丨丶.雚ㄇㄩ丨..三連丨丶.雚木 = ... = 屬民主權,其中「ㄇㄩ|」的下上中排列之重疊組合即約略象徵漢字符號「木」的篆文字體。


分析結果顯示,sovereignty ㄧ字的確可以橋接於公元 18 世紀興起的、比較具有人權概念的「屬民主權」四個漢字,也意通「主權在民」,但也有人是用 popular sovereignty 一詞來加強表達此一「主權在民」的概念,其中 popular 有以下含意:普及樣;普及的;普遍樣;普遍的;普通樣;普通的;平民樣;平民的;公民的;众人樣;众人的;公众樣;公众的;大众的;俗樣;俗的;民推拉的。



有一種說法是 sovereignty 的概念源自 Ancient Greek (遠年昔時的廣遼之 / 古希臘語 Βασιλεύς (保有勢力人士、把持土地人士一字而帶有超越凡民的威權性質,但是兩個字的構字與內涵及發音都顯然有些許差異,sovereignty 應是後起於 Anglo-French  sovereynete  Old French  souverainete,也就是可能帶有前述橋接分析含概的一些概念,而且自公元 1715 年起也和「生存于 independent (沒恃攀依附的地點」或「生存于獨立狀態的地點」之概念相關。


也就是說,sovereignty 是建立在獨立狀態的生存基礎之上,而且和當時 Western European 文化的人權理念之發展息息相關,公元 1789 年即 France 大革命時期該國新政府頒布的《攏總民人及全體庶民的權利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 宣言為作之名于權利在攏總民人及全體庶民),中文漢字或簡譯《人權宣言》就是彰顯此一「人權高於保有勢力或把持土地的威權」之政治理念的一個標誌性的里程碑。


換句話說,一個現代國家如果不能做到前述的九個要點,以及沒有具備「主權在民」的政權概念,可能還不能算是一個跟得上時代的主權國家。


sovereignty 一字裡可能轉換漢字「權」的字母 g 在實際發音中不明顯,如同其它不少單字也有相同的情況,不是每個字母都會被清楚地發音,這說明了拼音文字在造字過程中的構字發音未必與造字完成以後的單字發音相同。也許,當初造字者很有先見之明地刻意淡化那個「權」字的發音,免得後人老是動不動就拿這個單字後面的「權」來說事,忘了 sovereignty 的重點其實是在前面的「務服」(服務)、「餵養」、「守護」、「治理」之類的能力與責任。



P.S.


sovereign:務服人之有權的;務服之任之有權責的;司于餵養人之有權責的,類似「有權責司掌餵養人民的」;守衞領地之有權責的、守護人之有權責的、守護人權之有能力的,其中字尾 ign 同時通過字體 i轉換符號「丶白勹」的組合而轉換漢字「的」,中文多譯「主權的」等;治理之有權責的 (sovereign = 厶口water與理之有權責的 = 台氵與理之有權責的 = 治與理之有權責的 = 治理之有權責的,其中 i 同時轉換漢字「之」和「有」,同時約略形聲漢字「權」和「責」的台閩語之起音,且 ign 同上述同時轉換漢字「的」 );務服人之權責;務服人之任責之扛者;務服人之家;務服人之國;務服人之國家;務服人之高人;務服人之持主人;務服人之王者;務服人之皇者;司于餵養人之后者;守衞領地之有權人;守護人之有權人;守護人權之有能人;治理之有權責之能人;治理之王者;治理之皇者;治理之高人;治理持主人;屬于民人之權的、屬于民人之有權者、屬民主權的,此時又適用於民主政治;特效有的,此時 sovereign = oxer有點ℊ勹 = 寺牛erer有丶白勹 = 寺牜乂六又卜有的 = 特交攴有的 = 特交攵有的 = 特效有的,意通「有特效的」,通常用來形容某種特别有效的醫療處方或特效藥之類;甚效有的,意通「很有效的」。


soviet:社會議代,即「代議會社」的同義倒裝詞,或意通「社會代表會議」,中文漢字多音譯為不知所云的「蘇維埃」。此字與前述的 sovereignty 無關。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0年8月31日 星期一

tenet 與「保持;信念;信守;守信;信仰;信條;天條;天命;天意;天道;天真;真情;對沒亦對;洗腦;懂沒懂;呆腦袋;呆頭鵝」等的橋接,兼談電影題目 TENET





【附圖.1:電影 TENET (中文漢譯「天能」的海報之一 / 圖片採自網路】



tenet = 呆與人Etemple = 呆與亻彐寺 = 保扌寺 = 保持,此時類似 holds (保持;握持;守信的含意之一。其中 t 代表 temple = ten一盟point亅一 = 十一盟點亅一 = 士盟丶亅一 = 士盟寸 = ,「盟」字只是構字用語。


tenet = TEtoday = 亻言l三今 = Lㄧㄧㄧ今 = 信乚丶丶丶今 = 信心今 = 信念


tenet = T言ㄇEtwo = 亻言冖彐二 = 信冖手冫信冖𠂇丶丶信冖寸丶信守


tenet = twoEㄇ言T = 二彐冖言亻𠂇冖信 = 丶丶𠂇冖信 = 丶寸冖信 = 守信


tenet = T言卩ET = 亻言卩L二亻 = 信卩l二亻信卩ㄈ亻信卬亻信仰


tenet = teenneet 省二個 e 省一個 n = te.enneet = T.E聯人ㄧE = 亻言.EEI彐卜 = .又卜 = . = .木亻 = .木攸 = . = 信條,其中 EE 約略象徵符號 ,而符號  再上下組合約略象徵漢字「木」之形似符號「」的初文。


tenet = teenneet 省二個 e 省一個 n = te.enneet = . = 天條,其中 enneet 同上式轉換漢字「條」。


tenet = 天卩圓to(day) = 天卩〇亽天卩口亼 = 天叩亼 = 天命,其中字尾 t 代表 today  to 這部份而通過「to = Tdot = 亻點 = 人丶𠆢丶 = 」轉換漢字符號「亼」。


tenet = E聯一大 = EE = l三曰立 = L---曰立 = 天乚丶丶丶曰立 天心曰立 = 天意,其中「一大」的下上組合即漢字符號「立」的初文。


tenet = EE = ε聯屮首 = 3聯止首 = 天三聯止首 = 天彡聯龰首 = 天辵首 天辶首 = 天道,其中「頭」轉注「首」。


tenet = EEten = εL二十 = 3lㄧㄧ十 = 天三ㄇ一㇀丶十 = 天真


tenet = trueEE = 真丨三聯丨三円 = l一一一龶円 = L丶丶丶靑 = 真乚丶丶丶青 = 真心青 = 真忄青 = 真情


tenet = te.n.e.t = not亦對 = 對沒亦對,此時即「沒對也當作是對」之意而類似「假的也當作是真」或「不論真假都當真」。畢竟,有時候堅守的信念若缺少實際的佐証就會變成迷信或盲從之類。


tenet = earthET =㇀土腦ε㇀土腦3 = ㇀土腦三儿 = ㇀土腦氵儿 = 洗腦,更糟糕的狀況就是在經過洗腦之後纔產生的信念,此時和 brain-washing (腦洗的層次就差不了多少了。


tenet = 董心not心董 = 董忄沒忄董 = 懂沒懂,此時又意通「懂不懂」或「似懂非懂」、「似是而非」之類。其中 e 同前述轉換漢字「心」而旁通漢字偏旁符號「忄」。


tenet = te.n.e.t = 呆腦衣代 = 呆腦袋,信念過度強硬有時也會讓人感到不知變通。


tenet = t.e.n.e.t = 呆頁鳥ego = 呆頁鳥E戈豆 = 呆頁鳥彐戈豆 = 呆頁鳥我豆 = 呆頭鵝,意思和上述「呆腦袋」差不多,只是又假借「鵝」來比喻。其中符號「彐戈」的左右組合即約略描述漢字「我」的初文,而 ego 的發音也接近台閩語發音的漢字「一叫」即「第一人稱」或「我」的意思。



P.S.1.


Latintenet -- 保持;信念;信守;守信;信仰;信條;天條;天命;天意;天道;天真;真情;對沒亦對;洗腦;懂不懂;呆腦袋;呆頭鵝



P.S.2.


TENET公元 2020  8 月在台灣上映的一部電影名稱,台灣中文多漢譯「天能」。乍看之下,這個電影題目和前述 tenet 一字的字母組合完全一樣,只是用大寫字母來表示,意思應該也差不多吧!......甚至因爲 TENET 其中包含了 ten (的大寫 TEN 而使筆者先入為主的猜想會不會是某種類似「天條」之意的「十誡」之科幻版!......但是從電影劇情來看,其中 TE 卻可能是 TIME (時間的略縮,尤其和時間倒轉或逆轉的概念相關,因爲有一張電影海報上面寫的是 TEN,把後面的 E  T 倒轉了 180 度,而中間的 N 也可能約略形聲漢語「逆」或「扭」的起音。所以,翻譯時若能加入「時間逆轉」、「時間扭轉」、「時間逆轉者」、「時戒扭轉者」甚至「逆時戒超能」、「逆時界超人」、「天才逆時鐘」之類的文字元素可能會更貼近這部電影主題的核心,只是感覺還是沒有「天能」二字來得簡單有力、充滿張力,可能原翻譯者也是掙扎了很久纔放棄表現這些言外之意的概念,畢竟讓觀眾自己走進電影院裡去感受一下電影劇情的大有文章也不錯,而且如果沒有能量的變化,事物會自己變化嗎?




【附圖:電影 TENET (台灣中文漢譯「天能」的海報之一,其中扭轉約 45 度的 TENET 一字是設計爲 TEN 的樣子,並且其中可能約略形聲漢語「扭」或「逆」之起音的字母 N 就落在這個單字的旋轉中心位置 / 圖片採自網路】



此外,據說電影 TENET 一名又與古代流傳在 Ancient Roman culture (遠年昔時的人民文化 / 古代羅馬文化,包括考古家發現此咒語的地方 -- 曾經被火山灰掩埋的 Pompeii 古城遺址的避邪祈福咒語「ATR方陣」有關,它是由ㄧ些看似字母的符號構成,但其中卻帶有一些不同於一般 Roman 字母符號的細節變化 (例如 S 其實是寫爲 其實是接近 Λv 的組合、中間的橫畫寫得較短一些、的圓心有一個點狀符號、看似 N 的字母卻是寫爲 И )


ATR

AREP

TEИET

PERA

RTA





【附圖.3:圖爲據說是位於 France 南東部之古蹟等級的山居村落 Oppède 之雕刻在某個牆面上的「ATR方陣」,但因爲不完全是 Roman 正規字母的形式而不知其在古代的實際發音該怎麼唸?只是在 English 中一般多將這個符號方陣按 Italian 字母方陣的寫法而稱作 Sator Square。其中類似 TENET 的兩組 TEИET 符號在其間互相垂直交叉重疊而構成了一個十字形。圖片採編自網路】




由於「避邪祈福」必定和事情的變化或變易有關,也就是希望事情能避開不好的方向又同時能朝向好的結果去發展,所以我們會看到此ATR方陣」中心的字母是寫爲 И 而不是 N,因爲字母 И 在拼音文字的發音系統中其實和 N 發音不同,И 是近似漢語之華語「易」的發音 yi,這個發音也許去請教 Russian 或 Mongolian 會更清楚。


 И 通過 N  90 度和 И  90 度再鏡射,兩個字母就會一起變成 Z,而 Z 常常出現在後世表達變化或轉易的字根 -ize 之中,也就是字母 Z 又能橋接於漢字「化」,而漢字「化」有時也意通「易」,只是可能原先是比較偏向於表達人類方面或人為事物之類的變易。不過,任何變化必然要通過意識感官來觀察,也因此對於人類來說,「化」和「易」也就沒有太大的差別了。


其實,如果沒有「易」或沒有「變化的現象」,我們應該不會感覺到有任何時間的存在,也就是沒有了「易」就沒有了時間、沒有了 TIME,那麼在沒有時間的狀態下若還想去逆轉時間或扭轉時間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即使是瞬間由明亮到黑暗或是由黑暗到明亮的變化,還是相當於有時間的存在。


耐人尋味的是,電影就是一種和時間的「度向」(dimension) 直接相關的藝術,而且基本上必定要通過光影及聲音的變易來達成,不論是要倒轉影片、快轉影片、慢動作剪輯、順時逆時特效、......等等。一般而言,不會有一部電影從頭到尾只放映一個看起來完全靜態的畫面、全程只播放單一音符的聲音,否則觀眾可能會完全睡著。反之,如果一部電影從頭到尾有太多打打殺殺的劇情和震耳欲聾的音效,或是套用太多舊電影的相似老招時,觀眾也可能會因爲感官疲乏而不知不覺地陷入打盹的狀態,這是個人觀影的親身體驗。


換句話說,TENET 這部電影就像 TITANIC (台灣中文漢譯「鐵達尼號」一樣,從劇情到特效等不能不說是令人耳目一新!......只是劇情緊湊的科幻電影有時不容易在電影配樂的部份同步作出讓觀眾記憶深刻的印象,所以個人直到現在仍然記憶猶新的科幻經典配樂還是停留在逆行的回憶中之比較慢調子的科幻電影 2001: A Space Odyssey (台灣中文漢譯「2001太空漫遊」及 Star Wars (台灣中文漢譯「星際大戰」這二部影片,沒有隨著觀影時光的順行而變化。


然而,最近偶爾看到有人發文說,觀賞了這部電影以後,對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台詞就是 “Don’t try to understand it, feel it.” (試譯:「別圖意去諳知它 (此「它」是指 TENET),感覺它。」)。由於 understand 一字也能橋接於單一的漢字「諳」,而逆向溯源這個漢字「諳」就是漢字符號「言音」的組合,於是單就「言音」二字順向來看也可能說是「言談音樂」之意,所以這句台詞也可能解釋爲「別意圖去言談音樂之時間 (此時第一個 it 可能有「之time」的含意),感覺它。」,畢竟逆時間的音樂在順時間的世界中聽起來將會是什麼樣的音樂呢?會是「天籟」嗎?還是「鬼哭神嚎」的感覺?......例如我們把一首普通的流行歌曲倒過來放,還能聽出它是哪一首歌曲嗎?......難怪這部電影配樂的旋律不會採用太傳統或太古典的風格,甚至不太強調樂音旋律的抑揚頓挫,這樣在時間倒轉的時候纔比較容易順逆皆宜啊!.....從這個角度觀之,TENET 的電影配樂很顯然也是因應劇情的梗概纔特別構思出來的。(P.S 參考〈understand 與「諳知之類似懂得」即「諳知」及單一漢字「諳」與「悉」等的轉換密碼〉--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7/04/understand.html)


個人是發現,音樂若要逆時間而不會露餡,其中的音符演奏最好不要使用延長音,多用頓音比較不會被發現。當然,若是歌曲的話,此時歌詞會很難寫,最簡單的就是採用「花非花」、「霧非霧」、「天外天」這類不管順時間或逆時間唱起來都沒差的 TENET 模式,但若是用「憶難忘」、「了不起」、「我等你」之類,意思就會顛倒或走樣了呢!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0年8月9日 星期日

生活中的抽象畫.143--父親節這天早晨拍到的愛心雲(仰視)




父親節這天早晨拍到的愛心雲(仰視) / 2020.08.08.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142--午後飄浮在天空中的煙火雲霧 (仰視)




午後飄浮在天空中的煙火雲霧 (仰視) / 2020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141--隔著一面玻璃之待機中的穹窿式投影機的光影(俯視)




隔著一面玻璃之待機中的穹窿式投影機的光影(俯視) / 2020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生活中的抽象畫.140--一面落水玻璃牆的光影(正視局部)








一面落水玻璃牆的光影(正視局部) / 2020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2020年7月24日 星期五

版圖就是領土嗎?


【附圖:「版、圖、啚、鄙」字形演化】



一般人把「版圖」(出版的地圖等同於「領土」(領養的土地是不太正確的觀念。版圖可以按照出行旅遊的需求來繪製,但是領土必須實際去認領養纔可以啊!...... 舉例來說,我出版ㄧ張包含全地球的版圖,卻沒有領養或認養其中的任何一塊土地,那我可以說全地球都是我的領土嗎?......



漢字文化古代的「王朝」或「朝廷」(即意通漢字「中國」或漢字文化的「聯合國總部」之意很少使用「版圖」兩字,大多稱「天下」(天秤之下,意指「法律可及」或「江山」(意指「資源可取」來表示其經世治用的政經網路,但也不算是很明確的領土概念,並且在先秦時期的各種古籍中根本沒有「領土」這兩個字,通常只有較小型的「封國」(意通「邦國」纔偶爾稱其建國的封地爲「國土」。


「版圖」一詞在漢字古籍中最早出現在實施封國制的東漢聯合國時期徐幹著作之探討治國方法的《中論.譴交》之記載「古之立國也有四民焉:執契脩版圖,奉聖王之法,治禮義之中,謂之士;竭力以盡地利,謂之農夫;審曲直形勢,飭五材以別民器,謂之百工;通四方之珍異以資之,謂之商旅。......,由於此篇〈譴交〉主要是探討官民在「交游」(即「外交或旅遊」方面的問題,所以纔說士人要負責刻版修好「版圖」(即「出版的地圖」供出國交游者參考,以免在陌生之地發生交游上的嚴重問題。(P.S. 其中「治禮義之中」意通「治禮義之正」,在此處可能就是指「溝通各地的風俗文化和生活習慣以便整理出外交旅遊時的一些正確而適當的禮義通則」。)


更早期的周代金文時期「版圖」一詞也是「圖書出版」的簡單意思,例如《周禮.天官.內宰》記載「掌書版圖之法,以治王內之政令。」即類似 hold managing books and published drawing-maps’ methods for taking union’s political orderings.《周禮.天官.小宰》記載「......,三曰聽閭里以版圖......即類似 the third is listening to people by the published drawing-maps broadly.,意思就是根據岀版的地圖廣泛探訪人民群眾及聽取大量各地原住民的民意,此處「版圖」兩字還可能融合 published drawing-maps  broadly 兩字詞,也就是融合「出版的地圖」和「博廣地」、「明白地」甚至「部落語言腔調地」之意,「閭里」則可能意通 people,即 people = pluralEplural = E口複里 = EE口口里 = ⴹⴺ吕里 = 門呂里 = 閭里 


可見,漢字文化的「版圖」是含概了國內熟悉的疆域和國外陌生的土地之概念,但不是「領土」的概念。然而,後世漢字文化及現代中文文化很多人把這兩個概念混淆在一起,很可能是極爲嚴重的認知錯誤,並且很可能會導致不必要的世界大戰。



此外,參閱一些古籍可知,古代漢字文化的「版圖」就國內熟悉的疆域而言可能包含「名籍」即「地名和路名的編錄」、「戶籍和地籍的資訊」之類,就國外陌生之地而言又可能包含聯絡道路及墾荒用地甚至是對外殖民城市的規畫資訊 [P.S. 周代曾經稱京畿即中國之五百里 (大約相當於現在的 207.9 公里) 外配置的邊疆城邑為「鄙」-- colony = 口dot一口聯邑 = 口點一口口邑 = 口丶一囗口阝= 口亠回阝= 口㐭阝= 啚阝= 鄙],因爲漢字「圖」早期也意通 English  plan (排安;配;置;配置;佈;佈置;畫計;畫規;圖;啚,即「圖」的本字一字,即 plan = 啚連一ㄇ = 啚連囗 = ,亦即漢字「圖」本來也意通「規畫」之意,而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中也有提到這個「圖」與「規畫」意思相通的說法;至於「版圖」的「版」字早期也有「判」的意思,但在此「判」字可能是類似「區分」、「辨認」、「判斷地理方位及出行路徑」之綜合含意。


更早期之東漢許慎著作的《說文解字》只記載「圖,畫計難也。从囗从啚。啚,難意也。」。問題是,許慎說的「畫計難」是什麼意思呢?......如果從許慎提到漢字「漢」的發音是「難省聲」來看,或許可以推知,此處的「難」字可能是約略形聲拼音文字 hard (有「難」或「硬」之意一類單字的語音漢字,但在此可能假借「難」字的類 hard 式古音來表達 habitat  habitation 之類拼音文字的意思,和 difficult 之類的意思不一定完全相關。(P.S. 參考〈「漢」之謎,兼談渾話「漢奸」及「台奸」等之誤區〉--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9/08/blog-post_21.html)


換句話說,許慎提到的「圖,畫計難。」其實很可能是說「圖,就是用來計畫或規畫適合生活居住習慣的棲息環境和地點地區。」。以此觀之,「圖」所規畫的土地自然可能包括那些本來不太適合居住的荒郊野外,而類似殖民地或 colony 之概念的「鄙」自然也可能建置在遠離本國的陌生土地上,那麼更何況是所謂的「版圖」呢?......古人所謂的「版圖」應該是一種含概了國內和國外的出行計畫參考地圖或含概了國內城鄉及野外殖民城市的居住規畫地圖纔是比較正確的觀念吧!



【附圖:「版、圖、啚、鄙」字形演化 / 漢字「啚」是「圖」和「鄙」的本字,而「鄙」就是類似 colony 之意 #參考〈colon 與「冒-點連點-號記」即「冒號」(的轉換密碼,兼談 colony 與「國圈連圈於野外人移」或「國範圍圈連範圍圈於野外人移」或「國呂聯地」或「國呂聯邑」或「鄙」等的轉換及 colonel 與「柱之人」、「柱仁」或遼代統軍官職「剋」及契丹文「去广仲」的橋接關係〉-- https://lsdesignworld.blogspot.com/2017/07/colon-colony-colonel.html



漢字文化這個意通「殖民地邑」或 colony 的「鄙」字也有「邊」的意思,可能就是因爲它早期是用來代表邊境地帶或國境之外的規畫城邑,自然它發展出來的城市文化也可能和原本的京城文化不太ㄧ樣,也許融合了一些異地的原住民文化,所以後世「鄙」字又造出「邊鄙」、「粗鄙」等詞,大概是引用其比較天然原始的文化風格之意境。


不過,再怎麼說,就古人「邑,國也」的概念而言,帶有符號「阝」(意通「邑」) 的規畫城邑「鄙」還是相當於一個完整的「國」,雖然「鄙國」不見得比「本國」的佔地面積還廣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應該還是具備一個單位的國家擁有的所有基本規畫項目纔能營運得更順利,例如:住宅、商業、娛樂、工業、農業、交通、通訊、學研、醫療、保全、特色產業、政經會所、資源中心、能源中心、......等等等。


所以,個人和設計界的友人聊及規畫時,有時候常常會特別提到:爲什麼有些城鄉發展的規畫案會「失敗」(lost combination),結果淪落爲空城或鬼城的局面呢?...... 那可能是因爲,當初我們沒有將那個規畫案當作是在規畫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國家來對待!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