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的意義通常來自社會長久的約定俗成,但是約定俗成的意義不見得就是最準確的意義。這是因為,文字常常會受到「意識型態」的影響,被附加了超出其原始意義的延伸含義。例如,「道德」這兩個看似簡單卻影響深遠的文字,就是值得去追根究底、探討省思的文字。
顯而易見的,對於漢字文化而言,如果要理解一個字詞的本質和它的原始意義,除了探究漢字的造字原理和原始的象形字義,似乎沒有第二條捷徑可走。也因此,基於「文以載道」的緣故,漢字文化本身不太可能產生「哲學家」(philosopher),卻可能產生「解碼家」(decoder) 或「詮釋家」(interpreter -- 於間翻轉譯傳之人、於間翻轉譯者),正因為要定義一個可以 zoom in (作操于目視於入內,類似「拉近而看」) 和 zoom out (作操于目視於外出,類似「拉遠而看」) 的漢字、字義可能充滿變數的漢字是相當困難的。不知道這算是幸運,還是不幸。
首先,「道」、「德」兩字在古文中都帶有一個表示「行」的符號「ㄔ」,因此可以推論,「道德」本來的意思可能與某種「行動」或「運動」有關。有了這個初步概念,接下來就可以針對「道」與「德」兩字分別作進一步的探討。
【附圖:行字演變】
【附圖:「道、德、直、心」文字演變】
「道」字本來是「一個顛倒的大頭人」(後來訛變為「首」) 和「行止」的符號組合。其中,「一個顛倒的大頭人」是以「從高處墜落的人,頭重腳輕的顛倒狀態」來代表「自由落體的重心受到重力牽引」,「行止」則代表「行走」、「行動」、「運行」。因此,「道」字的本意應該是指「重力形成的運行軌道」或「重力場」。
老子 (公元前 580 年 ~ 公元前 500 年) 也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意思可能是說:在地球上把東西往上拋,東西會反向掉落下來,這就是重力場的引動,重力弱者會受到重力強者的重力場作用而看似毫無力量的被輕易地吸引過去。
「德」字本來是「行」、「直」與「心」的組合。其中,「行」代表「行動」、「運動」,「直」代表「直線」,「心」代表「重心」。因此,「德」字的本意應該是指「物體重心的直線運動」,也可以說是「物體重心的慣性運動」。
由此可知,「道德」的本意指的是「物體重心依重力形成的軌道或受到重力場的作用而運行的慣性運動」,和近代物理學中的天體力學有很大的關連性,後來纔被引申為「穩定的習性」或「慣性的行為」。
「道德」兩字本來沒有「正面」的含意,只是一種對於物體慣性運動的現象所做的客觀描述而已。但是,因為它帶有「穩定」的性質,因此也被賦予了「正常」的意思,再加上其中包含的符號「心」可能從原本的「重心」之意衍生出「心念」之類的詮釋、符號「直」與「行」的部份則可能又被賦予了與心念有關的「直覺的行為」之詮釋,於是跟著就引申出「良好的行為或習慣」的附加意義。
也因此,追求「自然無為」的老子在《道德經》中,以反樸歸真的態度來還原「道德」的原始意義。他開宗明義的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就是在質疑那些追求「正道」或「聖賢之道」的「有為者」口中所謂的「正常」與「穩定」究竟能不能算是最美好、最良善的東西?
換句話說,老子可能認為:「道德」只是「宇宙穩定運轉的慣性」或「人類行為的習性」而已,「道德」既不能代表極致的美好良善,也不能代表永恆不變的真理,一個人的心胸可以容納變化與無常,甚至體諒異常與反常,那纔算是「真道德」。
從地球演化的過程來看,不擅於接受變化與無常的生物,即便如恐龍一般巨大強壯,仍然會被大自然的變動無情的淘汰與消滅。看來,老子的道德觀似乎有一定的道理啊!
身為雄性的老子在《道德經》裡卻處處強調向雌性學習的柔性情操,這種站在相對的一方或異己的立場來思考的態度,也說明了:「道德」是用來修養自己的,不是用來苛求別人的;「道德」是拿來「從心所欲不踰矩」的,不是拿來發動聖戰、掃除妖孽的。
P.S.「德」的概念發端於《詩經》:
「德」原本是指先天的、天生的「天性」、「本性」、nature (己然,意通「自然」),而不是後天的「習性」、habit (習慣之態),但是通過「見習」、「修德」,也可能改變本來的天性與慣性、轉變其既有的習慣或道德,最後習得合適的習慣或更新完善的道德、suitable habit (適當而可能之習慣之態)、morality (移物反力之態樣,或本指類似地心引力般可使上拋物受吸引而反回地面之力的古代用語;物于量的力之態樣,可能是古代表示物質重力的用字;道德之態樣,即 moral 通過 mo-r-a-L 及「目人於行」的橋接而轉換漢字「道」的象形文字體,並且通過 m-one-r-a-L 及「目1連心ㄔ」的橋接而轉換漢字「德」的象形文字體,兩者組合轉換漢字「道德」),此概念之發端可見於古老的《詩經》。
例如:「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無念爾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乃如之人兮,德音無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樂只君子,民之父母。樂只君子,德音不已。」、「民之質矣,日用飲食。群黎百姓,遍為爾德。」、「明明天子,令聞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國。」、「溫溫恭人,維德之基。其維哲人,告之話言,順德之行。其維愚人,復謂我僭,民各有心。」、「百爾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將翱將翔,佩玉將將。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 」、「醉而不出,是謂伐德。飲酒孔嘉,維其令儀。 」......
P.S. 相關文章:LS.文本/文字的堂奧與空間
Copyright @ LS. Creative Studi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